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人李擴/祝美好如昔!心愛的小店們
窗明几淨、擺放工整,空間格局與細節處處體現巧思,店主人不藏私將畢生所學所想,教導給年輕有活力的員工,最高原則是讓客人帶著笑容走出店門。陳列的物件,每個皆屬用心選品之結果。於無人知曉的深夜撰寫郵件,對象是各地獨立品牌與小作坊,唯有取得獨特商品,才有本錢與連鎖店及電商競爭。
店鋪不求面積宏大,卻因有個性而顯深奧。突出氣質往往源於店主自身的知識與魅力,也能在香氛與音樂選擇中感受得到。看似平靜的店鋪日常,實則動態豐富。團隊雖精簡,卻人人身懷絕技,拍攝寫稿樣樣精通。為了呈現完整生活風格與增加收入,小型店鋪往往還加入餐食與咖啡,成了每個城市裡最別緻的地點。
「 Covid-19 時代的顧客心聲:拜託請不要倒閉!」倫敦微型文具店 Present & Correct ,日前在推特上帶著些許辛酸分享。封城、重開、再封城循環中,顧客無法或者懼怕上門,提供網購與頻繁分享社群網路動態,維持連繫成了實體小店在新常態下不可或缺的動作。
店主 Neal Whittington 最初即是從網店開始販售文具,身為平面設計師,他專注於現代性與材質色彩完美搭配的選品,以出眾的「擺拍」聞名於世,有這樣的店主在不怕沒生意做。然而,更多實體生活店鋪,當下正面臨轉型陣痛。 Neal 的前老闆是《Monocle》雜誌創辦人 Tyler Brûlé ,就連這位著名的實體零售與微型創業信徒,最近都承認全球的書報攤(kiosk)零售何時能回復正常,是個問號。
東京代代木上原的一個地下室裡,選品店 Roundabout & OUTBOUND 店主小林和人,則對著 Instagram 鏡頭拿著商品介紹,甚至一套套親身示範設計師服裝。當起直播主,也是出於去年五月被迫臨時休業的現實。「想到就做了,」他對《Popeye》雜誌說道,「兩三年前購置了攝影器材,因為早感受到零售業的空氣變化。」本來是「反網路派」的他,在直播裡播放喜愛的黑膠唱片,對質感物件與類比時代的追求,不因使用數位工具而改變。
心目中微型生活店鋪典範、需舟車勞頓才能抵達的福岡鄉下 Minou Books & Cafe ,最近分享的經營心聲震撼了我。「五月初黃金周迎來比預期中多上不少的顧客潮,但附近久留米市爆發的疫情也讓我們忐忑。」緊急事態宣言持續中,店鋪用設備與自律做到清潔,甚至允許客人用餐,但「什麼才是合理的判斷與做法?」店主坦言自己不確定了。
充滿個性的實體小店,在此刻更需要我們支持,畢竟因為這些零售業裡的做夢者,我們的城市才更有意思,而小店也往往是手工藝人與小眾品牌的銷售管道。透過網路購買、建議店主販售禮券,甚至只是隔空為他們打氣,都很好。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