【選讀】王淑美/日常生活中的「假新聞」傳播:未經深思熟慮的即時分享

聯合新聞網 王淑美(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
獨處、通勤、用餐、排隊,在諸多行動的空檔,尤其是等待時無聊的片刻,人們習慣性拿出...

網際網路結構與社群媒體演算法機制,形成去中心化的訊息生產架構,而行動上網普及,則使各種資訊能透過人際網絡即時傳遞。透過智慧型手機的行動網絡,假新聞散播速度更快、範圍更廣。臉書從2008年推出中文版,LINE則是在2011年才正式發表。短短幾年間,已經達到幾乎人人使用的普及率。背後的支撐力量還包括手機市場成熟,4G收訊普及,電信公司推出吃到飽低費率方案,讓行動上網遍及城鄉與各個年齡層。接收訊息的媒介從家中電視、辦公室筆電,移轉至隨身攜帶的手機,消息來源也從傳統新聞媒體移轉到社群媒體。

工業革命以後的現代社會被認為是由效率階層結構所組成,而現代性晚期的社會與前期的關鍵差異之處,有人認為是流動與行動的社會型態。最早提出行動典範的英國社會學者烏瑞(John Urry)曾指出,行動(mobility)是當代社會最明顯的特徵。聽音樂從家裡的收音機,到隨身聽,再到可塞進口袋的播放器;電腦從桌上型,走向筆記型,再發展成人手一臺的智慧型手機。因為生活型態已經從家庭、學校、辦公室等機構定點,演變為更加彈性與流動,資訊接收與傳遞需在移動中進行,這些貼近需求的科技產品才會一推出就大受歡迎。

獨處、通勤、用餐、排隊,在諸多行動的空檔,尤其是等待時無聊的片刻,人們習慣性拿出手機,指尖滑動一下,看看哪些貼文或訊息會引起注意。即時通訊軟體讓我們跟友人的距離只有指尖之遙,而且聯絡人可依社會關係分群組。

在這樣的使用情境下,分享的動作不是基於深思熟慮。往往愈誇大、離奇、驚悚、不合常理的消息,愈會引起我們的注意力。因為群組的成員都是熟人,可開玩笑不必嚴肅,於是順手分享給親朋好友,讓他們也看看這是不是真的,即使出錯也不會有人責怪。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關於假新聞的研究指出,人們分享資訊的類型與動機,第一種是有用的資訊,人們會藉由分享,來表達對朋友的關心與照顧,「這可能對你有幫助」。第二種是對資訊內容感到心理衝擊,例如驚訝、有違常理或名人的八卦,用來作為日常閒聊的談資。在他們的實際訪談中,有受訪者提及,曾收過「到新加坡鄰國馬來西亞會被綁架」的消息,他明知是假的卻分享,原因是「太好笑了,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但也有人說「雖然知道可能是假的,但還是分享給朋友,反正小心為上,就算是假的也沒損失」。新冠肺炎大流行,許多假新聞宣稱喝熱水和曬太陽即可殺死病毒,沒根據的說法被廣泛轉傳。這樣的反應顯示,人們傾向輕忽假新聞的影響,不管是戲謔看待,或是認為即使是假的也沒關係的態度,都助長假新聞的散布。

同樣是華人社會,新加坡也有追求和諧、避免衝突的特性。因此如果是由年紀較大的長輩所傳的假新聞,晚輩通常不敢指正;而親友群組中出現的假新聞,也少有人能直白地拆穿。這點跟臺灣社會頗為相似。不過,這篇研究並未提到臺灣最常遇到的選舉假新聞當使用者的漫不經心,遇上有心人有計畫地策動、散布,其結果是改變選舉或公共政策,所涉及的利益與權力分配都非常龐大。

《破擊假新聞:解析數位時代的媒體與資訊操控》書封。 圖/500輯設計

◎ 本文摘自《破擊假新聞:解析數位時代的媒體與資訊操控》,作者:王淑美、陳百齡、鄭宇君、劉蕙苓、蘇蘅,三民書局出版,原章節標題為〈未經深思熟慮的即時分享〉

◎ 責任編輯:翁家德

選讀 假新聞 社群媒體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