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作家葉怡蘭/更勝歸家:自炊旅宿正進化

聯合新聞網 葉怡蘭

疫後國境開,暫停近三年的海外旅行也隨之重啟,期待渴盼太久太深切,不免有點兒脫韁野馬般、貪婪頻繁走個不停;算算,從去年11月至今已然累積共四趟:日本京都、北海道、新加坡+印尼、蘇格蘭+倫敦。

位在北海道二世古、結合溫泉旅館與包棟旅宿形式的「SHIGUCHI」。圖/葉怡蘭提...

一如以往,長年沉醉、書寫的風格旅宿之訪自是一大重點。年初專欄分享的京都町家宿之外,還有賞雪溫泉宿、島嶼resorts、山野度假Lodge、B&B以及城市酒店、歷史名宿都涵括。

而從行前尋以至行中體驗、再結合近年通盤觀察歸納,可以清晰領會,各類旅宿發展都有進化;然此之中,分外無可忽視是,獨門獨戶附帶廚房的公寓或包棟型旅宿從數量聲量、水準品質到型態樣貌之多元多樣皆大幅升揚。

這崛起之勢早在多年前便已見端倪。

自近二十年前起便開始將此類住宿地納入我的旅館探訪與研究範疇的我,格外近距離眼見身歷、深刻體會這盛行原因:

不只在於這宛若住宅一般的場域所創造的、如家如歸的安頓溫馨,重點更在於所附設的廚房,得能市場裡採買回來當爐自炊,不僅零距離貼近在地食材之惠,三餐吃得更合心合味,更能從食到住、盡享徹底融入在地生活的踏實之樂……在這飲食與風土食材蔚成顯學、下廚做菜成為享樂與自我實現之道的年代,理所當然風起雲湧。

影響所及,從早期為因應撙節預算或長期停留旅人之需的多半儉樸基本,漸漸繁衍出多樣形式、也更展現在地面貌,歷史建物、傳統民居、鄉野農舍等都有跨足。

期間,Airbnb的問世無疑可居一大推波助瀾之功:藉由網路共享機制,吸引大量關注和投入——雖說很快就偏離最原始的居宅分享交流初衷、成為另一大型訂房平台,但以民宿與獨立度假屋為主力的房源仍為一大特色,也使此種旅遊方式逐步普及且深入人心。

漸漸地,全球各地從西方到亞洲,從都會大城、古都舊城、村鄉小鎮到山之巔、水之湄、林之野全面遍地開花,出租條件也從昔年的往往多以周為單位、進一步也接受單夜或兩夜訂房;到得近年,甚至與專業旅館間的界線也一步步模糊混同:

最鮮明之例是不少既有旅館甚至大型連鎖集團的一一跨界,或另闢樓層、或增設分館或園區,拉高客房面積與規格,涵納廚房、起居室、臥室浴室洗衣間等多重空間;優點是專業者的加入,從設計設備設施之大小細節、以至經營管理等都更精緻妥貼,還可同享旅館本身的餐飲與服務,大受歡迎。

促使業者隨之紛紛奮勇往頂級高檔邁進,立地環境與景觀之絕、風格之獨特華美、格局陳設之細膩入微,都越來越能與原本的頂尖旅館一較高下。

這裡頭,讓我尤為玩味是,日本溫泉旅館的加入行列。

話說以往,設於本館之外、獨門獨戶獨院的「離れ」原就是過去二十年來各家競相升級的當紅客室類型,在這新一代流風下,獨門獨院還不夠,更繼續往上晉級加碼完備廚房,全面挑戰過往日本旅館素負盛名沿承長久的「一泊二食」、與全天候近身照料無微不至的心意「款待」傳統。

今年初,我便入住了全新落成話題之作:位在北海道二世古深山間的「SHIGUCHI」。

此是當地溫泉名宿「坐忘林」的進階之作,以從福島會津移來一棟棟超過一百五十年歲的古民家打造而成,每一棟都如完整家宅般,有起居室、餐廳、廚房、主臥、次臥、浴室、半露天溫泉池、燒柴壁爐;古早農家建築與現代居家形構相交融,氣韻則是更勝坐忘林的意境高遠、雍雅拔俗。

身在此中,既能坐擁日式溫泉旅宿的意趣,卻又能靜享自得自在自炊自食的生活之樂,陶然舒坦宛若歸家……不,更勝歸家。

葉怡蘭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