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若齡專欄】許給未來的設計——「荷蘭設計周」之獻給2020年的虛擬展,現正熱映中

聯合新聞網 陳若齡
2035年,荷蘭設計師Romy Snijders透過其設計裝置,讓人也能理解樹木...

每年10月下旬,荷蘭南部的科技工業大城恩荷芬(Eindhoven)都會變得特別熱鬧,塗裝繽紛的期間限定免費的計程車、自行車和觀光巴士穿梭街道,散布在城市100多處讓人忙著按圖索驥的各種裝置或展覽,短短9天,大約有35萬設計師、學者、學生、品牌代表或只是出於喜愛的人,湧進這座人口不過20多萬的城市,都是為了參與北歐最大的設計盛會——「荷蘭設計周DDW(Dutch Design Week)」。

相較歐洲其他知名且歷史悠久的設計周會展,源於1998年,2005年才正式定名的荷蘭設計周,雖然規模較小,但重視原創性和前衛自由的活力讓它與眾不同。DDW特別專注於「未來的設計」和「設計的未來」,強調實驗性、創新和跨界,因此成為設計系學生、年輕創作者或是具有潛力的新銳設計師嶄露頭角之處,孕育不容小覷的原生概念和創意能量。這兒還有全球頂尖設計學院之一恩荷芬設計學院(Design Academy Eindhoven),其畢業生作品展更是設計周的重頭戲。

畢業於Fontys ArtCoDe的Laura den Dekker認為設計師無...

說是未來的設計,卻非天馬行空的想像,別忘了荷蘭人天性務實,其設計雖然自成一格,但接近德國包浩斯的實用主義,重視設計的功能和解決問題。荷蘭設計周從一開始就很關注在地以及國際社會議題,十分重視設計師與社會環境的連結和啟發,因此設計周期間除有400多場展覽,也有很多講座和研討會,以及設計大獎公布,積極為設計師和品牌客戶建立溝通平台。如果看展沒耗盡體力,還能參加萬人同歡的音樂慶典,感受電子、嘻哈與龐克等歐洲另類音樂文化。

不過,今年荷蘭設計周官方因考量第二波疫情嚴重,於展前兩個多禮拜忍痛取消了所有現場活動和展覽,值得慶幸的是,為不負眾人籌備一年的心血和和期待,他們將設計師的概念和作品盡可能移至線上,透過專屬的「DDW TV」每天在特定時段有主持人直播節目或講座、能和設計師聊天的視訊會議,以及超過500個的3D影像展覽等各種數位方式呈現。

如智能手機或手表,能震動讓人產生觸覺感應的智能服裝。 photo credit:...

儘管許多設計和想法仍需要真實的感官接觸才能體會,數位並無法完整表現所有設計師的概念或成果,但2020年的荷蘭設計周(10/17-10/25)卻是業界首個虛擬化且全球都能即時參與的設計盛會(意外創舉?),而這種「不得已」的形式,倒也格外貼切今年的設計主題:「新親密關係」(The new intimacy)。當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無法隨心所欲出國旅行⋯⋯種種因Covid-19疫情演變出的「新日常」,促使人與人、人與社會或環境的關係發生改變,我們如何與彼此和世界建立新的平衡和聯繫,或許能從這次別開生面的「虛擬荷蘭設計周」中找到一些答案。

往好處想,今年的DDW完全免費而且無遠弗屆,過往展出時的焦點也多有在數位上呈現,如表彰荷蘭優秀設計師的荷蘭設計獎(DDA),每天都會訪談介紹八個領域獎項各三位入圍者,另外自2017年隨首屆未來食物設計獎而開始舉辦隨的「食物大使館Embassy of Food」也能在線上觀賞,Hungry for Design則讓設計師與主廚對談並做菜。設計師主題展多設有即時聊天時段能交流,真要說太可惜應該是很多座談都是荷文,以下也分享看到的幾個有趣設計或概念。

Symbiotic Futures 共生未來

人與人透過網路串流共享,或許樹木也有自己網路?來自荷蘭的跨界設計師Romy Snijders跳脫人為萬物之靈的本位想法,假設了樹木是通過蘑菇的菌絲體網絡相互交流,透過她設計製作的裝備,在2035年,人也能理解樹木的「交談」信息,以更好的方式與自然共生。

2035年,荷蘭設計師Romy Snijders透過其設計裝置,讓人也能理解樹木...

Symbiotic Futures from Romy Snijders on Vimeo.

Het Circulaire Station循環車站

2050年的火車站將是什麼樣?這是由荷蘭的鐵路公司ProRail、營運商NS Stations 和Spoorbouwmeester合作的永續發展實驗設計,目前有四家荷蘭設計工作室提案獲青睞,包括使用在地、環保的建築材料,使用自然元素減少車站的瀝青和水泥,以及使車站周圍的社區參與全面循環的概念,不久的未來這項實驗的部分成果極可能成真。

荷蘭鐵路徵集不同設計團對提出的「循環車站」實驗,Scape Agency提出將混...

Living Coffin 活棺材

未來科技讓日常用品都「活」了起來,那是否棺材也可以?Studio Hendrikx研發出一種與蘑菇真菌絲體連結的生物材質棺材,菌絲能轉化死亡的有機物或污染物為植物,滋養幼苗,讓人又能回到自然循環的一部分。想想生前做了多少破壞地球的事,死後不造成污染還能滋養地球生物,成為永續循環的一部分,似乎還不錯。

Studio Hendrikx打造的「活棺材」與地底真菌絲連結,讓人死後也能滋養...

Body Wonders 身體奇想

COVID 19讓數位聯繫史無前例的緊密,但這無法滿足人類需要觸摸產生的感受和情感交流,如果衣服也能像手機或智能表傳遞觸覺信號,幫助進行交流呢?這種設置有觸覺感應的智能服裝,探索遠距接觸的可能,或許有助我們未來更能適應如COVID 19這類需要保持社交距離的傳染病?

GoDigital嬰兒裝

帶孩子就無法上網追劇或更新社交媒體動態?未來嬰兒服裝品牌GoDi(Go Digital)滿足你的需要。將螢幕結合嬰兒衣服,讓人一邊上網同時也能讓寶寶覺得被關注。感覺好適合帶孩子一直走神看手機的爸爸,但真的好嗎,這或許也是設計師SaskiaVerleg的省思。

GoDigital嬰兒裝,讓你一邊上網同時也能讓寶寶覺得被關注(真的嗎?) ph...

Saskia Verleg- GoDigital babywear from saskia on Vimeo.

最後,為了舒緩聽太多荷文的耳朵,來點Homegrown荷蘭創意人才平台為DDW重新製作的音樂演出:

Nicolas Kanza | Right Here

Maya Mae | Breathe Me

陳若齡專欄|城市觀察筆記

美國城市規劃評論作家珍雅各曾說,「城市是一種心靈的狀態,一種獨特的風格習慣、思想自由和情感豐富的實體。」生於城市,活在城市,我也熱愛城市,透過體驗和觀察,試著認識並記錄它們的風貌。

◎責任編輯:胡士恩

陳若齡 創意城市 荷蘭設計周 荷蘭 Dutch Design Week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