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人詹偉雄:拿掉過去社會不適當的框架,這是設計生活的起點

聯合新聞網 口述/詹偉雄、文字整理/胡士恩

工業革命之後,世界的運行規則迎接了極其劇烈的轉變,人心意念的判斷與思量,成為賦予事物靈魂的必要關鍵。在設計成為討論事物優劣基本前提的如今,台灣沒有缺席這個從美學經濟出發的競技場。由《500輯》主辦的第三場「500談」系列講座,將以「設計」這個涵蓋層面甚廣的字詞為主要枝幹,邀請《美學的經濟》作者詹偉雄與多次操刀大型典禮主視覺、跨界表現亮眼的設計師方序中,交流從社會現象、產業需求和網路語言等面向的多方設計觀察,建構起這場既在地又國際的豐富談話。

《美學的經濟》作者詹偉雄。 圖/陳立凱攝影

身為一個對生活有情感的人,在21世紀之前和之後,有著重大的生命機運的差別。在80和90年代,對美有期待或對設計有熱情的人,那幾乎是一個黑暗的年代。我認識所有有才華的設計師,在21世紀之前,都過著非常艱辛的生活。

2005年我出版《美學的經濟》,2006出版另一本書《風格的技術》,裡面採訪當時可能用設計的能量去影響台灣社會的工作者和創業家,其中幾位現在是大放異彩的人物,例如設計師聶永真和忠泰建築的李彥良。那個年代之後,我覺得台灣社會看待設計有了巨大的轉變。直到現在,方序中這一代崛起,幾乎可以確認,設計或美已經成為台灣社會不會被忽視的基因,不能說是光明的年代,但它確實是萌芽的年代。

個體化的社會來臨

我在中年感到困頓的時候跑去台大念研究所,《美學的經濟》我要感謝葉啟政老師,我上了他九個學分的課,特別是我下一本書的主題「個性人」,來自葉老師當年對我重大的啟發。我們社會裡面不那麼精確來講的話,大概分為兩種人:集體人與個體人。

集體人,人生安身立命的方向來自社會既有成規的指引;個體人不太一樣,他的生命情感裡隱隱然有一種騷動,覺得自己有特別的發展方向,而他生命活下來的軌跡,唯一的任務就是把這個方向實踐出來。我得到這個概念後,看台灣社會的轉變就有一種特別的透視:看起來像一個醜的經濟轉向了美的經濟,但其實對應的是,集體化的社會正在轉向個體化的社會。這也意味著美不限定在單一層次或受權威所決定,而是來這社會上,每一個人都會長成特別的姿態,這種姿態長出來的經濟體,會跟上個世紀有重大的區別。

詹偉雄認為,設計或美已經成為台灣社會不可忽視的基因,不能說是光明的年代,但它確實...

所有的設計其實來自生命的共鳴

談美學經濟時,有兩個行動者是同樣重要的。一個是生產者,比如說序中這樣的設計師,在台灣愈來愈多,擁有的影響力也遠比90年代大;別忘了還有消費者的存在,供給者才能得到訂單,社會裡面有愈來愈多的設計買家,有可能在社會底層、對設計有渴望的一般消費者,他的聲音透過各式各樣的力量到達設計賣家的身邊。

做出設計是把自己跟世界的關係做出來,一定要有主張和情感,最好經過高峰到低谷的心情震盪,做出來的東西才會有那麼一點生命的特殊性。做一個設計師,要有破壞規範性的思考,明天自我可以超越昨天自我的人,才可以稱為設計師。但我也不覺得,設計師是少數獨一無二偉大的人,而是設計師的態度可以活到一般人的日常生活細節中。每一個要求突破自我的人,都將成為美學經濟細微的主力推動者,我覺得台灣應該走入這樣的社會,也已經走入。

回到生命最原始的狀態,拿掉過去社會不適當的框架,這是設計生活的起點。不要只想讓台灣成為世界的什麼,先讓自身生命在自己的小宇宙裡活得恰如其分,而且進取、冒險、有一點點突破的小確幸,台灣就會很好。

每一個要求突破自我的人,都將成為美學經濟細微的主力推動者,詹偉雄認為台灣應該走入...

詹偉雄 小檔案

1961年生於台中豐原,畢業於台大圖書館學系、台大新聞研究所,曾參與學學文創志業、博客來網路書店的成立,與《數位時代》、《Soul》、《Gigs》、《短篇小說》等多本雜誌的創辦,著有《美學的經濟》、《球手之美學》、《風格的技術》等書。除寫作不輟,近年也熱衷踏入山林,從中探詢更多屬於冒險的社會意義。

詹偉雄 500談 方序中 美學的經濟 風格的技術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