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人李擴/全球宜居城市排行入榜:透過單片鏡看出台北潛力
國際著名雜誌《Monocle》,在七/八月份合刊號裡,公佈了2021年「全球宜居城市排行榜」。選出的20個國際都市中,台北被列為第9名,鄰近的東京與首爾,則分居於第5和第11名。自2007年雜誌開始製作年度宜居城市專題以來,這是台北首次入榜。
作為城市的一份子,我感到與有榮焉。這本雜誌在世界各地擁有忠實的讀者,身份多是創意產業工作者和獨立意見領袖,紙本媒介在當今仍能擲地有聲,《Monocle》是箇中代表。其精銳盡出的編輯與專欄作家,長期觀察各地發展政策,並與市長、都市規劃者、建築師與創業者們進行對話,以提升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為關注焦點,經年累積內容的結果,儼然形塑了一套理想都市生活的建構理論。
然而台北能站在全球前十大的位置,實是出於偶然。
打斷所有人步調的疫情,讓始終發散著優雅印象的編輯者,也不得不面對滾動式現實。去年,《Monocle》索性取消了宜居城市榜,在各地還在尋找新常態的一年之後,許多用以判斷城市生活品質的指標仍然不合時宜,例如有多少博物館與新開設的零售店鋪。於是,他們決定此次的榜單基準,是一個城市能否在危機中維持居民生活水平、並在後疫情時代具有迅速恢復活力的本錢。
早在2009年初,任職時尚雜誌編輯的我,有機會在台北專訪到《Monocle》創辦人Tyler Brûlé。當時他曾形容「台北是一個出乎意料的綠色城市,有迷人的社區感與小吃文化。」更教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雜誌從創刊初期開始,就常報導台灣的設計與零售產業,並給了台北「全世界最被低估的首都」這樣的稱號。
自許為一份報導全球議題,並提供高品質生活方式指南的《Monocle》,選題刻意有別於主流媒體,總把焦點放在較少為人所知,但在一個地域或產業中,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人事物。要精簡解釋的話,小而美型態、具有創意力以及良好的跨國網路連結性,即是這本雜誌所提倡的價值觀。
總在宜居城市榜上有名的墨爾本、京都和慕尼黑,或是今年前三名哥本哈根、蘇黎世與赫爾辛基,這些令人稱羨的生活工作之地,無一不是前述價值的體現。對少數群體的包容、尊重城市歷史、尋求與自然環境的平衡,思考長線發展,城市之所以適居不在於偉大規劃,而是因為住在其中的人被規畫者尊重。
《Monocle》宜居榜還有一個招牌特色,是為各城市抓住弱點提出解方(fix)。對於台北,編輯建議為受到疫情衝擊的小吃攤拓展更多元銷售管道,以留住傳統美食文化。其實,若想疫後持續作為外人稱羨的宜居之城,台北還需要蛻變。真正邁向國際化是一,在建設硬體之外要支持創造城市魅力的內容是二,且讓我們一起努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