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編輯人黃威融:身為創意人,平淡平凡平常是最大的罪惡

聯合新聞網 楊偉成
黃威融大學其實主修哲學,但想創辦刊物的熱情早在那時便已萌芽。 圖/吳致碩拍攝

若有在關心藝文或雜誌領域,你必然對黃威融這個名字不陌生。以「黃總編」之名走跳江湖的他,大學其實主修哲學,但想創辦刊物的熱情早在那時便已萌芽,和一眾志同道合的朋友認真投入校園刊物編輯,那大概是他後來與馬世芳、姚瑞中、許允斌、陳光達四位好友集體出版《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的濫觴。

黃威融畢業後是90年代初期,他加入廣告公司擔任文案,之後在《數位時代》創刊總編輯詹偉雄的延攬下正式投身雜誌業。《Shopping Design》和《小日子》這兩本對美學和生活影響深遠的刊物都出自黃威融之手,如今他成為活躍於文化圈的自由工作者。《500輯》邀請這位讓不少後輩瞻仰的風格大叔,分享屬於他自己的質青時代。

500輯:請描述一下25歲的你過著怎樣的生活?

黃威融(以下簡稱黃):我是五年級後半,25歲時剛出社會,第一份工作是在廣告公司當文案,那是台灣廣告業最後的輝煌盛世。非常感謝那段工作經驗,它打開我的眼界。

500輯:那時候啟蒙你的人事物為何?

黃:我第一份工作的直屬老闆,是意識形態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許舜英小姐。事隔多年,她對我在創意發想的啟發、跨領域知識的追求以及客戶需求的判斷,影響至今。

500輯:25歲的你如何看待挫折與失敗? 

黃:年輕時在廣告公司上班的我,容易沉不住氣,幾個案子的失敗就選擇逃避,後來去寫書,再來編雜誌,慢慢接受失敗是人生的一大部分。我比較不愛看籃球,喜歡棒球,因為棒球的打擊率三成就很厲害。

500輯:你想對那個時候的自己說什麼?

黃:不要急著一出手的首張專輯就成為史上五百大經典,成為年度最佳新人前十大就很可以。創作是一生的事,不要著急還沒被紅白歌唱大賽邀請,要追求的是這輩子上很多次紅白。

500輯:確定自己要成為編輯的契機是什麼?

黃:36歲那年、2004年雅典奧運,那個夏天詹偉雄大哥邀請我策劃主編一本棒球書(很少人記得,那本書賣得很差)。作的過程,他看到我的一些才能,邀請我到《數位時代》雜誌上班,從此正式展開我的編輯職業生涯。

長年鍾情雜誌編排構成的他,在社群上拆解分析由UNIQLO全球創意總監木下孝浩領軍...

500輯:實踐理想的過程有付出什麼代價嗎?

黃:最大的代價是跟感情很好的朋友吵架翻臉不聯絡很多年。1998年我和四位好友集體創作了《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作品出版後,我們花了好幾年才重修舊好。因為有這段親身體驗,後來我採訪搖滾樂團非常受用,因為每個樂團都存在各式各樣的爭執。

500輯:身在這個時代,你覺得究竟要為什麼而努力?

黃:為了自己在意的事努力,為了你不去做可能就不會有人去做的事努力。我這樣的邏輯,不建議給想當公務員和渴望穩定生活的人參考,身為創意人,平淡平凡平常是最大的罪惡。

500輯:你認為的質感青年是什麼?會給正在努力實踐自我的青年什麼建議?

黃:質青會渴望知識,追求更好的生活質地,為了實現比較好的創作表現,願意忍受寂寞和別人的冷眼冷語。我常用這個比喻,想要拍電影的人,會不斷看世界上各個時代各個區域的作品,音樂創作者也是,文學寫作者也是,一定要大量吸收,不要認為自己是全世界的中心。

《Shopping Design》和《小日子》這兩本對美學和生活影響深遠的刊物都...

小檔案

黃威融

畢業於台大哲學系,2006年擔任《Shopping Design》創刊總編輯、2012年擔任《小日子 》創刊總編輯,2013年開始參與誠品書店刊物《提案 on the Desk》,現協助不同媒體和品牌提供編輯創意服務。曾以個人身分出版《旅行是一種生理需求》、《雜誌俱樂部招生中》、《中年大叔的20個生活偏見》等書籍。

質青時代 黃威融 詹偉雄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