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工作室」《林木林》摘2024 X-site計畫首獎!打破場域邊界創造廣場森林

聯合新聞網 文字編輯/陳宜慧

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今日(12月4日)揭曉首獎得主,由「感想工作室」團隊以提案《林木林》脫穎而出,預計於2024年5月11日至7月21日在臺北市立美術館戶外廣場亮相。屆時將以25座立柱結合覆蓋其上的鋼纜和針織網布(PE)繫接而成,不只形構獨特結構美感,同時也透過類比自然的手法,創造出有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林木林》示意圖。 圖/「感想工作室」團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X-site計畫」以一期一會獨特視角打開場域身體感

自2014年首次啟動至今,北美館「X-site計畫」向來以美術館戶外廣場為基地公開徵選空間提案。從建築型態、當代藝術、環境研究、觀眾參與等視角,改變廣場被注視的觀點。同時也成為城市裡一期一會的實驗性臨時建築裝置焦點。

繼2023年首獎「途中」團隊同名作品《途中》(Find Your Way Out)以具身體感與聲響共鳴的巨型蹺蹺板大獲好評後。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徵件數總達26件,多以建築結構、當代藝術、公眾計畫等概念形式作為提案切點,後經兩階段評選,有5組入圍最終評選,其中「感想工作室」團隊以提案《林木林》脫穎而出拿下首獎。另外4組入圍團隊分別為在置設計《居家派對》、水塔《水塔》、一二三木頭人《一二三木頭人》、地下工事《地下工事》(以上依名次排列)。

《林木林》示意圖(從廣場西北角遠眺)。 圖/「感想工作室」團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

首獎作品《林木林》搶先看!將廣場變身漫遊森林

獲得首獎的團隊「感想工作室」(office one senses, OOS),其團隊成員包括鄭皓鍾、邱元甫、張博允、陳思安與黃郁慈,目前成員各自位於歐洲、日本與臺灣各地,因此在X-site創作過程中他們便以跨時區、跨文化的方式,將建築、設計與藝術跨域結合,並從想像抑或自身的感知出發,思考、理解並進一步探求空間/經驗的可能性。

因團隊考量到此基地(北美館前戶外廣場)整體由青色蛇紋岩板鋪設而成,四周亦有植栽錯落,另一方面也是訪客步行至美術館主入口的必經之地。為此,團隊藉由解構、重組繁茂枝葉相互疊襯的意象,嘗試在結構中引入漫步林中的體感記憶與空間經驗,並將整體建築輪廓採取類比式設計(即擷取事物造形、結構及輪廓作為推類的依據),進而創造出一座「廣場上的森林」。

《林木林》示意圖。 圖/「感想工作室」團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如何創造光影遊移氛圍?團隊設計概念大公開!

團隊預計將在北美館戶外廣場豎立起25座高度介於1.8至4.8米間的立柱,並以覆蓋其上的鋼纜和針織網布(PE)繫接,創造出一個動態的平衡結構系統。此外,藉由數值計算得到的弧形基底與地面相接,讓柱體可隨外力而產生微小的搖擺與轉向。

如此一來,動態的柱網將會轉化風力、雨水、甚至人群的觸碰,進而產生位移。同時,中央柱體做為整體空間與結構系統的核心,則配合其上可讓光線、氣流和雨水通透而過的網布,朝四面降下的坡頂創造出大面積的遮蔭;讓訪客自由地在這座如同「森林」般的帳篷輪廓間深入漫遊、穿越,或者停留,亦可感受光影游移其中的特有氛圍。

《林木林》示意圖(中山北路方向入口)。 圖/「感想工作室」團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

以森林意象打開沉浸式體驗

針對此次首獎作品,評審團不只指出,「該提案在一個有限的場域內,創造一片不確定的邊界及晃動的狀態。同時,藉由作品尺度上的開放性脈絡,不僅擴張基地固有界線,也透過森林意象讓參觀者的身體進入宛若沉浸式場域般的感知體驗。」

同時也盛讚:「該作品打破美術館前方廣場的主體性,以多個點狀架起一面無重量的輕盈屋頂,在廣場上創造出有別於過往建築結構體的形象語彙。設計團隊以空間和地景的概念生成、想像出一個可親的環境,與一種不經意相遇與穿越的自然互動模式。」想知道漫步在城市森林廣場會是種什麼樣獨特的體驗,不要錯過明年5月的精彩展出。

《林木林》示意圖。 圖/「感想工作室」團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林木林》)

預定展出日期:2024/05/11(六)- 2024/07/21(日)

展出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戶外廣場

X-site 臺北市立美術館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