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徐銘志/當櫻花成為一份禮物
日前,日本氣象廳宣布今年的京都櫻花提前滿開。每年櫻花何時開?何時滿開?總是站在話題的浪頭上。短短七天花期的櫻花,不分海內外,眾人爭相前往一睹,就是希望能在櫻花最燦爛的時刻,感受到她的美麗與爛漫、美好與易逝的感傷。
新冠肺炎疫情顯然打亂外國人春天前往朝聖的風雅之事。已經有兩年,櫻花盛開的季節絕大部分的外國人只能「望照片止渴」。不過,在日本櫻花帶來的致命吸引力不在話下。原以為少了外國觀光客,賞櫻的人會寥寥無幾、稀稀落落,我的我的京都友人卻告訴我,仍有為數不少的日本人拼了命也要把握與櫻花的一期一會。
說實話,不少開花植物的花期都不長,風姿同等綽約,像是前一陣子台灣輪番上陣的苦楝、流蘇等,然而論迷幻大眾的魅力,櫻花若是第二,榜首肯定要從缺了。
日本的皇室貴族自古便有「花見」(即賞櫻)的習慣,也在古籍當中描繪了不少櫻花的魅力。櫻花除了粉色爛漫外,更被賦予許多精神層次的意義,甚至呼應著人生:美麗與哀愁、瘋狂與死亡、凋零與重生……。《古今和歌集》便提到:「正因為有櫻花的凋謝,所以才顯示櫻花的美麗,在這煩擾的俗世中,有什麼是永恆的呢?什麼都沒有啊。」一語道盡人生的滄海一粟。《伊勢物語》則提到:「被世人認為易逝、薄情的櫻花,在這一年裡,都還在此地等待著幾乎不曾現身的人。」
日本空前絕後的賞櫻,非豐臣秀吉的「醍醐花見」莫屬。至今,醍醐寺成為賞櫻名勝,數百株的櫻花姿態各異,有是的需要木棍支撐、樹形如傘的千年古櫻,也有新植瘦小的櫻花樹。
老樹固然讓人讚嘆景仰,尚屬幼幼班的櫻花樹竟也讓人動容。醍醐寺的小徑旁,一棵棵樹幹略比手臂粗的櫻花樹,一旁就插著木牌,上頭寫著各式的情意絮語。有對夫妻在金婚(五十年)時,在這兒植了一顆櫻花樹作為紀念,上頭寫著「金婚紀念」及人名、日期;而某位平成十八年(2006年)出生的小孩,也在此擁有了一棵「誕生紀念」的櫻花樹;也有人在櫻花樹旁寫下「感謝人生」的讚美之詞。
何等美麗與美好!想像一下,人生下半場的老夫老妻每年到醍醐寺賞櫻,而櫻花樹也見證著他們悠長的情意。和小孩同年種下的櫻花樹,跟著小孩年年茁壯,不知道那小孩步入中壯年、回首人生時,會有什麼樣的感動與感觸?不只是當事人的公開宣言,年年絡繹而至的遊客全是他們的見證者。
櫻花滿開,接著而至的風中紛飛,美的令人屏息,然而更美的是,我們同時看見了這些無形卻充滿力量的綿長情意。人生一瞬,這樣的紀念或許有機會成為永恆,期待哪天也能有機會種下一棵屬於自己情意滿滿的櫻花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