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欣/養成為戲創作的風氣,才是長久之道

聯合新聞網 馬欣
圖/金馬影展TGHFF臉書專頁

在2020這樣未知與焦慮的氣氛中,電影成為人們娛樂上最即時的救援。很明顯的,在下半年,台灣因為疫情受到控制,電影(特別是國片)成為人們的話題焦點。國片迎來了許久未見的熱度,讓人既感到復甦的樂觀,同時也會思考除了在這波熱度後,如何能繼續讓觀眾保持信心與消費習慣,才是未來的硬課題。

最近上檔的電影平均水準是整齊的,《消失的情人節》、《親愛的房客》、《無聲》在金馬的加持下,持續維持熱度與好評。

而異軍突起的商業片《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已到了九千萬的票房,《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雖評價不一,但憑藉著純愛的威力,票房數字也相當漂亮。加上恐怖片《馗降:粽邪2》也有七千萬的票房,可發現台灣觀眾在韓片長期培養下,已經非常習慣以亞洲為背景的故事。西片的影響力開始沒有那麼壓倒性,觀眾明顯需要亞洲商業電影,台灣恐怖片持續幾年都有穩定票房,之前驚悚片,如《目擊者》只要氣氛與架構經營到位,成績就會好。(刑偵片《引爆點》如不是在劇情出現重大瑕疵,原本的被期待度是非常高的。)如同劇集《誰是被害者》,當時未播出就先轟動,這些類型,非因為疫情而走俏,而是它原本就存在著這麼多的受眾。

可見純愛、驚悚、恐怖片等商業類型,如果穩步經營,它至少可以維持國片的基本命脈,而不會突然進入冰冷的寒冬期。

有了穩定的類型片,就有了活血溫度,如此在這樣的基礎下,產業更能較健康地支撐質量更好的劇情片發展。以外國疫情的態勢,外片穩定供應也是明年秋冬的事情,這波國片熱潮,讓這時空彷彿回到的八零年代,人們開始會討論國內明星,開始重視了明星熱度。新演員陳昊森、曾敬驊的魅力攀升,直逼許光漢。劉冠廷、莫子儀有質感與口碑。加上林柏宏在《怪胎》中的亮眼,新生代女演員陳姸霏、王淨、李霈瑜等開始被熟知,資深演員如陳淑芳等都因劇情片而重新建立起與觀眾的連結,成為家中長輩一樣可親。

從老中青演員熱度,可發現這產業是往健康穩定的方向前進的,因題材多元,不同年齡的演員才能被看見,演員與觀眾有了情感連結,如我們當初對港片演員的親切感。

至於疫情過後,外片進來,是否就打破了這短暫的蜜月現象?當然衝擊是勢必的,畢竟歐美片與韓片的美學、敘事與資金上都有優勢,台灣電影在各類型上還未成熟,以刑偵驚悚來講,破案邏輯往往是硬傷,最後常以議題正義來帶過。這在HBO首部自製台劇《獵夢特工》就出現邏輯問題,沒有推理劇本的養成風氣,往往收線時都會功虧一簣。

好在今年國片《無聲》邏輯在線,環環相扣,成為心靈恐懼片,沒有一般真實案件改編的刻板,雖反映真實,同時也不失票房片的可看性。台灣終有一部沒有迴避黑暗,敢直面犯罪心理的作品,有了韓片的寫實魄力。

我們有了好的開始,但劇本質量不穩定是我們長期問題,如何建立創作者在平台上創作劇本的動能,如晉江文學平台,作者對於故事的節奏、橋段都清楚掌握,完全嫻熟於劇本創作,台灣近來也開始有如改編自小說《俗女養成記》《天橋上的魔術師》《做工的人》等趨勢,但要養成為戲創作的風氣,才能將戲劇與電影一鼓作氣地拉抬起來(畢竟以後不是電影獨大的世界),我們過去太著重作者導演,這讓我們的水準時好時壞,同時如歐美與韓國紮實培養編劇團隊才是長久之道。

◎責任編輯:胡士恩

馬欣 電影 金馬獎 無聲 消失的情人節 編劇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