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影評/馬欣:文明如黃粱一夢的預言大作
由於是60年代的經典小說改編,在大衛林區自認改編失敗的「沙丘魔堡」後,雖有改編的呼聲,但其難度讓出資者卻步。直到「異星入境」導演丹尼維勒納夫出手,「沙丘」的最新電影版才在期待下回歸。
時至今日,「沙丘」原著中的權謀遊戲,及其預言的虛實之美,在「魔戒」、「冰與火之歌」中都呈現過權力如朝露的隱喻,但不改「沙丘」的未來設定宏大如馬奎斯的「百年孤寂」,能以一小說綜觀了人類的文明與原始,更呈現了歷史的永劫回歸。書中浩瀚沙漠的無邊,更是人類自以為偉大,實則渺小的無盡長征。
這樣的故事景深,被影視化都有極大難度。因此「沙丘」上映後評價兩極,原因在於它只拍到第一本書的前半,同時以維勒納夫平靜的暗流手法,可能無法滿足重口味娛樂。對原著粉而言,電影也的確切除了書中部分的配角副線,而集中在男主角保羅(救世主)的自我覺醒,因此被部分人嘲諷很像是「王子復仇記」。
然而它並非如此簡單,維勒納夫仍精準掌握這部片的背後主角其實是名為「厄拉科斯」的沙漠,是會吞噬弱者的精神荒境,無論是在其中發生的權力更迭、資源爭奪,都是歷史剪影,這部電影迷人處在於保羅在預知背叛與死亡後,如何從迴避自己本能到覺醒的路。
其中有許多詩意的鏡頭,除來自於保羅的潛意識外,那片沙漠引喻在大銀幕呈現時,更呈現出宏觀哲學命題──如何在時代更迭之中完成自我。
沙漠「厄拉科斯」是比人類更恆久,它蘊藏礦產,同時像時代的不可測,也更是人類雖進如退的宿命,於是象徵榮光的「亞崔迪家族」的覆滅、反派「哈肯能家族」的暗影、巫女的從歷史竄出的暗示魅音,到宇宙的經濟之爭,此部雖只是故事的引頭,卻囊括了古老力量的回歸與未來更絕對剝削的預言。
在這樣的近未來想像中,卻蘊藏著保羅如夢境般的片段預言,那夢中才是清明片刻,同時預告著人類的盲點,也在保羅個人身上看到文明絕境的出路。
好萊塢新貴提摩西夏勒梅成功演出了保羅的不馴與脆弱,少年個人內戰對照時代更迭,營造了還未成長卻識得蒼涼的魅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