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活化,創造城市新風景:嘉義市立美術館2020年9月開幕!
近年來各地政府積極進行都市更新,在文史團體的監督下,多鼓勵針對古蹟建物進行修復再造,活化空間之餘,也能藉由建築師的巧手,再現或再創建築的當代風華。甫於今年7月完工再造,座落於嘉義火車站斜對面的「嘉義市立美術館」,即是改造原日治時期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而來,原為販賣、貯藏酒類產品的倉庫,本體採鋼筋混凝土構成,是日本建築師梅澤捨次郎的作品,現臺南美術館(原警察署)、林百貨與臺北松山菸廠中庭也是出自他的手。
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為嘉義市定的古蹟,曾在2002年委託中原大學建築系薛琴教授針對整體古蹟作了全面性的背景調查研究,並於2007年由漢光建築事務所在進行修復再利用之工作報告書,2012年將古蹟修復完成。修復完成後,為了讓古蹟活化、帶動街廓再生,嘉義市政府再次委託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團隊,針對古蹟本體與附屬的三棟建築進行設計規劃,打造出全新的嘉義市立美術館,預計於2020年9月開幕。
從日據時代開始,阿里山的林業造就了嘉義木業發展的特色,菸酒公賣局鄰近即有重要的林務局、檜意森活村等,整座城市更有著「木都」的美名。為了延續古蹟的歷史意義,並延伸和在地的連結,黃明威建築師團隊以當代木構技術作為主要的設計技法,進行建築本體的規劃與興建。美術館以菸酒公賣局本體為核心,拆除過去作為警衛室的小建築,串連鄰近兩棟建物,以三連棟的概念作為美術館的建築本體。
外觀受到日治時期現代主義風格的影響,以簡潔明快化的幾何線條為主,以樓層與樓層之間的楣梁帶皆來強調立體、水平的延續,窗戶的設計也配置了獨特的韻律,包含高窗、中央觀景窗,與下方木頭百葉排氣窗,簡約有序的設計,呈現獨特的現代主義風格。「木構造的技術在近年不僅有長足的進步,更漸漸成為全球的主流。」黃明威表示,運用木構來補強原有的結構,不僅能減輕重量,以多層次實木結構積材工法(CLT)重塑的外牆,更能帶來建築內部冬暖夏涼的效果。同時,作為唯一能再生的材質,木構造也能回應全球節能減碳的需求。
古蹟本體外牆原始的磁磚來自北投燒窯,表面有著自然的抓痕,褐綠色的外觀氤氳了溫潤的氣息。為了搭配古蹟的氣息,在新擴建挑高三層樓的展示空間建築體上,建築師在多層次實木結構積材的牆面外側加上灰色玻璃帷幕,當陽光穿透玻璃帷幕灑上牆面,不僅能目視牆面原木的色澤,視覺上更能與建築外的老樹相互呼應,帶來溫厚潤澤的古樸氣息,同時也不失簡約俐落的現代感。
為了加強美術館的公共性,建築師將入口大門由臨街面移至建築背面,面向庭院;一如日本直島需穿越莫內花園才能進入的「地中美術館」,嘉義市立美術館亦邀請民眾穿越公園、走過綠意,好好感受園內的自然氣息後,再踏入空間為藝術包圍,讓這處位於繁鬧市中心的美術館,擁有別出心裁的慢節奏。
鄰近火車站,串連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原嘉義酒廠)與檜意森活村,改造後的嘉義市立美術館保留了菸酒公賣局的建築特色,讓別具美感的建築成為「美」的載體,襯托嘉義「畫都」的美譽。讓建築的修復不只是視覺改造,更是串連文化、藝術與地方產業,修復在地的生活風景,活化原有都市樣貌。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