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生物醫學園區第三生技大樓啟用!潘冀聯合建築師操刀擬建築為生物
歷時三年,由JJP Architects & Planners 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操刀,距台灣高鐵新竹站步行15分鐘的「生物醫學園區第三生技大樓」(簡稱第三生技)已正式完工啟用!如何透過設計體現生物醫學科技發展新頁,同時又兼具永續綠能的時代意義?JJP以「生物有機性」為概念,將建築比擬為生物體,讓第三生技大樓仿如遊走於天地間的生物煥發鮮活生命力。
被環山美景環伺!一睹「第三生技」4大設計亮點
JJP向來擅於從建築的涵構中,締結出一種生態系統,讓建築設計化為產業鏈和創新鏈的一環。全新啟用的第三生技,其基地與台灣高鐵新竹車站分立於園區中軸綠地的兩端,是一片被環山、農田、綠地環繞的土地,前瞰犂頭山、後眺雪山山脈,為此JJP在設計上,將建築視為自然與生態間的新視野,創造出一幀嶄新的土地風景。
亮點1:採圍合型建築形式打開空間
整體設計以「生物有機性」為概念,地上11層(66M)、地下3層的鋼構建築體,是一棟總樓地板面積近2萬坪的生醫育成研發大樓。設計之初JJP專案主持建築師張曉鳴便著眼於基地的交通及環境條件,企圖打造可促進交流的「圍合型建築」(看似封閉實而敞開的空間形式)。
此外,設計團隊為建築正立面選用3種不同尺寸規格的鋁板,既編排出幾何韻律之美,亦兼具節能與施工品質;而建築體背面,則利用錯層的吊裝平台設計,透過平台間相距12米的設定,使大型設備的吊裝更為便利。
亮點2:將自然環境納入設計!以模矩化外牆開窗展現律動
為因應竹北的自然條件,納風場、日照、熱能進設計考量,將量體錯置堆疊,西面則佈置吊裝平台及服務空間,從而消減東北季風及西曬之衝擊,並結合參數化輔助設計,建築立面發展出律動有致的模矩化外牆開窗方式。
同時,因第三生技鄰近高鐵新竹站,步行時將因中央綠帶公園而產生串連,為此設計團隊將主入口移到內側,並留出最大的開放空間及綠地,以延續中央綠帶的自然景觀佈局。自地面層的人行步道(生醫光廊)、入口廣場串道、公共藝術花園以至二樓露台,皆規劃誘鳥引蝶之植栽,營造多層次綠化的休憩空間並充分與原生環境融接。此外,為優化基地的行進動線,利用飛牆的設置來界定人車分流, 將聯外道路的人流引入。
亮點3:以六角度玻璃帷幕錯動體現生物細胞向光性
建築體核心挑空中庭空間,由LOW-E複層玻璃帷幕所構成,藉由六個角度的轉折錯動,有效達成風環境的控制並減少熱輻射的吸收,將舒適的光線及綠意引入,讓第三生技由外而內與自然環境一同進化。此外,立面分割傾斜朝向建築的挑空中庭,表現出生物細胞的向光性,形成細胞往光源律動的建築意象。左右量體為實,挑空中庭為虛,中庭內拾級而上的樓梯,與外牆鋁板、崗石、玻璃隨天光流轉而輝耀,令第三生技大樓仿如遊走於天地間的生物,煥發出鮮活的生命力。
亮點4:結合彈性配置創造空間最大值
此外,類合院的建築配置,圍塑出多元型態之交流共享空間,包括一樓挑高五層之迎賓大廳、會議室等多功能場所;六樓至十一樓間,每兩層即設置了結合樓梯構造的共享吧台,促進各個育成單元交流與分享。室內選材以暖色調與木紋為基底,營造和諧自在的氛圍,配以槽孔吸音板,降低回音干擾,提升交流品質。
同時,為因應研發、研討等多種需求情境,全棟50個單元採100坪、200坪、300坪來規劃配置,最大單層可達900坪之擴充彈性,加上人與物的分流系統及高效的機電空調系統,可大幅提升空間的排列組合可能性。不只在設計上積極呈現永續綠能與科技意象,同時也創造出新型態的生技大樓。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