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文化觀察家游智維/地方旅行,不一定要住大型旅館,而是住進「當地人生活」

聯合新聞網 口述/游智維、文/郭睿瑄

四月,一則新聞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台灣某知名觀光地區因旅宿量供不應求,有業者為此申請大規模旅宿的開發案以提升當地接客能量,卻被認定會破壞當地生態環境而遭到環評卡關。

看到這樣的新聞,不免心生感慨。在旅行產業內打滾多年,也累積了許多國內外的旅宿經驗,也許國外的作法可供借鏡參考。其中,80年代的義大利提出了「分散型旅館(Albergo Diffuso)」這樣嶄新的旅宿思維。幾個人口外移嚴重的沒落小鎮為了振興地方觀光,把原本一間旅館內所需要的櫃台、客房、用餐區域等機能設施,打散在小鎮內閒置的數間空屋之中。而因為這些設施(原先的空屋)分散在小鎮內各角落,旅客們使用旅館的設施的同時也是在漫遊小鎮、探索小鎮。

在日本,其實也有類似的作法。我印象很深刻,十多年前去拜訪京都旅宿「庵町家STAY」,與創辦人Alex Arthur Kerr相談甚歡。Alex認為,京都市區內其實有許多閒置的町屋老宅未被好好利用,旅客來到京都,比起住在豪華的大型旅館中,不如入住這些町屋更能體驗當地氛圍。

因此他承租了數棟大大小小的町屋改造作為旅宿空間,旅客入住時必須要先去他們的辦公室(好比旅館的接待櫃台),工作人員會講解住宿的周遭環境,然後旅客才移動腳步到自己真正入住的那棟町屋(好比旅館的客房)。他們並沒有經營自家餐飲,而是跟周邊的料亭老舖合作供餐。不定期也會利用自家町屋作為地方年輕藝術家的展覽空間,並時常舉辦日本傳統文化的體驗課程。這樣的經營模式不僅受到外國旅客青睞,甚至獲得了2017年日本Good Design賞的肯定。

不論是義大利小鎮還是京都町家的例子,都是因地制宜利用原本既有的空間,提供旅客原汁...

不論是義大利小鎮還是京都町家的例子,都不再是大興土木開發新旅館,而是因地制宜利用原本既有的空間,去提供旅客原汁原味的「當地生活」。試想看看,當你入住之後,周遭將不會是制式、無機的旅館客房,而是真正的左鄰右舍,你也許會因此與當地的長者、小孩互相問候,與隔壁雜貨柑仔店、市場菜販閒聊兩句,如同真正的當地人一般。

在後疫情時代之下,或許可以回過頭來思考台灣是不是真的有必要再大動作開發那麼多旅館?過去早期的開發方式,短期內大量資源的湧入也許會帶來立即性的成效。可是實際上,對地方的長期發展來說,這些改變反而可能會傷害了原本地方的特色及優勢。

後疫情時代的旅行,應當思考如何善加利用既有老宅,提供旅客專屬當地的品味。圖/郭睿...

國外的例子也許不一定完全適用於台灣,但其概念值得我們參考學習。事實上,台灣不少地方也已經有類似的經營模式,例如台南的「謝宅」就是老屋旅宿的先驅,多間謝宅四散在台南的大街小巷之中,讓旅客能夠品嘗道地的台南生活味。又例如金瓜石地區的「散散步」民宿系列,也同樣能夠讓旅客慢步探訪金瓜石的山海之美。

「散散步」民宿系列能夠讓旅客慢步探訪金瓜石的山海之美。圖/馬丁(散散步系列主理人...

我很喜歡後壁土溝農村美術館的宣傳詞—「村是美術館,美術館是村」,同樣的概念,有沒有可能轉化成「村是大飯店,大飯店是村」?聯合整個村莊、整個地方的資源及能量成為一個共同品牌,以量制價、降低經營成本,而所有的村民都是員工,全村一起盛情款待遠道而來的旅客。

台灣未來的觀光展望,除了都會區以外,我期待不論是部落、農村、漁村、離島都能夠好好規畫利用閒置的老宅空屋。善用既有的屋宅,彙整周邊的資源,提供原味的生活,讓旅客住進屬於地方獨一無二的節奏之中。

游智維 旅遊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