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刀東京「草間彌生美術館」識別系統設計,色部義昭:有細節的東西,才會帶來獨特的世界觀
草間彌生是世界著名的圓點女王,一位在耄耋之年仍激情慷慨的藝術家。她是唯一一位被載入西方普普藝術史的日本女性,無窮無盡的圓點就是她的標籤。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草間彌生,有人覺得她的作品混淆了真實空間,只有陣陣眩暈和不知身處何處的迷惑;有人覺得她的作品是一種彷彿正帶著你進入童話世界的舒適。每當她的作品展出,永遠都是萬人空巷,一票難求。
2017年10月,草間彌生個人美術館落戶東京新宿,這棟有著巨大玻璃窗的白色建築在周圍低矮的建築群中顯得十分出眾。「草間彌生美術館」開幕後,視覺識別系統(VIS)設計也隨之揭曉,由色部義昭擔任藝術總監。色部義昭在視覺識別系統方面有多次設計經驗,包括市原湖畔美術館、天理站前廣場,他亦曾在ggg美術館舉辦過個展《色部義昭:WALL》,更憑藉為大阪地鐵(Osaka Metro)做的企業識別(CI)設計,獲得了日本平面設計的最高榮譽「龜倉雄策獎」。
色部義昭對品牌設計有著敏銳的視角,擅長將某種元素抽象化表達,為平面呈 現更加廣闊的立體感。設計領域橫跨視覺識別、書籍、標示系統、產品包裝和空間。他擅於提取品牌的本質,讓品牌主張得以完全呈現在設計中。在《日本設計大師研究室》一書中,透過五個提問認識色部義昭如何思考「品牌識別+標示設計」,打造草間彌生美術館的最佳引路體驗。
Q: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大量訊息,但只有少數能夠被記住。從設計的角度出發,怎樣的訊息會引起您的注意?
色部義昭:儘管可觸摸、可見的細節很重要,但觀點獨特的訊息總能吸引到我。換句話說,我認為有細節的東西才會帶來獨特的世界觀。
Q:當您開始一個專案時,會從哪些方面解讀這個品牌?
色部義昭:我的設計沒有太強烈的表現風格,因此我一直嘗試與每個專案的主題進行互動,最大限度地挖掘品牌的本質特徵。為此,一開始的時候我會去找一些設計技巧,比如根據需要進行一些研究,去觀察釐清專案內在和外在的觸點。
Q:您更喜歡為訊息做加法還是減法呢?
色部義昭:事實上,我覺得訊息的乘法會更有趣。一直以來我會提煉與專案相關的所有元素和故事,探索這些具有魅力的形式的乘法,發掘出從這些乘法中誕生出的、意想不到的、但又無法避免的表現形式。
Q:公共空間滲透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您個人非常注重這方面訊息設計的品質與功能。您認為一個理想公共空間的訊息設計應該如何?
色部義昭:我們的生活中有大量的公共空間,它們都有不同的功能和脈絡。有兩個面向相當重要,一是讓普羅大眾都能直觀清晰地感受空間,二是空間與當地脈絡的融洽共處。我認為這兩個面向能使功能設計與空間融為一體。
Q:您擅於從一個小的點開始,將整個設計統一起來,創造系統化的視覺形象。以「天理站前廣場」為例,關鍵訊息是什麼?這一系列的訊息如何統合起來?
色部義昭:這個案子中,整個設計的核心是平面圖和立面圖。當你看到平面圖時,你能看到所有設施和草坪都是坐落在圓圈周圍,所以標示是沿著圓圈彎曲設計的,使它融入到環境中。當你看立面圖時,你會注意到這個設施有階梯式起伏,清晰地顯示整個廣場的活動。這些階梯立面所產生的動感,也被運用在官網和標示系統,用以呈現天理站前廣場的特色。
色部義昭 YOSHIAKI IROBE
1974年出生於日本,2003年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後進入日本設計中心,2011年成立色部設計研究室(IROBE DESIGN INSTITUTE)。東京藝術總監俱樂部(Tokyo ADC)和日本平面設計師協會(JAGDA)成員。擔任諸多知名設計獎的評審,如Good Design獎、ADC獎、Design Excellence獎、D&AD獎等。在東京藝術大學以及目黑藝術博物館設計工作坊擔任講師。
◎ 本文摘自《日本設計大師研究室》,作者:SendPoints,原點出版,原章節標題為〈用「標誌與箭頭」做設計──色部義昭∣標示設計〉
◎ 責任編輯:翁家德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