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偉專欄】公部門可以怎麼與時裝產業合作?

聯合新聞網 王心偉
圖/王心偉提供

即便近年設計意識抬頭,設計師們前仆後繼參與國外展會,大家還是常掛在嘴邊:政府並未重視這一塊。然而,身為品牌經營者,我們究竟希望政府重視什麼?我們希望政策能夠給予到什麼樣的幫助呢?

前一則聊台北時裝週,提到文化部舉辦了三屆Taipei Fashion Week,目的便是扶持台灣服裝設計師,希望藉由政府提供平台,讓國人、海外店家都能夠看到台灣品牌的設計能量。至於向外拓展,若設計師參與海外展會,台灣政府也有對應的補助。

這些補助,確實可以成為規模尚小的品牌在拓展海外市場時的重要支柱;然而我想說的是,目前已在海外取得佳績的台灣品牌,多數並不依靠補助、甚至不願配合既有的補助機制,而是自己一點一滴累積品牌口碑、用心製做商品、操作行銷,然後自費向外衝鋒陷陣而來的。

這樣的品牌,坦白說早已克服各式磨難,要他們再花時間解釋正在做的事、提出可量化成果來與政府溝通,坦白說阻力是大過誘因的。

我不認為政府能夠幫到台灣設計師的,僅止於「補助」。

既然這塊歸屬於文化部的業務,我們就來審視:我們在做的,是不是一種文化?

台灣有時裝文化嗎?目前崛起的台灣時裝設計師,是受台灣穿著文化滋養,抑或是外來的啟蒙?當你可以一瞬間想到「美式粗獷」、「法式簡約」、「日系街頭」這些風格的代表畫面時,「台灣 style的穿著」究竟是什麼樣貌?

我想,毫無疑問地,現在檯面上的時裝品牌,就背負著「台灣時裝文化創造者」這樣的身份。從品牌開始,從年輕世代消費者開始,我們正在定義台灣人穿衣服的樣子。我們正在創造台灣穿著文化。

在這個時間點,我們最不需要的,便是「衣服有得穿就好,穿那麼好要幹嘛?」「打扮成這樣,要給誰看?」這類無建樹的過時價值。如果認為溫飽就足夠,如果認為「穿得好看」是為了藉此達到某種具體目的的途徑,這樣的價值,會讓人喪失對美學的渴望,讓人不思追求卓越,而其創造的氛圍,無法形成令人嚮往的文化。

時裝文化,是需要被嚮往的,功利一點地來看,也唯有這樣,才能轉換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商業價值。

台灣人是非常樂意而且擅長吸收外來文化的民族。多種不同的文化,經由台灣人內化後,成為我們熟悉的台灣、以及台灣人的樣貌。而台灣人對於穿著美學的追尋,有其歷史脈絡:我們從40年代前的老照片常常可以發現當時典雅、精緻而大器的造型風氣,或是80、90年代,燙著華麗大捲髮、穿著樂團T-shirt與破損牛仔褲的年輕人,自由、自然的穿著風氣,讓現代的我們神往。

比較可惜的是中間近半世紀,歷經社會與經濟動盪、重建,低毛利工業振興了國家,這一代人養成堅毅勤儉的生活習慣,社會主流價值首重務實,穿著文化因此難以培養。

90年代後期後直到現在,陸續不少傑出的設計師、服裝品牌嶄露頭角,在這個時候,我認為政府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創造永續的產業鏈,讓這些努力在夾縫中伸展出的幼苗,得以在台灣自給自足、越發茁壯。補助像是為培養皿上的種子澆水,而建構產業鏈才是紮根所需的土壤。

我說的產業鏈,從原料供給「布料纖維」、「輔料五金配件」,到技術端「版型設計」、「車縫工藝」,再到後處理「染整」,最後是消費環境,都包括在內。

當台灣因為生活水準提高、工資隨之上揚的時候,服裝產業鏈的供給端/生產端開始顯得左支右絀,不轉型往專業化、科技化、精緻化靠攏,便會喪失競爭力。除此之外,生產端的人力短缺問題亦十分嚴重,車縫工廠沒有年輕新血加入;而消費端,國人的美學素養,也大大影響著設計師苦心設計的商品是否賣得出去。

對於品牌經營,生產端斷鏈,便是最大的問題;做了貨,如何行銷推廣,反而是品牌設計師擅長的。

因此,對於「政府如何幫助時裝產業」這個議題,我的建議有幾項:加強推廣技職體系教育、輔導傳統工廠技術升級、行銷made in Taiwan高品質印象、落實美學教育。上述每一項都值得另開專文闡述,就留待後續說明。

◎責任編輯:胡士恩

王心偉 服裝設計 台北時裝週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