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察者于國華/重新定義「宜蘭茶」:以風味創造特色、經營喝茶的生活文化
「宜蘭的好茶,在哪裡?」帶著問題來到宜蘭,經過在正福茶園一席品茗交談,回程時,心中有了不同的懸念:「宜蘭茶,如何做出地方的文化和風味?」
宜蘭縣的武荖坑、礁溪,清代已經種茶。知名的三星上將茶、大同玉蘭茶、冬山素馨紅茶、礁溪五峰茶,構成今日「宜蘭茶」的內涵;但論及種植面積和產量,宜蘭茶只是台灣市場上的「小眾」。
小眾但不容忽視。正福茶園第四代茶人游正福,四處訪談耆老、紀錄宜蘭茶業歷史,發現許多被遺忘的典故。以前宜蘭的茶菁銷往坪林、石碇甚至梨山,成為其他知名產區的原料,卻始終沒有自己的名字。
正福說,早年阿公種茶、賣茶菁,行情很好;幾十年過去,現在茶菁價格依舊和阿公年輕時一樣。父親游源鎰到坪林學得製茶技術,家裡才開始製茶。正福茶園滿屋子匾額、獎座,都是游源鎰四處征戰的榮耀。
做為長孫的正福,從小幫忙農事。製茶期間凌晨兩點起床工作,上課總在打瞌睡。念國中時他下定決心,將來絕對不種茶;但這種誓言經常出現反效果。離鄉就業的正福,任職電子公司收入豐厚,心裡卻掛念著茶。到日本旅行,見識了以文化為基底的茶產業模式,十分嚮往,決心做出有文化的宜蘭茶。
正福回家,從頭學習種茶、製茶、賣茶。種茶人善用風土條件,轉化為茶樹的植物特性;製茶人掌握製程的發酵和烘焙,創造茶品風味。他試探用各種茶樹品種、搭配不同程度的發酵和烘焙,實驗口味變化;跨界和其他產業合作,讓茶風味延伸到更多生活層面。為了找回失去的味道,他也恢復舊時的製茶工藝。
我認識正福茶園,是因為獨特的「冷凍烏龍茶」。正福說,「冷凍烏龍」是炒菁後直接冷凍保存的製法。帶霜的冰凍茶菁熱水沖泡,花草香氣格外清新,但保存、運送困難,「冷凍烏龍」早已絕跡。他模仿著前人的做法,恢復小量製作。
正福也勇敢走不同於前人的路,例如種植有機茶。其他茶區陸續砍掉台茶17號「白鷺」,正福看上它強壯、易招來小綠葉蟬的特性,保留白鷺製作紅茶,結果味道甘醇、蜜香飽滿,白鷺紅茶成為店裡的暢銷商品。
父親是比賽常勝軍,正福不願意被比賽的標準框限。他認為,從田地管理和製茶工藝著手,以風味創造特色、經營喝茶的生活文化,才能重新定義「宜蘭茶」。
前縣長游錫堃主政時期的「宜蘭經驗」,不跟隨主流價值、以文化重塑地方,改變了宜蘭落後的發展宿命。在正福茶園,我看到這種宜蘭精神的延續。宜蘭的茶人,正在創造「茶葉上的宜蘭經驗」。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