嘖嘖創辦人徐震:看完就忘了吧!跳脫別人的故事,別被框架給迷惑
10年前,群眾募資在台灣仍像點點星火,如今卻以燎原之姿成為必爭紅海,撼動電商市場。歐美群募行之有年,2010年一項「iPod nano腕錶」募資專案,在KickStarter上掀起波瀾,不僅洞悉消費者需求,更點燃設計人的群募夢想。台灣第一個群眾募資平台「嘖嘖zeczec」誕生於2011年,由當時身在倫敦擔任建築設計師的徐震與一群好友共同創立。邁入第10個年頭,他依然是那個愛看漫畫的創意人、喜歡輔助夢想成真的參與者,而平台悄然壯大,並逐步優化機制,迎來下一個屬於新世代的群募市場。《500輯》邀請創辦人徐震,分享屬於他的質青時代。
500輯:請描述25歲以前的你是什麼樣的人,過著怎樣的生活?
徐震(以下簡稱徐):我以前算是比較乖的人,好像我現在很不乖一樣(笑)。在台灣教育體系下,你一定會追求成為一個好學生,希望自己程度變好、考上好學校。從小我就是想比較多的人,會覺得自己有點小聰明,想要叛逆當不一樣的人,但是總體來說,你可以感受到成為被社會認定的好學生、好孩子,其實誘因很大,因為當你成為這樣的人,自然而然可以擁有一些小特權,譬如說爸媽不會對自己太嚴厲、可以躲過老師的懲罰等,在誘因很大的情況下,你就算想當不一樣的小孩,有時也只是在腦子裡想想,不太有執行力。
我從成大建築畢業、當完兵之後,設計人對海外環境其實很嚮往,就選擇去英國倫敦大學(UCL)Bartlett建築學院唸碩士,算是當地有點知名度的學校,因此很幸運在畢業後,25歲那一年可以靠這份學歷,應徵到當地的都市設計師職位。當時遭逢2008年金融海嘯,報紙求職欄從兩、三版腰斬到1/4版,公司幾乎都在縮編,很多同期同學因為不是本地人,辦簽證比較麻煩,陸陸續續離開。我很幸運,公司本身是黎巴嫩體系的中東公司,所以衝擊不大,一待就是5年,從菜鳥做到資深。
在倫敦這5年,我覺得自己很像里長伯,因為你待得夠久了,我的朋友開始會傳訊息給我:「我的表弟要去倫敦念書了,可以認識你嗎?」、「我的同學要去英國打工留學,可以跟他聊一聊,給一些建議嗎?」生活中不再只有建築圈的朋友,因此擴展了倫敦社交圈,也透過這樣的身份,認識很多不同領域的人,我好奇他們的工作內容、成就感來源與生活,這件事跟後來的創業有很大的關聯。因為從唸書到出來找第一份工作時,很容易被人生設定給綑綁,會因為所讀科系,直覺認為這一生就長這個樣子,當時才開始覺得我的生活不只有建築,也有其他可能性,後來在2011年創立「嘖嘖zeczec」。
25歲以前的我沒有真正接觸社會,對於世界的想像很扁平,最大的改變就是我離開了學校,離開台灣這片土地前往英國唸書與工作,當你主動探索世界的時候,沒有人告訴你規則,沒有人跟你說怎麼做會得到好處或懲罰,會比較容易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500輯:那時候影響你最深的人事物?
徐:認識我的人都知道就是「漫畫」,我是一個很愛看漫畫的人,看漫畫的量大又雜。
我並不是一個有恆心毅力的人,但是爸爸在我大學時曾告訴我應該成為那樣的人,他說他從17歲至今52年來天天寫日記,反問我有沒有這樣的習慣,我就很無賴地回他:「有啊,我天天看漫畫。」雖然說這一、兩年太忙碌,開始會有某一天沒看到漫畫,但至少那個當下,不要說17歲,我從12歲開始就天天看漫畫。
為什麼這麼愛看漫畫?因為我發現自己對於「雜」這件事充滿好奇心,漫畫裡面會談到不同主題、故事、職業、生活,有古代、未來等各種設定,我幾乎沒有固定偏好,什麼主題都喜歡,只要想得到的類型我都看,因為我喜歡看故事。
另一方面,我也很喜歡認識原本不知道的新知識與文化。現在想起來我真的有很多知識是從漫畫學來的,雖然對大家來說那不是最有效率的學習方法,因為你可能要看30集,才知道一點點粗淺的烘焙、調酒等知識,但對我來說這種包裹知識,一來很容易記住,二來是能夠輕鬆認識其他生活經驗的機會。
記得詹宏志先生曾經在書裡說過:「也許只有『旅行』與『讀書』,能讓我們擁有超過一個人生。」人一生只能活一次,當你不那麼甘心於自己單一扁平的人生經驗,可以透過這樣的形式去認識其他人,雖然漫畫沒有像閱讀和旅行聽起來那麼有氣質,但這是我年少至今一直在做的事。
500輯:28歲創立「嘖嘖zeczec」,當時願意跳脫原有舒適圈,進入剛興起的群眾集資的關鍵是什麼?
徐:我其實從小就發現一件事情:我很適合做別人的助理。因為我是一個「貪多嚼不爛」的人,是什麼都想學、都想會一點的人,但一直沒有很強的貫徹力想把其中一個領域的能力打磨到極致,有點像玩RPG遊戲裡面的能力數值或雷達圖,唸建築時,發現身旁這些人的共通現象是會在設計、靈感這方面很極致,但是對雜務、與人相處等其他事情上,就會相對比較弱、注意力不那麼強或興致不高,但我屬於通通都60分,沒有任何一項特別突出的人。
所以大概27、28歲時,在這個領域工作2、3年後,開始意識到很可能終其一生是一個70分的設計師,因為我缺了咬牙突破創作掙扎的那種毅力與精神,以前會羨慕有那樣的精神的人,一直反思自己是不是很糟,但是後來想一想,人就是要接受自己,理解自己想要什麼生活,而我的個性就是如此,能不能用我的個性來做些什麼?後來發現,我很適合去和其他人組合,他們能夠盡情發揮,其他不足的地方我來補足,至少我可以讓其他面向都有60分,譬如不會因為你不喜歡交朋友,導致事業遇到困境。
我從小就發現這件事,可是內心也很矛盾。當你小時候成績很好,各方面受到社會肯定時,你一定希望自己有一點成績證明自己。但是「助理」兩個字,表面上聽起來就像你永遠是個第二、第三,甚至第四、第五順位的角色,不會是主角,不會是舞台上被大家注視的那個人。還沒有真正長大以前,對這件事一定有點不甘心,所以我一直逃避這個想法,想要找到自己喜歡的領域,相信自己也可以打磨出一個很誇張的能力數值。
所以我常跟別人說,自己是幸運的人,在建築界發現自己是70分建築設計師的那一刻,我就和群眾集資相遇,結果意外發現在裡面我可以當很多人的助理,很完美。在群眾募資裡,我不是這些專案的執行者、主事者,我是他們的輔助者,我透過輔助他們擁有自己的事業,這可能是我人生中最幸運的一件事。
這些是事後思考歸納出來的脈絡,但是當下促使我進入群眾募資的動力,還是身旁的朋友。想要做群眾集資,其實是一群身在倫敦的台灣朋友一起想到的,大家都是設計背景,看到國外有Kickstarter、Indiegogo這些平台協助創意人創業,我們就想台灣市場有沒有可能?就是這麼單純,誤打誤撞,跟一群沒有創過業、對數位科技也不那麼熟悉的朋友,你一言我一語就搭出了這個群眾集資平台。後來回台灣,很多朋友從英國回來也陸續加入團隊,進入群眾集資的關鍵,真的是因為有朋友相伴,大家一起對這件事有期許才會誕生。
剛開始群眾集資出現時,非商品的專案比較多,直到2010年Kickstarter有一個知名專案「iPod nano錶帶」,在那個年代籌到90幾萬美金,等於將近3000萬台幣,為整個市場投下震撼彈,原來一個idea可以讓這麼多人願意預先支付這筆錢支持,我覺得那是整個群眾集資的起點,至今會看到這麼多商品都是啟蒙於這個專案。
500輯:過往的所學與經歷,在這條路上帶給了你什麼?
徐:某種程度上,建築是一個腦袋很衝突的學科,有訴諸感受、偏向藝術家的那一面,也有必須符合法規、建造結構、力學的這一面,你常會感覺到自己是理組、文組都要唸的科系,這對我有蠻大的影響,當我想決定事情時,不會輕易成為一個純感性或純理性的人,與其說它帶給我什麼東西,不如說它形塑了我的個性。
隨著年紀增長,有些人會為自己的個性下定論,相信自己一生的個性都不會變,我們常聽到「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句話,但我相信大家都不是這樣的人。人的理性、感性是一個成分,當你想讓建築物美一點,你可以在感性上拉高一些,在理性上犧牲一點;當標的物是空間需求不能出錯的醫院,就要拉高一點理性,降低一些感性。
求學經歷中,你所創作的每樣東西或決策,都要適度調整理性、感性的比例,這件事能夠幫助我與不同類型的人合作,畢竟在群眾募資裡什麼領域的人都有,總是能夠藉由與他們交流,知道今天的我是多少成分的理性與感性。
500輯:20世代的你與現在的你,看待與消化挫折的方式,有什麼不一樣?
徐:20幾歲的自己,上面永遠都有人,天塌下來,小時候有爸媽扛著,長大有資深同事與主管扛著,突然有一天,頭皮直接碰觸到天了,你才意識到自己要扛著。以前會想找到誰必須為這件事負責,很在意誰做錯了什麼,又是什麼原因導致挫折,現在都不用想了,挫折都是自己搞的。現在消化挫折的時間很短,你要急著找到能夠調適因應的方式,不像以前可以花很多時間去抱怨、責怪,試圖讓自己好過一些。
所以我覺得現代教育中應該要有一門課,是當我們沒有辦法責怪、抱怨別人,同時失去消化挫折的時間與空間的時候,人的心理健康必須要被照顧,我發現身旁很多創業的朋友都有相同問題,你覺得很成功的人或許並不快樂。大概從一、兩年前我開始意識到這件事,在衝刺事業、努力證明自己的過程中,其實所受到的挫折正在慢慢侵蝕內心。
我做的第一步,是先想想我自己作為一個人,與我正在做的事,在某種程度上要成為兩個不同個體。事業有它想要的,而我身為個人時也有想要的,這兩件事情盡可能獨立開來,這是我最近對自己的理解。我也會和專業諮商、前輩及朋友聊聊,閱讀與決策思考、心理方面相關的書,我對自己的認知是喜歡與人相處、和一群很棒的人認識、與有創意的夥伴一起工作,事業則可能想要成長、越來越賺錢、更有社會影響力、貫徹群眾集資的價值等,兩者會有相似與相異之處。以前會把事業想要的當成自己想要的,但其實不見得,事業已經不單純是我自己的,它由很多人一起共創,當中有很多提案人、贊助人參與,是相當巨大的生命體,所以應該有它獨立的思考角度,而我可以成為其中一個參與者去努力。
500輯:嘖嘖即將邁入10年,平台上逾3600計畫數中有成功、也有失敗,這件事帶給你什麼改變?
徐:以計畫角度來說,最令我深刻感受的,就是「失敗為成功之母」原來是真的。小時候總會聽到要從挫折中學習,他們會把人生中的小挫折、小難關拿出來說「以前我也很苦,現在我會成功就是熬過來的」你會覺得聽起來很空泛,像成功者的風涼話,向失敗學習到底是什麼意思,到底要學什麼?
我因為「嘖嘖zeczec」認識很多提案人,有些人可能因為產品設計出狀況、行銷市場定位不準確、成本掌控不好等諸多原因,在群眾集資過程中表現不理想,甚至沒有達標,因此放棄創作品、放棄事業;但也有一些提案人收下群眾的反饋,回去好好思考,做出調整與改變,再藉由下一次提案獲得數以倍計的成果。這些都讓人覺得原來在一個理想的專案背後,真的可能是數次失敗累積而來。
500輯:一次性集資到訂閱式專案,從一般商品到社會議題,群眾募資有哪些趨勢正在成形中?
徐:這可能跟我自己的性格有點關係,不敢說是趨勢,我對群眾募資的期許,就是應該探索更多新領域。比方說3年前群眾集資出現第一張床墊,或美食名店販售獨家料理包,像這些食衣住行的東西,以前可能會覺得好吃的老饕店就是要走到巷口享受,但也許老闆是可以將這個美味帶往其他地方去。
相對於比較穩定而有規模的電商來說,群眾集資比較像貪心的冒險家,要去嘗試挖掘這些還沒有來到網路商務世界裡的事情,不管是活動、產品,或精神面的創作、支持冒險,探索大家想像不到卻可以實現的idea,這是我們應該要做的。
500輯:會給正在努力實踐自我的青年什麼建議?
徐:我的建議是看完這一篇採訪,就忘了吧。在這個時代,我們盡量不要透過別人的故事,來思考自己的人生。成功真的很難複製,如果有機會訪問當代創業家的成功元素,10個有7個會提到「運氣」,因為有太多事情彷彿以「或然率」的形式發生在生命與創業旅程裡,這個東西是一旦缺了它,你就沒有機會將事業做到一定成績,既然是個機率,就不一定會出現在你的生命裡,所以看待成功者的故事要小心。我也不覺得自己的故事是成功者的故事,所以大家可以看看就好,如果想從故事裡找到讓自己得到某種成績的方法,會很危險。
另一方面,看這些故事難免會質疑自己。就像我小時候會覺得大家都很執著,願意燃燒自己完成創作,或者要早睡早起,有恆心紀律才能成功,如果我不是這樣的人,是不是就會被成功的定義拋下,又或者當助理好像有點哀傷,我也好想當舞台上的人。所以盡量跳脫故事,不要被框架給迷惑,並沒有一定要當舞台上的人,人生才是快樂的。看完就忘了吧,而且我也還在摸索中,千萬不要以為走我的路就會自在快樂。
徐震
1982年生,12歲熱衷漫畫至今,畢業於倫敦大學Bartlett建築學院,曾在倫敦擔任5年都市設計師,2011年與一群同樣在倫敦求學工作的台灣設計人創立「嘖嘖zeczec」群眾集資平台,上線邁入10年,協助逾2,700個計畫成功,累積募資金額突破46億。
特別感謝:GinGin Coffee Company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