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陳德政/United by Emotion 團結在情感中──東京奧運勾勒出新的台灣

聯合新聞網 陳德政
「United by Emotion」這三個英文字,是這屆奧運的標語。 圖/截圖...

這屆東京奧運各大競技場館,無論桌球場的圍欄上、羽球館的計分牆邊,或者是游泳池畔,都會看見「United by Emotion」這三個英文字,它是這屆奧運的標語,也是瘟疫年代運動賽事猶能帶給世界公民的一種鼓舞──團結在情感中!

全球觀眾在2021年的當下,透過電視機看見Tokyo 2020的字樣,彷彿一同搭乘了時光機,回到某個尚未發生的「過去」,並期待著「未來」的賽事結果。這種時空錯置感,使這屆東奧成為多數人有生之年經歷過最反常的一屆奧運。

反常的不只是它晚一年發生,還包括沒有觀眾因而靜默的比賽過程、為了減少人與人的接觸選手必須自行掛上獎牌的方式,這些,都是為了確保賽事順利進行,人在病毒的威脅下所想出的手段。

台灣特殊的身世,讓反常的奧運經驗已成為習慣,用的不是自己的國號、升的不是自己的國旗、演奏的不是自己的國歌。從1984年洛杉磯奧運首度以「中華台北」參賽以來,三十多年的時光中偶有代表作,但許多關鍵時刻卻在扼腕聲中敗下陣來──就差這麼一局、這麼一球、這麼一步。

對我這個六年級生,與家人守在電視機前熬夜觀看老三台轉播的中華隊比賽,並在比賽終了那一刻承認,或痛苦地接受自己技不如人,就像成年禮般,是難忘的成長滋味。一次次心碎與嘆息,塑造出台灣雖敗猶榮的「鍋貼文化」,看似將輸贏放兩邊,以自嘲代替失望,內裡,卻是未戰先降的失敗主義,實在是輸怕了,不敢去想贏的可能。

這批八年級,甚至九年級的國手,象徵新世代的崛起,他們在民主化的過程中長大,在國際...

這次東奧一舉翻轉了這種「傳統」,在林昀儒與球王樊振東的大戰中,「小林同學」第六局連趕六球,硬是把戰線逼入決勝局!而戴資穎和陳雨菲的金牌戰中,小戴更在第三局3:10的絕對劣勢下,咬緊牙關,一球一球將比分追了回來。

兩場比賽雖然都以敗仗作收,卻讓人見識到台灣新生代運動員無與倫比的韌性與抗壓力,那種不放棄的拚搏精神!更讓人看到一座公平的、沒有打壓的舞台上,兩岸年輕人同場較量時,所互相激發出的卓越與潛能。

台灣總獎牌數這次突破了雙位數,創下史上最佳成績,有人推斷是東京與台灣的時差、飛行距離和飲食,有利於選手表現。也有人指出,過去幾年政府推動的「東奧黃金計畫」收到效果,確實,這些都是原因。

但我相信還有另一種可能:這批八年級,甚至九年級的國手,象徵新世代的崛起,他們在民主化的過程中長大,在國際情勢的逆境中,不斷摸索著自己是誰。

他們沒有國族包袱,沒有歷史心魔,一上場就為了國家而戰,也為自己而戰!更讓人動容的,也是幽暗的疫情期間真正擦亮了「同島一命」這句口號的,是賽場上他們用發光的眼神和堅定的姿態,不斷地攻擊!攻擊!再攻擊!

再過幾年,當這樣的自信繼續傳播擴散下去,台灣或許能在更多重要場合抬頭挺胸地說:是...

這讓習慣守勢的島國恍然大悟到──原來我們這麼厲害。而再過幾年,當這樣的自信繼續傳播擴散下去,台灣或許能在更多重要場合抬頭挺胸地說:是的,我們就是這麼厲害!

高爾夫比賽中一路追趕,最後逆轉拿下銅牌的國手潘政琮,有位很特別的「桿弟」,是他太太林盈君。賽後被問到自己的心路,林盈君說:「我是運動員的太太,我很開心可以從他第一個 Tee Shot 直到最後一個推桿,一直在他身邊,分享他的每一分、每一秒。」

電視機兩端,一端是加油吶喊的一日球迷,一端是冷暖自知的十年苦練。所有辛苦枯燥的訓練,成就出一個個短暫卻永恆的瞬間。每位選手背後,都是一個家庭的故事,那些平凡如你我的家庭,凝聚了國人澎湃的情感,更消融黨派與意識形態的衝突,是這麼清楚地,讓我們看到這座島嶼更美好的圖像。

拿下高球銅牌的國手潘政琮,有位很特別的「桿弟」,是他太太林盈君。 圖/特派記者余...

升學主義掛帥的台灣,無形中扼殺了青年人對不同出路的選擇。今年夏天,國民在東奧殿堂做了一場美麗的夢,在一處明亮健康的場合,深化了彼此的認同。而當激情退去,培養出更多家喻戶曉的運動明星,並從制度面改善選手的養成與退撫,才能讓這條運動之路可長可久,而非每逢奧運才有人圍觀。

更核心的是,我們能放寬心胸,全然擁抱自己的國土條件,成為親山近水,勇於使用並鍛鍊自己的身體,一個真正熱愛運動的國家!這是一項艱難的工程,得跨越許多舊有的習慣與思維,我們做得到嗎?

從前,我會退回那個懷疑的角落。經過這次東奧洗禮,我由衷相信一個嶄新的台灣,已在觸手可及的位置。

經過這次東奧洗禮,我由衷相信一個嶄新的台灣,已在觸手可及的位置。 圖/特派記者余...

◎ 編輯:翁家德

東京奧運 陳德政 時事評論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