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打破規則的「二次運球」 再生創作發揮巧思

聯合新聞網 于國華

逛松山菸廠小賣所總會遇到新奇,這次吸引我的是「二次運球」。首先看到鑰匙圈,深褐色的塑膠皮帶上,磨平的表面紋路隱約可見。其他類似塑膠皮材製作的包袋,也各有巧思。現場展示的破舊籃球令我恍然大悟:這些都是回收籃球的再生創作!

三位喜愛籃球的同學創業成立「二次運球」,圖左起方瑞彣、林敬家、黃唯彧。圖/林敬家...

「二次運球」原本是個籃球術語。喜歡打籃球的三位年輕人,用來做為創業公司的名稱。

台灣幾乎每所學校都有籃球場和籃球,但報廢籃球去了哪裡?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系畢業的林敬家、方瑞彣、黃唯彧,找到了答案。台灣每年廢棄大約重量超過二公噸的籃球;這些經歷無數次運球、傳接、拋射入籃,被磨平了球皮的籃球,最終塞進垃圾袋、送進燓化爐。還有其他可能嗎?他們開始思考,如何為疼惜的籃球,開創延續的生命?

林敬家說,籃球回收、球皮材料再生運用,是「二次運球」的創業目的。剛開始向學校索取廢球並不順利,「接洽的學校以為我們是詐騙團體」爽朗的敬家說。母校東海大學首先提供一些球,陸續向幾十所大學、高中詢問,漸漸被接納與信任。許多球友聽聞「二次運球」的創業構想,幫忙轉發訊息,得到更多支持。創業四年多,「二次運球」收集超過兩千顆報廢籃球,來源除了學校,也來自企業、賣場、運動行銷和活動公司。其中堪用的球,清潔以後送到偏鄉學校,其他做為產品開發的材料。

敬家說,為了研發球皮材料再利用,他們拆解很多籃球,將球皮分離為外層、內層和中間夾層,分別試驗材料性質,搭配加工方法,設計相對應的用品。每一顆回收籃球都經過清潔消毒,選擇可用部位剪裁,保留有趣的花色、文字或紋理,賦予每塊皮材獨特個性。處理球皮、縫製產品都很耗時耗力,原本全部工作都由三位創業者自己動手,後來除了選材和剪皮,其他工序委託皮件工廠代工,加速處理愈來愈多的廢球。

「二次運球」利用回收籃球再製生活用品,延續籃球的生命。圖/于國華提供

去年十月,「二次運球」在松菸小賣所開了實體店,有更多機會交朋友、推廣觀念。經常負責顧店的敬家,總會熱情向路過消費者解說回收籃球理念,以及球皮材料再生製作的產品。

經過敬家介紹,我買了很多個鑰匙圈和零錢包。除了合宜的價格,我更喜歡撫摸球皮材質的感覺。曾經在球場上組隊鬥牛的拚搏、或一個人默默投籃的專注,所有連結著籃球的青春記憶,瞬間都被召喚回來。

球場上,二次運球是犯規動作。三位年輕人的「二次運球」,在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市場中故意犯規,打破大量生產、快速汰換的產業邏輯。舊籃球變身為生活商品,讓深奧的循環經濟議題,變得親切又有趣。

「二次運球」利用回收籃球再製生活用品,延續籃球的生命。圖/于國華提供
「二次運球」利用回收籃球再製生活用品,延續籃球的生命。圖/于國華提供

環保 永續發展 回收 設計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