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電視台頻道換新裝!方序中將聲音視覺化為20週年頻道帶來新氣象
客家電視台開台20週年,邀請設計師方序中設計全新「頻道包裝」與「新聞形象鏡面」,將客家文化、地景和生活日常的聲音,轉化成流動的畫面,並用親切的客家符碼與色調貼近觀眾,為客家頻道展開另一段新里程。
把聲音視覺化
2023年是客家電視台開台20週年,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舉辦「客家製譟,Make Some Noise!」大型演唱會,為客家文化「譟起來!」。頻道換新裝,也以「譟起來」主軸,從聲音發展視覺表現,將「聲景城市」作為新頻道包裝的主題,方序中解釋:「將環境裡的聲音、轉化成生活裡的對話、最後集合成聲音建造的城市,文化就是來日常生活的發聲累積,新聞台是整理、分享與堆疊,讓城市有下一步的期待。」
畫面中有如細胞流動的大小球體象徵「聲音」,搭配柯智豪的配樂「將聲音碰撞集結、編織、整理、匯集,跟著視覺、聽覺流動,成為這次形象設計。」畫面中球體「體積表示聲音的大小與遠近、材質和紋路則體現出聲音的感受,像是大顆的球體流動於山歌配樂場景、小顆的球體穿越在細微動作如揉茶時的畫面,透過將聲音具象化賦予『聲景城市』豐富的視覺想像。」而線段則是象徵著「匯集」「這些線段都是由聲音聚集而成,俯視它就會變成客家電視台。」
以親切的客家元素為切點
這次頻道包裝利用「藍染、茶園、竹編三種元素代表客家意象,並運用球體將聲音化為細胞,以不同樣貌流動於生活場景之中,展現客家文化的獨特風貌。」為什麼選用藍染、茶園、竹編三種元素?方序中認為「客家文化一直都有自己的特徵,也分佈在台灣某些特定區域,它是全齡收看的頻道,其中又以年長者居多,設計上希望能保留很多『親切』的部分。」
仔細看短短的頻道影片會發現,加入了實景拍攝的真實環境,讓聲音回到真實生活裡,「我們轉譯了具象的概念,茶園變成發出聲音頻率的場域、藍染布料隨風飄動的聲音,好像跟著顏色在舞動、職人竹編就好像建築物,每一道細膩的編織都會變成強壯的記憶。」這些在客家文化中細微的觀察,透過不同的視角和陪伴累積成文化,他們抽離出這些文化、生活與聲音的切面放進頻道與新聞台形象鏡面的設計裡「從生活觀察與聲音進入生活,變成是慢慢堆疊、相互融合、陪伴大家在不同時間、吸收不同資訊。」
好閱讀、切合時間場域的選色策略
在「新聞形象鏡面」設計中,以綠色代表12:30~13:25「當晝新聞」、紅色代表19:00~19:55「暗夜新聞」、藍色代表23:00~23:30「國際新聞」,從不同時段、不同播報內容,思考顏色與畫面呈現。
「顏色上以藍、綠、紅色為主,其萃取自代表客家符號的藍染、茶園、竹編,同時作為色光三原色。」但顏色又不是飽滿鮮豔取向,方序中解釋「我們希望整個節奏跟質調是舒緩的、重量感沈穩,音樂動態和顏色都希望給人親切自然閱讀資訊的色調。」
這次的設計除了由方序中擔任藝術總監外,更攜手 COMPUTERFACE 操刀動態設計、曾獲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的柯智豪製作配樂、音樂人黃子軒擔任顧問。未來再打開客家電視台,別忘了多花數十秒,關注頻道不同以往的新形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