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DF策展人林木材:相信紀錄片能讓人看到更廣闊的世界,解答人生的一些問題

聯合新聞網 小川林
大學時翹課翹到差點被退學的林木材,因一部電影改變了人生,此後一頭栽進紀錄片的世界...

2013年進入國家電影中心(現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籌辦「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的林木材,當年31歲,這是他第一份正職。大學時翹課翹到差點被退學的他,因一部電影改變了人生,此後一頭栽進紀錄片的世界,而這個興趣也成了他現在的工作。因疫情延宕一年,第十二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即將開跑,《500輯》邀請策展人林木材,與讀者分享分享他經歷過的質青時代。

500輯:請描述一下25歲的你是什麼樣的人,以及過著怎樣的生活?

林木材(以下簡稱林):25歲時我整整一年都在當兵,過著很不快樂的軍旅生活。當時我剛從藝術大學畢業就馬上進入封閉的環境,反差太大,只好邊讀《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邊排解苦悶。

500輯:當時啟蒙你的人事物為何?又是什麼時候開始接觸紀錄片?

林:我的啟蒙比較早,大概是20歲。大學時念的是企管系,因為沒興趣所以一直翹課,翹到差點被退學。後來我上台北考轉學考時,順道去西門町看了《新天堂樂園》,才知道原來電影不是只有好萊塢那種。轉學考沒上,卻發現自己對電影有興趣,開始狂K電影相關的書,甚至還帶到課堂上看。

當時常去剛成立的高雄市電影圖書館找錄影帶來看,有次看到吳乙峰導演1990年拍的《月亮的小孩》,片長60分鐘我哭了40分鐘,而且是崩潰地哭。那是一部拍攝白化症者被歧視的紀錄片,我當時不曉得為何只是看個電影,就可以有那麼強烈的感受。我在片中發現社會對他們的歧視其實是結構性的,也才發現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是什麼,我好像就是那個不表態、不發聲、冷眼旁觀的人,這是我崩潰的原因。

當時的我想,如果紀錄片可以讓像我這樣的人改變想法,應該也有力量去改變其他人。後來我更大量看紀錄片,還在學校弄了電影社,研究所直接考藝術大學,也開始寫影評。

林木材說,如果紀錄片可以讓像我這樣的人改變想法,應該也有力量去改變其他人。 圖/...

500輯:接手TIDF多年,讓你繼續推廣紀錄片、策劃紀錄片影展的動力是什麼?

林:其實就是前述的觀影經驗,因為自己被啟發,所以開始相信電影或許可以解答人生的一些問題,或是讓人看到更廣闊的世界。我本來只是個影迷,但總覺得不滿足、想要做更多,相對於劇情片,紀錄片這塊不管是論述、史料爬梳、策展等仍有很大的空白,有許多需要努力、也可以努力的事情。

500輯:從影評人到策展人到紀錄片導演,你在不同身分下看待「紀錄片」的方式是否也會不一樣?

林:寫影評最單純,以前走火入魔時可能會在看電影當下就想著要怎麼批判它,但有經驗後就可以很直觀地看完,再去分析觀後的感受,用理性來分析感性。策展比較像是藉由影片把理念擴散出去;導演則讓我體驗到製作一部片的過程。對我來說,導演比前兩者更難,因為它需要有資源、有大量的精力和時間,而且不一定做得好。但也因為有了導演經驗,讓我後來可以更寬容地看待許多作品。

對於紀錄片,林木材分享以前走火入魔時可能會在看的當下就想著要怎麼批判它,但有經驗...

500輯:TIDF跟台灣其他影展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林:TIDF籌備時間比其他影展長了一倍,也因為兩年的時間跨度,可以讓策展團隊沉澱下來,思考這兩年來對世界的感受是什麼,再從這個感受出發去策劃影展。有人說TIDF是個「很紀錄片」的紀錄片影展,很hardcore、很硬,也可能比較激進,不管是形式上或內容上。我們會試著把紀錄片的光譜拉大,試著去顛覆觀眾的想法,讓觀眾可以藉由影片思考自己身處的時代與所在,因此影展會放「很紀錄片」的紀錄片,以及「很不紀錄片」的紀錄片,甚至還會有劇情片。

500輯:TIDF去年因疫情而停辦,從停辦到延辦的這段期間,有遇到什麼困難嗎?

林:去年宣布延辦後,我的概念是把它們都冰到冰箱,一年後解凍再看看它們有沒有壞掉。這對作品和影展來說都是考驗,但目前為止我不覺得它們有壞掉,反而是更有味道。人們經歷了這麼大的劫難,現在回頭去看這些紀錄片,或許更能發現哪些東西才是真正珍貴的,我希望觀眾也可以意識到這點。

TIDF去年因疫情而停辦,對林木材來說,就像是把它們都冰到冰箱,一年後解凍再看看...

500輯:如果只能推薦一個單元給讀者,你會推薦哪個單元,為什麼?

林:焦點影人弗柯・克普(Volker KOEPP),可能全台灣看過他影片的人不超過20個。他75歲了,從60年代一直拍到現在,也因出身東德,可以說他一直是從邊陲來看待中心的,我覺得這個視角跟台灣很像。比如他拍的「布蘭登堡三部曲」,講述東德某小鎮裡燒磚塊的工人,在柏林圍牆倒塌、東西德勢必得統一後,東德的錢成了西德的,通貨大膨脹,於是這些工人拿出鈔票,一把火把它燒掉。導演很深入地拍出了人在面臨重大轉折時,個體的情感和反應是怎樣的。弗柯・克普越早期的越精彩,且當時這些都被列為禁片。


500輯:身在這個時代,你覺得究竟要為什麼而努力?

林:為開創新時代而努力。你不努力的話就是時代開創你,你努力的話就是你開創時代;當然不努力也沒關係,活下去就好。

500輯:會給這個時代下,25歲左右、正在努力實踐自我的青年什麼建議?

林:假設你想從事比較不主流的行業,但父母不支持、經濟條件也不允許的話該怎麼做?我覺得像我從事紀錄片工作沒有餓死,是因為這個行業、這個生態系仍然存在,當然它可以容納的人只有少數。有志的人可以先鍛鍊自己,當你有辦法擠進這個專業的生態系,就可以活下來了,雖然它不能讓你賺很多錢,但你可以靠它過活,並且在裡頭做自己喜歡的事。

林木材說,你不努力的話就是時代開創你,你努力的話就是你開創時代;當然不努力也沒關...

林木材

1981年出生,畢業於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管理所,從事紀錄片評論與推廣、策展等相關工作。文章散見網路與報章,曾走訪多個國際紀錄片影展並擔任評審,著有《景框之外:台灣紀錄片群像》一書。目前為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策展人、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選片人。

第十二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

2021/4/30(五)至5/9(日),場次與購票資訊請見TIDF官方網站

◎ 責任編輯:翁家德

質青時代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策展人 林木材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