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初代時尚部落客到流量管理締造者 廖亨利打造時尚圈的網紅王國

聯合新聞網 採訪/錢欽青、袁世珮 文/袁世珮

創業12年擁三家公司,廖亨利(Henry Liao)是社群時代的弄潮兒,在他台大財金系的同學們奮鬥於投資銀行、私募基金之間時,他帶著網紅莫莉活躍社群平台,攪動著網紅經濟。

廖亨利說:「我認為自己最大的差異點是,我是非常想扭轉人生的人。」從第一代時尚部落客,旁觀著時尚起落,到領著KOL軍團進入時尚,年紀輕輕的他相信網路的力量,在其上打造KOL王國。

廖亨利原是第一代時尚部落客,如今領軍打造KOL王國。記者吳致碩/攝影

媽媽、姊姊和我

廖亨利旗下擁有AHA、Mouggan和大於三等三家公司,但他最外顯的身份是時尚KOL莫莉的經紀人。莫莉的IG有超過70萬人追蹤,在流量為王的時代,兩人就是贏家組合。

怎麼開始的呢?廖亨利想想:「我是在一個純女性的環境中長大的。」從小,爺爺和爸爸在外地工作,家裡就是阿嬤、姑嬸、媽媽和姊姊,他七歲時,父母離異且不在身邊,小姊弟被迫快速長大,「你要很會看臉色,畢竟真正保護你的那個人不在這。」

他總是跟在姊姊後面跑,什麼都聽姊姊的,姊姊高中創法文社、更進了輔大法文系,他隔一年考上台大財務金融系,自台中北上和姊姊一起租屋。當姊姊對法國、對時尚產生興趣時,他也跟上了。

進台大,是為了讓母親驕傲,這又給廖亨利帶來壓力:「因為家裡追求夢想的是姊姊,我必須是那個追求現實的人,總得有人負責符合家人的期望。」這樣的壓力也讓他出社會後更有抗壓性,面對挫折,不敢意氣用事。

廖亨利實踐「時尚即商業」。記者吳致碩/攝影

不一樣的台大人

但是,廖亨利對學校完全沒興趣,到大三時快唸不下去了。那個暑假,同學們開始找實習,去摩根史坦利的、去哪家投顧銀行的,月薪動輒20萬,可是他說:「那不是我想要的,我怎麼辦?我當時聽到一句話,人生要轉彎,一定來得及。」

其實他大一就去實踐進修部學服裝設計課程,因為一直以為時尚等於服裝設計師,結果光是服裝畫,就讓他發現設計師是速成不來的。大三暑假,他拿出打工和獎學金存的30萬元,去英國的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暑期學校。

整個課程他收獲最大的是老師的一席話。他跟老師說:「我是學財金的,我只是來這邊追夢,回去就會乖乖地面對現實。」結果老師花了一小時告訴他時尚產業的組成,「有商業頭腦的人才是時尚真正的核心,fashion的一切就是business。你現在沒有的是門票。」

廖亨利茅塞頓開:「原來我靠大學所學,說不定也可以在時尚裡有一席之地。」接下來,他要找那張「門票」,那是12年前,國際間出現第一代fashion blogger,他也愛寫作、會分析、喜歡攝影,再結合對時尚的興趣,他要加入台灣第一波時尚部落客的浪潮。

結果姊姊也想寫,於是就在他從倫敦回來一周後,21歲的他和姊姊成立HxxA網站,H是他Henry,A是姊姊Anais,兩人在這時尚風格平台上分享生活與穿搭。

逐漸被看到,一個美國的快時尚服裝品牌來信邀約,每月贊助一萬台幣(300美金)的服裝,請兩人拍照、分享。當時他打工、接家教,月入不過18000元,他想:「這是不是一張門票呢?」

又因為這件事吸引到雜誌報導,再因報導被精品圈看見,邀約上門,LV 等各種精品活動開始出現這對姊弟檔,他們成為台灣第一代時尚部落客。

廖亨利(右)與姊姊前進時裝周。圖/AHA提供
廖亨利相信網路的力量,打造KOL王國。記者吳致碩/攝影
廖亨利(左)與姊姊Anais曾是時尚圈知名姊弟檔。圖/AHA提供

不只是業配

那時的「業配」,只是廠商找部落客貼文,偏偏廖亨利想得不止於此,他拿出做學問的精神,條列式詢問客戶產業、品牌、定位、賣點,卻發現對方說不出來。於是他便和品牌深聊一番,竟然延伸替客戶發展出branding plan(品牌定位)。

姊弟倆決定乾脆做業配上游的工作,廖亨利說:「他們想找部落客合作,我就來幫他們做這之前該做的策略和定位。」HxxA幫品牌定位,也發包發部落客,幫忙做媒體活動。

同時間,姊弟倆也在一間德國電商台灣辦公室的攝影棚工作,他是造型師助理,姊姊是攝影棚管理,他每天要熨燙一百套造型。這個工作累積廖亨利的製作經驗,建立攝影師、模特、造型師與品牌的人脈,在老外決定撤離台灣時,他即自行創業,與姊姊創立AHA品牌顧問公司。為此,廖亨利延畢一年。

後來,姊姊決定離開台灣,一個星期後去了倫敦。「完蛋。當時我們的特色就是精品圈有一對姊弟,我跟她站在一起才是fashion。」廖亨利說,自己可以跟客戶應對,但如果要站出來,兩個人才是完整的,於是他將公司直接轉型為幕後,專心做品牌顧問。

有一天,一筆中國500萬元的大案子上門,競爭對手是日本拍過無印良品的團隊。

於是26歲的年輕人,花了三個月,一天只睡三小時,每天寫提案交給客戶,然後收到一波波攻擊:「這東西像狗一樣爛,你這個廣告計畫撐不起我們兩億人民幣的業績。」被罵得太慘的時候,他也會想:「我為什麼要這樣被你羞辱?」可是冷靜10分鐘,又想到已經號召了30人團隊,這些模特、攝影師這一年可能就等著這一筆大單,他要為他們熬過去。

總算案子到手,4、50箱的貨寄來,連續拍攝10天,每天10個小時起跳,中間陸續有人身體受不了退出。經歷三個月的提案磨難、10天不間斷拍攝製作、他說:「做完這個案子,我覺得我沒有任何事扛不過去。」

廖亨利相信網路的力量,密切觀察網路話語權的流向。記者吳致碩/攝影

網紅莫莉與經紀人亨利

那是2017年,莫莉也在這一年進入廖亨利的世界。

那時莫莉還在「大學生了沒」,小有名氣,但定位不明確,在廖亨利看來也非當時時尚產業喜歡的人選。可是思考一星期後,他想,莫莉當時IG有30萬粉絲,時尚產業的網紅浪潮也正在大洗牌,如果真的接下來好好做,說不定有機會。

莫莉成為廖亨利第一個簽約的藝人。當時很多人不解為何是她?他笑說,以前一直覺得「經紀人=保母」,但遇到有企圖心的莫莉,他各方面的資源都夠了,「我不會像是保母,更像是在打造一個個人IP。想像我是《超級名模生死鬥》的Tyra Banks在改造她。」

莫莉已開發出鮮明的高端時尚定位。圖/摘自莫莉IG

那時IG正要興起,廖亨利希望莫莉的時尚感是efforless的,要輕鬆、不經意,就拍了很多這樣的素材。但是IG上的反應不好,有一晚,兩人徹夜討論,莫莉說:「我不是那樣的人,我就是一個effort too much的人,改變真實的我,社群觀眾也不會喜歡。」

廖亨利獲得啟發,改換想法,當時尚圈都在講究effortless的時候,「effort too much(用力)」說不定可以成為莫莉的特色,「我想讓同樣也很努力扭轉人生的人,在莫莉這裡獲得共鳴。」一年,成功了,莫莉帶著全新的個人IP定位,開始有國際的代言和工作,出現在高端時尚的圈層。

一路走來,廖亨利與莫莉是時尚的靈魂夥伴。記者吳致碩/攝影

廖亨利跟著莫莉一起大膽投資,包括去時裝周,第一季非品牌主動邀約,但收獲更多。

最先是莫莉想去,廖亨利也想走闖看看這時尚的最高殿堂,於是一年兩次,每一次都投入很大的投資,可是時尚的形象更確立,所有的精品美妝品牌客戶都來了。

廖亨利26歲時認識莫莉,那一年是川普選美國總統,「這個時代是屬於敢講話的人,莫莉就是這樣的人。」不過他認為如今又回到了內斂時代,人們開始追求鬆弛感,莫莉也與時俱進跟著時代轉換自己。

看著莫莉扭轉人生之外,廖亨利自豪的是:「少有經紀公司可以陪著藝人跌倒,我覺得我永遠可以陪著相信我的人跌倒再站起來。」幾次的網路輿論危機,他陪著莫莉度過低谷,所有危機管理措施不是對外,而是對內,從論壇上印出36頁的網友留言,以螢光筆畫出值得參考的意見,和莫莉一起面對、有錯就改,他說:「她的心理素質很可以面對這一切,我覺得她會走很遠的。」

廖亨利(左)與莫莉前進時裝周。圖/AHA提供
莫莉的高端時尚IP已受精品業肯定。圖/摘自莫莉IG
莫莉是如今社群聲量最大的KOL之一。圖/摘自莫莉IG

網紅與藝人之別

在姊姊退出時尚部落客姊弟檔後,他在莫莉這裡找到願意跟他一起拚時尚的人,所以他對莫莉說:「認識妳,我的野心再也不孤單了。」

「我們在自己原本的平行時空裡打拼時,都是很孤單的,這真的很像談戀愛,我們的路徑一致,難以想像的契合。」廖亨利說,兩人都是頑強地想扭轉人生,如他,沒有資源、也絕沒有資本輸。

不知不覺中,廖亨利發現自己聚集一起的夥伴似乎都有這種特質,「都不是世俗標準下有愛的家庭長大的人,我們互相吸引,要在這裡創造扭轉人生的能量。」AHA後續又簽了作家Peter Su、大饅大力等共九組、13位藝人。在定位上,莫莉是高端時尚,大饅大力是「網路分享日常穿搭的始祖」,所以他又與兩人合創Mouggan服裝品牌。

廖亨利合作的網路日常穿搭 KOL大饅大力。圖/摘自大饅大力FB

很多人希望廖亨利再造一個莫莉,但他說:「top-tier的網紅是不可以複製的。」但第二梯隊可以,於是他又與友人合創「大於三」,協助更多的客戶與更多的網紅合作。

廖亨利從沒網紅走到有網紅的時代,看到網路造星的趨勢,12年前大學時就說過「我就是相信網路」,之後入行,明顯看到廣告預算從藝人、傳統媒體一路流向網路、網紅,是一場「影響力正在去中心化」的過程,甚至連頂級網紅話語權的時代都要過了,廣告主喜歡100個一萬粉絲的KOL,勝過一個百萬粉絲的KOL。「大於三」就是找話語權下放的那些人。

身為兩個網紅經紀公司的負責人,廖亨利要回應這個去話語權、去中心化的過程,他承認這件事很矛盾,「但我會帶著這群人一起下放話語權,協助這件事情發生,我們就會是這一連串過程的中心。」

同樣的,廖亨利不同意網紅與傳統藝人之間「有壁」,因為當好萊塢巨星都開始經營社群,代表網路的確重要,只要發展夠快、資本主義夠強,「銅牆鐵壁」並不存在,所有人都要經營網路。

但他也承認,藝人有作品,影響力無遠弗屆,網紅只是發一篇文,很難跟品牌的國外總部以一句話解釋他做過什麼。所以廖亨利也正與莫莉規畫是否再轉型回去當藝人,希望透過她的才華擴大作品可能性。

莫莉是廖亨利事業體重要的招牌。圖/摘自莫莉FB
廖亨利從沒網紅走到有網紅的時代,看到網路造星的趨勢。記者吳致碩/攝影

夢想中的那家旅店

34歲的廖亨利在這一行十多年了,他承認,當IG出現Reels時候,他感覺自己跟不上了。

他還是願意花時間研究其商業價值,只是花的時間比20歲時更多,「因為朋友們都進入人生下一階段,可是我還在搞社群,為了趕上年輕人。但我就算再願意跟上,也做不了一輩子,我終究是正在被淘汰。」

所以他在30歲時就設定要在35歲前創造出能做一輩子的工作,做到老死的最後那一秒,因此這一定要是他會很享受的工作。他開始嘗試,今年會開一個家具公司,這是他一個夢想的一部分。

「我的第一圈是我自己,第二圈就是朋友,第三圈是工作夥伴,家人離我很遠,朋友是我的chosen family。」廖亨利笑說:「我人生有一個畫面,我要有一棟樓,只要朋友們感到失落的時候,可以來這棟樓放空找人生。我給自己人生最後一秒的畫面就是開一間飯店。」

有點像他崇拜的設計師葉裕清那樣,設計一棟樓,賣給喜歡的朋友當鄰居一起住。他理想的這間精品飯店要在台北市中心,12個房間就好,有很好的餐廳、Lobby和服務。所以他要累積很多東西,要懂吃喝、懂服務,家具是第一步,開餐廳跟酒吧是第二步。

「到55歲時,我希望我的社交生活圈裡有那個飯店的畫面,我會把我的生活縮到一棟樓裡面。」一直相信虛擬網路世界力量的廖亨利想在那小而美的實體空間裡享受吃喝品味,「那樣的人性與體驗是AI時代無法取代的,我覺得我會很自在地到老死那一天。」

廖亨利希望未來有一間飯店,和最好的朋友在一起。記者吳致碩/攝影

廖亨利 莫莉 創業 時尚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