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不衰的高貴野人──詹宏志導讀《人猿泰山》

聯合新聞網 張賢森
動畫《泰山》原著為美國作家巴勒斯(Edgar Rice Burroughs)的作...

1999年上映的動畫《泰山》,是千禧世代共同的回憶。一頭棕色長髮、健壯身材,拉著藤蔓擺盪於森林之間,卻因從小在猿群中養大,口拙、且未社會化⋯⋯這是我們對於泰山的人物印象。但其實,它,只是過去百年,超過40個改編版本中的其中之一。

動畫《泰山》原著為美國作家巴勒斯(Edgar Rice Burroughs)的作品《人猿泰山》(Tarzan of the Apes),是一部具娛樂性的連載小說,從1913年的〈泰山歸來〉、1914年的〈萬獸之王〉,總計發行合計26本延續主題的作品。

泰山的原型,與後來大螢幕的形象有什麼差別?原著及改編文本之間,又有何相同及相異的內涵?詹宏志先生在週三讀書會上一一解答。

在台中中央書局舉辦的第七場「週三讀書會」,由詹宏志導讀《人猿泰山》。 圖/吳致碩...

《人猿泰山》被定位為Pulp Fiction,直譯為「紙漿小說」,實際的意思為現在所稱的「通俗小說」。原因是,這些書籍使用的紙漿便宜,採多冊發行,價廉、傳播快,也因內容夠通俗、劇情夠曲折受到大眾的歡迎及喜愛,滿足讀者窺奇的心理。

原著筆下的「泰山」是貴族的後代,因意外漂流至非洲海灘,被人猿撫養長大。泰山有著超乎常人的體魄,更重要的是,在猿群中生活的他有別於人,無師自通,學會數種與動物溝通的語言;後來回歸人類社後,他更發揮語言天賦,能懂法語、芬蘭語、英語、荷蘭語、德語、阿拉伯語⋯⋯。

《人猿泰山》被歸納為「奇情文體」,小說大篇幅描述他如何在叢林間求生,且一路歷經擊殺猿父、與母獅決戰、挑戰猿王等,一步一步從最弱、最不強壯的生物,逐步變成一個偉大的戰士。

《人猿泰山》小說,在近代電影史上曾被多次改編,從1918年的Tarzan the Apes,到1936年的Tarzan Escapes、1948年Tarzan and the Mermaids、1958年泰山與狩獵者、1960年泰山擒兇記、1981年Tarzan, the Ape Man、1999年的動畫《泰山》、2016年《泰山傳奇》,翻上大螢幕至少40次,還未包含其他語種的翻攝。

但把泰山故事搬到了大銀幕,不少版本的泰山只剩外型健美,一律捨棄他的語言長才和貴族血統;直到1986年,才有拍戲的人想試著回到小說的原始設定。但就結果論而言,改編的結果,使泰山的影響力擴大,甚至超越小說本身。

詹宏志點出,泰山之所以迷人,在於他是一個「高貴的野人」,出身叢野,卻抱有紳士的內...

但為何這部通俗小說,如此受到歡迎,甚至讓作者巴勒斯成為富翁,還成立自己的出版公司?

《人猿泰山》小說的前半段,雖著重於泰山的驚奇身世,以及其在叢林的求生記。但後半段把場景重新帶回文明社會,也表露出泰山內心抱持對自由、文明的渴望。詹宏志點出,泰山之所以迷人,在於他是一個「高貴的野人」,出身叢野,卻抱有紳士的內在,「他有鐵打但俊美的臉龐與身體,不暴力對待女性、甚至自學優雅的語言,並有著成人之美。」

另一方面,泰山的故事也呈現出跨越語言、物種的真摯情感。例如動畫中,未社會化的泰山,帶著人類少女珍(Jane)一同冒險,雖兩人存在語言及溝通的障礙,卻譜出一段戀情,這也呼應近年不少跨種族愛情題材的創作,例如奧斯卡最佳影片《水底情深》描述一位啞巴少女與深海怪物的畸戀。

有趣的是,泰山與珍重返文明社會後,又出現兩位情敵,一位是泰山貴族身份的堂兄弟威廉(William),有社會階級地位;一位是與珍的家族關係匪淺的富二代,有優渥的經濟基礎,為浪漫劇情,增添不少現實的陰影。

經歷叢林、文明及愛情的洗禮,泰山從「異類」成為一位「凡人」。但從泰山的視角看現代社會,也會發現,叢林、文明兩者之間,並非絕對的野性與理性。事實上,叢林也有情、有理,文明也同樣渴望著野蠻、力量與自由。《人猿泰山》就誕生於這樣一個渴望自由、野性的時代,投射了當時人們的心理而大獲成功,也持續滿足這現代人們的根本慾望,直到現在、歷久彌新。

◎ 責任編輯:翁家德

詹宏志 周三讀書會 讀小說 人猿泰山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