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咖/從清末英人引進到世界冠軍輩出 台灣咖啡的百年風華史
台灣中南部有北回歸線經過,海拔500至1,200 公尺的山區年均溫在攝氏15至25度,雨量1,500至2,500毫米,很適合咖啡生長。早在一百三十多年前,清廷有意將咖啡栽植納入撫番開山的方案中,直到今日,鄒族、阿美族、排灣族、布農族和卑南族等台灣原住民,在中南部和東部山區種咖啡,或許和這段歷史有所關連。
清廷輔導台灣原住民種咖啡,還停留紙上談兵階段,英國人已捷足先登,搶先引進咖啡到台灣。由日本與美國的考證資料,可歸納出早在滿清末年,英國商人分別在1884年從馬尼拉、1885年從斯里蘭卡和1891年從舊金山引進咖啡。然而,清廷末年在台灣北部的三峽、汐止和冷水坑試種咖啡並不算成功,當時未能掀起栽種熱潮,直到日本占據台灣,才有了突破進展。
日據時期在台灣試種賴比瑞卡、羅巴斯塔(Coffea robusta)、阿拉比卡,發覺這3個物種在台灣以阿拉比卡的生長狀況與品質最佳,甚至優於日本在小笠原群島與沖繩種植的成果,決定加碼投資台灣咖啡事業,做為日本咖啡市場的「產房」。
日據時期 外銷日本的台灣咖啡
1928年,台灣咖啡首次銷往日本,物美價廉廣受好評,因為台灣距離日本較近,運輸成本遠低於從印尼或中南美運咖啡到日本,而且台灣咖啡的運輸路程短,更為新鮮。台灣成為日本在海外最大的咖啡栽植基地,而外銷日本的台灣咖啡,主要栽種在斗六古坑、嘉義紅毛碑、台東森永和花蓮瑞穗;少量栽培的有南投埔里、高雄六龜和台東初鹿和關山。然而,好景不常,1945年日軍戰敗撤守後,台灣咖啡墜入深淵,不復昔日榮景。
然而,1951年至1965年的美援期間,農復會(農委會前身)在美國經濟援助與專家指導下,曾大力扶持台灣咖啡栽植業,國府接受美援的15年間,可說是台灣咖啡種植業的第二個高峰期,雖然咖啡栽植面積遠遜於日據時代,但年產量與每公頃單位產量卻遠高於日據時期,這背後有股國際力量促成。
話說1953∼1954 年產季,巴西南部主力產區發生嚴重霜害,國際咖啡期貨飆新高,咖啡最大消費國山姆大叔吃不消,要求亞熱帶國家多多栽植咖啡,抑制咖啡行情,此時美國咖啡專家搭著美援列車,來寶島尋求咖啡復耕可能性。1954年後,台灣咖啡栽植熱復燃,台灣省農業試驗所(前身為台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打鐵趁熱,力圖拉升咖啡產量,以出口為目標,卻發現台灣咖啡大多染上葉鏽病,難以量產高品質咖啡。
美援結束 台灣咖啡落入黑暗期
於是1956年農復會指派嘉義農試所的咖啡專家朱慶國,到夏威夷引進抗鏽病的咖啡品種,接下來的10年間,台灣咖啡曇花一現的增產,但隨著中南美產國大幅擴產,供過於求,咖啡行情暴跌,台灣咖啡成本數倍於國外,出口毫無競爭力。1962年農復會不再鼓勵咖啡栽植業,1965年美援結束後,台灣咖啡跌入長達三十多年乏人問津的黑暗期。
1980年以降,政府積極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等國際經貿組織,加強與國際聯結,在全球化浪潮衝擊下,台灣農業受創最深。1998年星巴克咖啡連鎖店進軍台灣,帶動咖啡消費量,但受益最大的卻是生豆、熟豆進口商或烘焙廠,台灣咖啡農未受其利。
台灣農業需轉型才能降低全球化影響,1998年文建會提出「文化白皮書」,宣示「一鄉一物一特產,一村一品一藝文」的觀光休閒產業與農業精緻化策略。1999年雲林古坑鄉公所主辦「古坑荷包山文化活動」,接著2000年謝淑亞鄉長力推「台灣咖啡在古坑」活動,吸引大批觀光客,活絡在地經濟。2003年以後,古坑每年主辦「台灣咖啡節」,炒熱了本產咖啡熱。
天災過後 全島栽種咖啡熱潮
然而,古坑的「台灣咖啡節」雖然打響本土咖啡名號,但掀起全島栽種咖啡熱潮卻是一場大地震與風災。1999年9月21日凌晨1時47分,南投縣集集鎮發生芮式規模7.3大地震,以及2001年的桃芝、納莉風災,山區爆發土石流,死傷慘重。事後專家檢討,山區災情如此嚴重,應該和山坡地大量栽種不利水土保持、紮根淺的檳榔樹有關,因此災後重建工作,首重水土保育,並建議農民改種咖啡或土肉桂。而咖啡適合種在有遮蔭的喬木下,產期又與檳榔不同,咖啡很自然成為檳榔產區的新寵,在政府鼓勵下,採行間植法,在檳榔樹下種咖啡,一田兩穫,不但增加農友收益,也有助水土保持。
921震災後,咖啡農困知勉行,也很爭氣,2009年以後,阿里山熱帶舞曲咖啡園、鄒築園、石壁嵩岳咖啡園、屏東咖啡園,參加SCAA「年度最佳咖啡」賽,獲得80~85.67的高分與國際能見度,台灣精品咖啡概念已然成型。雖然台灣仍種有不少風味粗俗、物不美價不廉的咖啡,但近年已喝得到CP值超越牙買加藍山的台灣精品咖啡了,就連日本和義大利專家也注意到質量快速提升的台灣咖啡。
台灣咖啡的栽植高峰與甜蜜點不在日據時代,也不在美援時期,而是現在進行式,預料產量、面積與品質還會大躍進。
【文、圖摘自:《《台灣咖啡萬歲》》、作者:韓懷宗著、出版社:寫樂文化】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