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書局・防疫線上說書】經歷一個有雪同行的夏天——詹偉雄談《神在的地方》
防疫線上說書計畫第二場活動在昨日晚間八點舉行,由資深文化評論家詹偉雄介紹作家陳德政執筆的《神在的地方:一個與雪同行的夏天》。
詹偉雄開宗明義提到,「在無法旅行的此刻,閱讀一本(有可能)你永遠無法前往之目的地的旅行文學,是一件美好的事;這種美好的感覺、迷人的魅力,就是『超越(transcendence)』此一狀態的情感本質。」而同時這本書將「...帶著你離開擁擠的臉書、嘈雜的街道,關掉名嘴和市長的大聲公頻道,離開憤怒、離開失望、離開恐懼,去到未曾想像的地點與故事之中。」
適當地自私 遁出永遠不足的啟蒙困局
他特別觀察當今台灣社會的現況,認為眼前之境是一個「要我們騰開距離,卻又牢牢綁緊彼此的時空(social distancing or / with mental crowding)」。他並提到現下的時空背景,是一個過度關心,以致於關心永遠不足的啟蒙困局。至於如何離開這個困局?或且「適當地自私,讀一本去遠方的書吧!」
讀書會中,詹偉雄先生不時引用「神在的地方」書中金句,例如:「他們張著渴望的眼睛,在無人探勘過的地界尋找一片煙滅的沼澤、一條發光的稜脈、一道古遠的航線。(P.204)」、「K2像一艘莊嚴的大船停泊在那裡,硬挺的山脊是船首的桅杆,岩脈的紋理是船身的塗裝,一面雪白大帆在風中撐開,迎向北方的氣旋。(P.180)」、「最終從冰河口擠出來的,已經不是一個完整的人,而是一段壓碎的夢,像骨灰灑落在遺忘的深淵。(P.203)」、「攀登者穿著厚厚的連身羽絨衣,道德方面卻是透明的。(P.125)」
除了讓人感受文字與寫作者由登山中淬煉出的柔韌與靈魂烙印,也讓人想望著:K2究竟是一座何等姿態身形的山岳?
殘暴之山 裸裎如骨的星際餘燼
詹偉雄提到,第一位征服全世界14座8000公尺大山的登山家Reinhold Messner(1944~)曾說,K2是「群山之山(Mountain of Mountains)」,而假使在google map上觀察地形,K2僅有一小段跟天使峰連結,又有如「地表最大圓錐體」、「殘暴之山(savage mountain)」等稱號。
他再舉義大利登山家Fosco Maraini(1912-2004)1961年出版的《喀喇崑崙:攀登迦舒布魯姆四號峰》(Karakoram:The Ascent of Gasherbrum IV)書中一段描述:「它就是如此裸裎如骨,滿是岩石、冰、風暴與深淵,它沒有一絲人為的意圖,它就是原子與星辰,它擁有第一個人類到來前的世間赤裸,或地球最後一次大爆炸後的星際餘燼。(...Just the bare bones of a name , all rock and ice and storm and abyss . It makes no attempt to sound human . It is atoms and stars. It has the nakedness of the world before the first man - or of the cindered planet after the last . )」
而如斯險峻粗礪的K2自和死亡息息相關,詹偉雄特別提到一位喪命K2的女性登山先驅Alison Hargreaves,Alison曾有名言如下「It’s better to live one day as a tiger than a thousand years as a sheep.」,Alison離世後,其子Tom Ballard(1988~2019)也成為了登山家,並在2019年喪命於南迦帕巴峰。相隔20年後,母子相繼埋身雪山,也成為K2登山殉難史上一段令人格外哀傷的記憶。
自然與魔幻之路 孤寂的旅行文學
正因死亡的迫近,令人不禁叩問生之意義。由此詹偉雄扣回讀書會主題,談及旅行文學。他認為旅行文學可說是走路文學,「因為只有走路,山邊地景才能進到心理。」他並引述英國探險家George Mallory(1886-1924)所言,「我們想要在朋友中孤寂一人,這種孤寂一人的狀態,可以讓我們思考從何而來,當下要做什麼?未來要往哪裡去。(Why do we travel to remote locations?… We do it to be amongst friends and to find ourselves in a land without man.)」
平撫洶湧之心的回答
在他觀察中,《神在的地方》雖是一本手記、也是一本傳記,出發前的作者、回來寫下的作者,已是不一樣的人,也是閱讀的旨趣所在。「好的旅行文學少不了自我追求引發的共鳴,文學可以結合巨大、神秘的象徵,並叩問永恆的問題:我從何而來、往何而去?即便下山後沒有決絕的答案,但都會有一個平撫洶湧之心的回答。」
整場讀書會中,讀者也不時熱情留言:「今晚超精彩的線上直播,看到K2原貌,也透過山岳文學開眼界祂的自然&魔幻,感謝老師帶我們走入神在的地方讚!」、「謝謝詹老師帶離大家自世紀瘟疫的嚷嚷之音裡超脫出來,攀越K2見識其無與倫比的雄偉」,以及「謝謝您的分享!一直不明白,為什麼喬治馬洛里一定要去登頂,今天才知道,原來他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原來如此。聽到聖母峰對他們來說,是a symbol of hope in the world gone mad…,最重要的是the moment of being alive,我不知為何落淚了。」
讀書會尾聲,詹偉雄再引用兩段案例當成結尾。其中一段是Wade Davis在「Into the Silence」一書中第573頁中的一段描述。「He would have walk on , even to his end , because for him ,as for all of his generation , death was but “a frail barrier” that men crossed , “ smiling and gallant “ , every day. They had seen so much of death that life mattered less than the moment of being alive . 」
敞開笑容 雄赳赳的每一日
此處他分享自己的觀察,對和作者Wade Davis同世代、經歷過一次世界大戰的英國年輕人而言,死亡不過是人們必須跨越的輕微障礙。「Smiling and gallant是聖母峰遠征隊最常彼此激勵的一句話,敞開你的笑容,雄糾糾氣昂昂、每一天;因為他們看過太多死亡,因此人生值得被掌握的,只有在你活生生的那個短暫片刻,而登山或者一種冒險的旅行,正給你這種moment of being alive。」而他同時也在「神在的地方」的書裡,看到這樣對於當下人的抽離的鼓勵。
他最後呼籲讀者與聽眾,在這麼擁擠的、心浮氣躁的夏天,「不如讀一本書,經歷一個有雪同行的夏天,讓我們重新看待自己。這本書一天就可以看完,也是它無與倫比的魅力。」
《神在的地方:一個與雪同行的夏天》已在今年二月由新經典文化出版,並可於全國實體書店、二手書店與網路書店,同步搜尋。
莫子儀響應計畫
主辦單位邀請讀者每日收看直播後,完成指定分享及留言步驟,將於活動結束後選出五家討論度高的書店,並由金馬影帝莫子儀為書店特別錄製朗讀嗓音,於莫子儀粉絲專頁公開分享,以實際行動支持閱讀及出版,詳情請參閱中央書局粉絲專頁。
● 7/9(五)中央書局防疫線上說書影片連結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