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生活】跨足商業設計和藝術創作,創作者王宗欣的心得分享
畢業於華梵大學美術系的王宗欣Cowper,是近年市場聲量高漲的跨界藝術家。雖然大學主修傳統水墨,但當時適逢網路開始盛行,逐漸模糊傳統的藝術界線,他大三便開始鍾情數位領域,憑藉自身對於美術方法論的掌握,熱衷學習coding(編碼)並研究程式和互動行為,在學期間即被動畫工作室簽成作家,大四整年都在連載網路動畫。
「雖然我有意想成為藝術家,但那個時候更在意的是如何讓作品和想法在網路上被更多人看到甚至產生互動。」這也呼應了Cowper創立的「dosomething studio」,跨足商業設計和藝術創作,在作品互動體驗的營造上更是為人稱道。2016年他受邀加入台北世大運品牌諮詢小組,隔年的賽事行銷風風火火;在三金典禮上的包裝動態設計,也翻新了大眾對於頒獎典禮的陳舊印象。
台灣藝術圈的奇異存在 創作路線的分進合擊
2011年,Cowper和策展人梁浩軒、平面設計師方序中等人聯手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共同策展「末.未2013-world is over?」,「我一直沒有進入藝廊體系,卻直接受邀進入美術館策畫議題展覽,回想起來算是自己不標準藝術生涯上的重要契機。」說不擔心最終的呈現成果太設計師本位那是騙人的,在創作論述的產製上,他特地向身為藝評家的大學教授討論。那次經驗之後,執行商業案件多年的他,眼光回歸創作和自身藝術喜好的連結。
Cowper坦言商業案裡的創作性終究有其局限,隨著年歲漸長,他對於藝術媒材的包容性越來越廣。和不少喜愛街頭潮流的年輕人一樣,日本裏原宿文化開啟他的收藏之路,尤其關注藝術家轉譯符號的過程,「像Kaws翻玩迪士尼的經典元素帶給我很大震撼,原來翻轉深植人心的icon這麼有趣。」這影響了Cowper的藝術創作路線,他結合神明和品牌信仰,如關公×APE、釋迦牟尼×Off-White,推出了被中國大陸稱為「潮流造神」的神像系列,不少人向他訂製收藏。而從學生時代便深耕的互動數位錄像也並行發展,繼續活化成長。
收藏像是貨幣流動 包浩斯影響藝術思考
他第一件收藏的藝術品,來自華裔旅美藝術家張容瑱的畫作,對方在一次live painting(現場繪畫)的場合以壓克力顏料完成作品,原本寄存在策展方的倉庫裡,Cowper看到照片後直覺想要收藏,「很喜歡這幅圖畫給我的情緒,未必精細卻十分療癒。」藝術家認為與其將其閒置,賣給有需要的人的確是更好的結果,這也是她人生第一件賣出的作品。既然自身也是藝術創作者,那麼看待收藏行為上是否有什麼特別想法?「由於也開始販售個人的作品,我會把得來的錢全部拿來買其他藝術家的創作,這像是貨幣流動,每個人都在花錢的時候大家都會富有。」Cowper相信好的東西應該被鼓勵,有人願意支持自己,那轉向購買喜愛的藝術再自然不過。
「在大眾的傳統思考裡,藝術收藏跳脫了基本需求,對我而言,包浩斯鬆動了這樣的認知。」來自德國的包浩斯學校提倡把藝術創作轉化成可被量產的物品,雖然力倡實用主義,但卻沒有停下對於美感的追求。「其實村上隆也一直提出類似的觀點,為什麼藝術家不能更像一位總監的身分制定好標準,讓工廠完成作品?」Cowper深知這是個爭論不休的話題,高價的珍稀手工作品絕對有存在的必要性,但若有朝一日藝術界能迎來更親民的訂價門檻,那麼收藏就不再是那麼遙遠的行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