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中心70週年/陳殿禮:如果喚山山不來,就向山走去 工藝中心70週年, 一睹臺灣工藝未來!

聯合新聞網 文/陳宜慧

工藝在當代常民生活裡究竟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是更具潮流感的個性化象徵?

抑或是躍上國際舞臺的文化印記?

工藝中心主任陳殿禮。圖/500輯,Rafael Wu攝影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工藝中心)為慶祝成立七十週年,特別推出「六五工藝節」系列活動,不只同步為顏水龍唯一以海洋為題材的馬賽克壁畫《熱帶魚》揭幕,更集結臺灣國寶級工藝師親授技藝、還有工藝行旅、工藝辦桌、工藝市集、專題展覽等系列活動,邀請大眾一同感受臺灣工藝以傳承與創新激盪下的年度盛宴。

坐落南投草屯的工藝中心,前身為「臺灣工藝之父」顏水龍於1954年所創立的「南投縣工藝研究班」,多年來工藝中心持續培育臺灣工藝技藝人才、落實工藝生活美學,亦是孕育多位國寶級工藝大師的搖籃。

選擇6月5日做為工藝節,工藝中心先是以國際觀點爬梳,因此概念上「世界環境日」最符合工藝精神,同時,6月5日亦為創辦人暨臺灣工藝之父顏水龍的生辰,因此根本非六五莫屬。

顏水龍《熱帶魚》

馬賽克壁畫風華

工藝中心主任陳殿禮(左二)與貴賓,為顏水龍《熱帶魚》馬賽克壁畫揭幕。圖/500輯...

「六五工藝節」開幕當日先由九天民俗技藝團表演揭開序幕,其以壯麗鼓聲傳遞磅礴氣勢,接續邀請現代舞者以走秀展示各種工藝品,其中包括籐編花器、漆瓶、陶偶、藺草編織包,以及結合竹編、皮革之登機箱等,充份體現臺灣工藝承襲傳統手法之餘,亦可跳脫制式框架,展現更貼近日常生活的當代語境。

典禮中,工藝中心主任陳殿禮亦邀請電光牌前董事長李昭亭大女兒李文淨等貴賓,為顏水龍《熱帶魚》馬賽克壁畫揭幕。此作為1973年顏水龍應電光牌衛浴設備公司之邀所創作,亦為顏水龍唯一以海洋為題材的馬賽克壁畫。過去曾因電光牌臺北門市改建時不慎碎裂,後由電光牌董事長李昭亭出資商請顏水龍學生群協力修復完成,後捐予工藝中心保存迄今。2020年工藝中心曾商借予MoNTUE北師美術館在《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中展出,如今則成為工藝中心深具意義的一幀工藝風景。

專訪工藝中心主任陳殿禮:

以文化為土壤、傳統為養分,與時俱進

具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學系教授身份,去年(2023)9月甫上任的工藝中心主任陳殿禮表示,「工藝中心透過倡議『活工藝・工藝活』,落實生活中使用及運用工藝,激發工藝的新生命,讓工藝價值與精神真正深入人心。」同時,陳殿禮亦強調,「我們要持續以臺灣文化為土壤、傳統工藝為養分,長出年輕世代的工藝。」

特別是,如果科技是臺灣遞給世界的首張名片,文化即是引人入勝的關鍵;對陳殿禮而言,「工藝是臺灣文化的代表之一,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從新竹玻璃、東勢林場木業、苗栗苑裡藺草工藝等,臺灣工藝的發展與環境息息相關,也最能突顯在地特色,整合後亦為臺灣獨特精神。因此,材料源自在地的工藝不只是現今最潮、最當代,也是最符合ESG的產業,不只有機、零碳足跡,也最符合永續發展概念。」

工藝中心主任陳殿禮。圖/500輯,Rafael Wu攝影

回溯1954年,臺灣從農業轉型至工業社會,由顏水龍扛起的臺灣工藝大旗既是這段過渡時期不可或缺的橋梁,亦是他送給臺灣最棒的禮物。陳殿禮強調「工藝來自土地,它讓農產品(如藺草、竹材)變身材料,再透過工藝人的技術與設計,轉化成普羅大眾的日常器物用品。」

做為道地工藝人,陳殿禮是從工藝走到工業設計,再從工業設計重回工藝設計。他認為「如果工業(產品)談的是標準化,藝術品的重點即是差異化,而中間則是工藝品的光譜;因此,只有物件才可以讓我們活工藝。特別是,一樹一工藝,樹樹皆有格,每個工藝師都像樹木,即便同個樹種也會長得不一樣,都清晰可辨,這就是工藝。」

工藝中心的使命是「工藝文化推廣」與「工藝產業扶植」,活工藝意指「文化推廣」,而「工藝活」即是「產業扶持」,前者創造價值,後者則提升產值。因此。一個聚焦生活,一個鞏固生存,互相為生,工藝的生命才能生生不息。

粘碧華作品「向晚」將工藝轉為工藝品。圖/500輯,Rafael Wu攝影

但陳殿禮也強調,「傳承優良工藝精神的同時,做法必須創新、與時俱進,才能跟當代生活接軌。特別是,對臺灣工藝師而言,技術從不是問題,但如果能從市場消費者的角度來做設計,最後以工藝技術生產,再回到市場端,才有機會被消費,如此工藝才會活起來。」

尤其今年為歡慶工藝中心70週年,每個月皆推出精彩活動,除了「六五工藝節」之外,另一個亮點活動「工藝遶境」,即是將工藝中心典藏品進行全臺遶境,讓大眾直接感受臺灣工藝的價值。陳殿禮笑說「如果喚山山不來,我們就向山走去。這個概念是呼應顏水龍1937年長達五個多月的全臺火車環島行,所進行的臺灣工藝產業田野調查。因此,如果把人帶到工藝中心有難度,我們就朝他們走去。」

即日起,工藝中心將從南投、臺北、彰化、臺東、臺南一路巡迴,最終站則為明年的新竹。同時,明年6月也會推出「2025工藝博覽會衛星展」,鼓勵大眾來場「工藝行旅」。只因「工藝最好的銷售地點不是在架上,而是在環境裡。所有工藝品都有其在地元素、靈魂、內容,在當地領略一定更有感覺。」

因此工藝中心今年透過一系列活動,不只讓臺灣工藝人齊聚一堂,更持續召喚大眾聚焦探索臺灣工藝之美。

工藝中心主任陳殿禮。圖/500輯,Rafael Wu攝影

工藝中心70週年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