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木設計金屬版本糖蔥燈亮相!新品微型展9/16-20朋丁展出
向來擅以西方當代美學觀點重塑東方傳統的柒木設計,繼2024年推出以木材質結合複數陣列的「糖蔥燈」後,今年再次升級以金屬時代為名,透過四種金屬材質重新演繹燈具,一展材質轉換下獨有的光影層次。自9月16日至9月20日在朋丁展出的「柒木新品微型展」不僅呈現全新金屬版本糖蔥燈,並同步推出系列延伸設計──糖蔥壁燈與立燈,一展糖蔥系列的多變樣貌。同時現場也邀請朋丁創辦人陳依秋,精選與「金屬時代」相關主題書籍,邀請觀者一同挖掘關於考古、時間與痕跡的魅力。
在時間裡考古!挖掘材質的新脈絡
一如李維史陀所說的,「一個社會的種種習慣,以整體來考察,會具有其個別的風格,這些風格形成不同的體系。」時間,是一種看不見卻能被物件記錄的痕跡。人類從石器時代走向金屬時代,跨越的不只是材質,更是生活方式與文化記憶。而柒木,也在這條時間軸上不斷延伸。
來到朋丁二樓,展場以一本書做為開場揭開序幕。柒木設計共同創辦人林宜賢(Kelly)表示,過往向來是把產品做完就結束了,但這次以微策展的方式,就是想要讓大家瞭解,為什麼我們喜歡考古,為什麼喜歡在時間裡面去挖掘東西?」事實上柒木設計的創辦人們早期都懷有當考古學家的夢想,因此他們喜歡在老件中尋找靈感,從燈籠到糖蔥的設計背後皆藏有如此文化脈絡與歷史意含。
有趣的是,為了這次展覽,柒木設計也特別找出人類學家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助陣,結合AI進行對話與梳理的過程。Kelly表示,「雖然我們在挖掘的是物理,而李維史陀挖掘的是人類學跟社會學,但兩者卻有所呼應。」因此展場所擺放的那一本書,即是柒木設計多年前在跳蚤市場上掏到有著百年歷史的書籍,裡頭的內容像是個大字典,充斥著大眾熟悉卻猶如考古般的圖文,而這也是柒木設計想要表達「在時間裡去挖掘東西」的概念。
於此同時,在展覽中觀者可一次看見柒木設計設計的過程,「因為我們認為時間不一定是線性的,為此我們甚至請AI把李維史陀叫出來產生各種對話,讓大家慢慢看也慢慢挖掘。」而這些對話亦以紙本方式呈現出,李維史陀AI與柒木設計之間,爬梳不同金屬材料的印象跟記錄。
特別是,在設計的過程中難免失敗,然而對柒木設計來說,這些也是時間的一部分。Kelly強調「在這些挖掘的縫隙裡,甚至是每一個裂縫,我們都覺得很像鑰匙的那個孔洞,一定要全部都對了,我們才開得了,而現在我們這些鑰匙都找到了,因此便開啟了一個金屬時代。」
「糖蔥燈」金屬時代版本!以四種金屬材質重新演繹燈具
全新金屬時代系列產品測試約半年,中間歷經多次失敗,或是天氣不對、時間不對,便難以產生出最好的作品。而在材質上,此次柒木設計使用了兩種鋁、不鏽鋼與鐵,其表面材質都有不同的紋路跟痕跡,而這些變化皆需仰賴時間、人與天氣,才能完成。特別是金屬版不是單一的商品,而是可以跟空間進行對照呼應的家具。像是鐵件的版本在色溫相同之下,會因不同材料的反光,造就光線顏色的差異。此外,柒木設計也刻意營造出彩虹的漸變色,既有點黃銅感,質感上又相對輕盈,同時在每個行經的過成中會產生視線上的變化。目前商品固定尺寸為69公分與107公分,同時也提供客訂尺寸,藉此可為居家生活增添一抹冷冽詩意,同時又能創造極具變化性的色澤美感。
▍黝化鋼⸺炭筆描繪的金屬肌理
表面像是被炭筆反覆描繪的不鏽鋼,它的冷冽並非拒人於千里,而是一種自我收斂的姿態。此處,「黑」不僅是顏色,更是一種集體象徵的沉澱,將力量封印在不閃爍的反射裡。
▍虹彩鐵⸺光譜流動的象徵物
鐵在這裡並未僅止於實用,而是使之轉向色彩。表層流動著虹彩,如礦石折射的光暈。堅硬的質地與多色的光譜並存,這是一種文明的雙重語言:力量的堅毅與光譜的華美,並存於同一物件。
▍線紋鋁⸺工藝顯現的黎明
鋁表面的細密拉絲痕跡,不是自然生成,而是人為留下的刻痕。這些線條,既規律又綿延,彷彿文明的節奏被刻寫於表層。工藝是被投射在表面的可見秩序。
▍氧化鋁⸺永恆霧面的表層
氧化鋁的霧面質感,並非單一工法所能重現,而是氣候、時間、濕度與溫度共同參與的作品。每一道霧層都是天氣與歲月的共謀,使金屬不再是人類單方面的造物,而是與自然共創的場域。
The Metal Age|柒木新品微型展日期:9月16日-9月20日
時間:13:00-17:00
地點:Pharos Coffee 朋丁 2F (104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一段53巷6號2樓)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