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人塗翔文/全新年輕影迷嘗鮮的美麗傳說:「梅艷芳」

聯合新聞網 塗翔文

要把梅艷芳的璀璨一生拍成電影,本就是吃力不討好。首先,她太經典,她的傳奇大小事過於家喻戶曉,如何取捨,動輒得咎。再者,許多關鍵人物尚猶在世,實拍與否,也都有各種兩難的考量。最後,尤其對於她的資深影(歌)迷們來說,似乎也不太合適過度扒糞式地挖掘內幕八卦。種種限制,加上最後一張中國市場的審查大網預先罩下,疊床架屋,就成了如今看到這部避重就輕、只見懷舊的「梅艷芳」。

王丹妮飾演梅艷芳。圖/索尼提供

導演梁樂民幾乎是用一種「戰戰兢兢」到照本宣科似的態度在敘事,從四歲的四處賣唱開始,逐年推進,然後不得不拍的大事件又只能以點狀帶過,相當可惜。她從歌唱比賽起一路爆紅的傳奇過程自然不可忽略,這也是最沒爭議的一部份;接下來兵分三路,包括她的事業與友情、兩段轟轟烈烈的愛情,以及與姊姊又愛又妒的親情,成了交錯敘事的主軸。但事實上是好像什麼都拍了,卻其實全部沒有講清楚,更把所有可能爭議的部分都自動消除。

沒有對她影響甚大的梅媽、兄長,日本愛人也被整個改名且美化;楊祐寧演的Ben擺明指的是林國斌,同樣是沒頭沒尾的出沒。就連篇幅最多的張國榮,也沒有真正友誼相應該有的深度描述,更不可能出現六四或何韻詩。唯一遊走鋼索上的就是她在電視訪問中強調永遠會留在香港的慷慨言論,直接剪接到九七政權移轉過後畫面的那一刻,留給大家自行「蒙太奇」式的聯想。

即使如此,總有對梅艷芳本人的思念情懷,時時刻刻煽動著你我的思緒。但偏偏電影還選在所有關鍵時刻,鑲入梅艷芳「本人」當年的真實畫面與歌聲,這作法雖是最容易逼出觀眾淚水的方法,但也等於全面投降式的「自廢武功」,赤裸裸地招認虛構的電影永遠比不過真實畫面讓人動容。

電影「梅艷芳」海報。圖/索尼提供

在這些明顯到不行的重重侷限之下,就好像一場場被提早揭曉秘訣的魔術表演,效果註定要打折扣。「梅艷芳」成了個只能賣給全新年輕影迷嘗鮮的美麗傳說,至於對於熟悉她的觀眾來說,實在是無法滿足。也因為如此,很難苛求已經很努力模仿神韻的王丹妮,能像蕾妮齊薇格演「茱蒂」那樣的唱作俱全;其它眾家幫襯的明星當中,則是飾演劉培基的古天樂與扮梅愛芳的廖子妤比較精采,尤其後者有口難言的姊妹心結,已算是最完整的一條支線了。

電影「梅艷芳」海報。圖/索尼提供

塗翔文 電影 影評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