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寂人甜食:追求頃刻之美

聯合新聞網 于國華

微有雨風的基隆正濱漁港,彩色屋顯得色調柔潤。港邊上幾家咖啡廳很吸引人,而我走回中正路、找到生魚店,旁邊門旁的「寂人甜食」招牌亮著。這才是我偏愛的小店。順著舊階梯往上,剛有點喘就抵達三樓。

「肉鬆焙茶鹹蛋黃巴斯克」巧妙搭配多種食材。圖/于國華提供

店裡陳設簡單,鬆擺著幾組桌椅,漆面斑剝;疏落的植物裝飾,有綠有枯。一面深棕色木板隔間後方,是老闆林曾偉的甜點廚房。

林曾偉以前是公務員,十多年前夢想和朋友合開咖啡館,開始自學甜點製作。那間夢想咖啡店沒開成,反而甜點做出興趣,他辭去公職,在網路銷售甜點;五年前來到正濱漁港開店。

寂人甜食老闆林曾偉喜歡製作口味多重的創意甜點。圖/于國華提供

陸續到訪幾次,總會看到老闆推出創新口味。一款令我匪夷所思的「肉鬆焙茶鹹蛋黃巴斯克」,源頭是林曾偉很喜歡的鹹蛋黃巴斯克乳酪;但他要求自己每款蛋糕至少四種口味,經過多種食材的試驗,最佳組合是加入日本焙茶調和鹹味,最後在表面鋪上肉鬆呼應蛋黃。天南地北的口味,就這樣合成了一道創新風味。

另一款「花生米蘇覆盆子巧克力」蛋糕,細緻的基隆老店花生醬融入慕斯,墊入微酸的覆盆子果凍區隔,下方以巧克力布朗尼做基底。於是,從上到下分布著柔彈溼軟等不同口感,花生香味明顯而淡雅。另一款「青花椒巧克力鐵觀音乳酪」則是一口一風情,不同的味覺觸動,像五彩煙火輪流迸放的色彩。

「花生米蘇覆盆子巧克力」融合不同的口感和口味。圖/于國華提供

靈感都來自哪裡?季節變幻、獨特風景,都可以是題材,有時單純試著混搭口味。林曾偉笑說,曾經突發奇想,和生成式AI討論食譜,例如問ChatGPT:「奶油可以加辣椒嗎?」這類奇怪問題。有時AI會給出奇特建議,但畢竟AI沒有味覺,口感是人類天賦,還是要自己動手做出來判斷好壞。

「青花椒巧克力鐵觀音乳酪」口味變化繽紛。圖/于國華提供

甜食店收入不夠維持生活,近來寂人甜食只有周末和假日營業,林曾偉平常還要打工賺生活費。小店請不起員工,有一回我在寂人甜食遇到老闆父母來幫忙。那天滿座,林媽媽點餐收帳、林爸爸端茶送餐,遞到我面前的蛋糕,有著比乳酪更厚重的人情味。

寂人甜食的「寂」,來自林曾偉對於日本「侘寂」美學的推崇,在不完美和頃刻即逝或歲月滄桑裡追求美感體驗。他也喜歡花藝,各種花材搭配到美感的極致,就是盛繁走向凋零的起點。

坐在店裡望向窗外,漁港以煙雨濛濛的滄桑回應我的注視。碟子裡蛋糕的容顏,是即將入食前的最後華麗。侘寂絕不是消極,而是生命力的積極展現,即使徒勞也要奮力綻放。在寂人甜食的蛋糕裡,也在正濱漁港溼鹹的空氣中,我感受到一股沈靜的力量正在甦醒。

于國華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