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裡的共融設計——建築師龔書章:不只是「設計」,而是形成一個完整的「溝通」
本文選自《500輯》Issue51「公園裡有我熱愛的生活」
公園變得不一樣了。隨著人們居住、移動和休閒需求的改變,除了藍天綠地、開放與公共性,現代公園多了從設計藝術、商業生意、自然環境等面向的思考與建設,擁有更鮮明的主張與性格。身處大口呼吸都是奢侈的時代,說公園是終極的第三空間(Third Space)再貼切不過。「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公園?」本期專題跟讀者一起探索人與公園的新關係。
台灣的公園從過往「切方塊式」的思考,近年已開始藉由不同的自然景觀、融合跨世代的社區意識,讓公園變得有些不一樣,最明顯的轉變出現在兒童遊戲場。建築師龔書章認為,雖現今台灣的公園有七八成仍是較為制式的空間配置,各地已慢慢能看見改變,好比新竹中央公園和隆恩圳親水公園、六都各縣市公園、小學校園,甚至是台北市社會住宅推動「社會藝術工程」,嘗試以設計、藝術的思考放入交流空間,融合新舊住民與社區,都在體現當代重視的「共融」價值。
什麼是共融設計?
「共融指經由設計將環境裡的各種界線打開或互融。」龔書章認為共融設計的核心概念可從幾項指標來思考:「跨世代」——讓兒童、青少年、親子和老年人都能在遊戲場中適得其所。「跨文化、種族」——創造的場所不只是為了某特殊單一文化而存在。「跨時間性」——清晨可以有運動的人、傍晚親子休憩、週末節慶日也許有市集,融合了各種不同時間與人的互動關係;最後是「跨越人跟動物」——包含生活於環境中的與寵物毛小孩,動物和人能各自在場域裡有自在安全的感受。「最重要的是,共融要尊重當地的生態系統和自然地景,也要尊重地方歷史文化的記憶。」
此外,近年共融設計重視「無障礙環境」,不僅是為了身障者,而是透過各種行人、推嬰兒車、輪椅的步行者觀點,散步道與單車道的產生,讓城市為了交通安全而分道,建立不影響彼此的交通系統。更重要的還有「社區和文化的融合」,讓每個文化可以保持自信、呈現社區文化的多元性,這份平等與尊重也讓公園同時存在運動休閒、教育、聚會、市集等功能,不同時段和相異的空間用途都是都市生活的一部分,使公園和居民生活交互建構起「市民的客廳」。
契合「共融」價值的超級線性公園
龔書章提出兩個切合上述共融概念的經典案例,一是丹麥哥本哈根1.5公里長的超級線性公園(Superkilen Park),以步道和腳踏車道串接起紅、綠、黑三色區,融合文化市集、運動遊憩和商店酒吧,將廊帶周圍六十多個不同文化族群容納其中成為城市展覽。
另一個例子是紐約知名的高架公園(High Line),延續鐵道地景的歷史文化,從1980年代民眾自發展開的討論,到高架之友協會更有組織的溝通共識,長達20多年的時光,於2014年全面完工,將曼哈頓Uptown到Midtown各段生活型態接在一起,兩公里多的空中花園運用多種自然景觀,創造和都市建築共存的融合地景,龔書章也提到:「共融設計不僅是讓各種人去使用它,還包含了『縫補』文化差異、『打開』社區界線的特質,具有某種主動創造性,讓使用者藉由共同的體驗,產生自發性的自我啟蒙跟教育。」
走入世代平權、文化平權的共融社會
台灣有愈來愈多的共融遊戲場,不僅是各年紀的兒童可以更自由地透過身體五感拓展肢體經驗,我們也可期許一個更開闊全面向的思考,支撐著「共融」的平等與尊重,實則和所在社會的民主平權系統緊密相關,「共融觸及屬於群體、文化的融合,追求的是平等權、自主權,不是只有你自主,也要尊重別人的自主。好的共融設計是社會的平權觀念達到健全跟成熟,就會形成一個完整的溝通。」龔書章說。
責任編輯:胡士恩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