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讀者的自白:閱讀反映潛意識的需要,漫畫會接住任何狀態下的自己

聯合新聞網 林亞璇

本文選自《500輯》Issue57「閱讀是成為自己的路徑」

本期《500輯》和「獨角獸計畫」合作,邀請各行各業、逾百位的朋友說說他們喜歡閱讀的原因,並採訪幾位年輕人代表,分享他們成為閱讀者的過程。或許你會訝異,閱讀比任何喜好都更貼近你的本質。別人沒看到的、你自己或許也尚未察覺的潛質,閱讀會在無形中幫助你去發現。

閱讀是成為自己的路徑。希望這一期能讓原本沒有閱讀習慣的你,開始走進一本書的世界,然後重新品味人生。

​​黃子孆、林楷學・25-26歲・經營校園服飾自創品牌。 圖/PJ Wang攝影

大學時,林楷學和​​黃子孆在學校附近開了為期一年的漫畫店「貓草里」,他們想打造一個介於家與公司、宿舍與學校之外的「第三空間」,店內用牆壁和傢俱做出許多帶有隱蔽感的獨立座位,營造可以躲起來的隨性和安心感。在漫畫店逐漸消失的時代,有漫畫愛好者在這裡找到交流的歸屬,有學生在這裡獲得如家的自在放鬆,駐店的塔羅占卜師、寵物溝通師各用所長帶來療癒;兩人也因為漫畫、因為開店,在現實磨練中留下許多珍貴的相遇。

500輯:為什麼喜歡漫畫?你們最喜歡的作家或作品?

楷學:普遍會認為漫畫是娛樂,和認真閱讀是兩回事,但漫畫也是一種傳遞價值觀的載體,就算狀態不好、難以專注時也很容易讀,又比影像保留更多想像與共鳴空間。漫畫家最重要的「創意」,我認為是從生活中提煉出題材,並畫成漫畫的能力,藤子・F・不二雄的《SF短篇集》堪稱是經典。淺野一二〇則擅長在憂鬱黑暗的故事中,透出隱隱的光亮,《世界末日與黎明前》、《Solanin》、《光之城》都是很棒的作品。

子孆:我喜歡日常題材的漫畫,東村明子的《塗鴉日記》、《東京白日夢女》以幽默筆法分別包裝一段漫畫家與恩師的深刻情誼,還有現實的社會故事,充滿趣味卻會在讀後留下很深的惆悵。畫風硬派的《俠飯》則以擅長料理的黑道大哥為主角,每篇章最後還會附上實用的做菜教學。

科幻背景與日常題材都是兩人喜歡的漫畫類型。 圖/PJ Wang攝影

楷學喜歡的漫畫《回憶愛瑪儂》,以「如果可以永恆活著,一年或一瞬間有何差別」的設定...

500輯:你們在不同人生階段的閱讀狀態有何不同?

楷學:我爸是買書狂,看一本買五本,書多到要在書桌上疊書櫃才收得下,因此我從小就看很多書。長大後從某個時間點開始,會有意識避開行文很美、對我來說卻像在反芻憂鬱的自溺書寫,開始檢視作者的企圖和建設性。例如最近看《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作者在自我掙扎中想挖掘的核心價值,很能與我產生碰撞。我相信會拿起一本書都是來自潛意識的需要,每個階段看的書都會反映自己當下的狀態。

子孆:小時候媽媽每天都會講故事給我聽,漸漸長大後就要我自己讀,那時幾乎都以小說為主。大學後偏好可以應用的讀物,例如《原子習慣》、《刻意練習》這類型能夠調整自己的書,或是打破框架的思考,《蘋果橘子經濟學》、《蘋果橘子思考術》這系列有很多違背直覺的內容,會帶來更新思緒的作用。

兩人從小就有閱讀習慣,長大後漸漸從偏好小說變為雜食閱讀。 圖/PJ Wang攝影

500輯:你們怎麼看待網路漫畫的閱讀形式與優缺點?

子孆:網路漫畫大多是連載收費的類型,劇情起伏安排會更偏商業導向,與紙本漫畫相比也許世界觀較小、藝術性較低、內容較淺顯,但多數為全彩的畫面視覺上看起來很愉悅,可以直接單隻手、下拉式閱讀的畫面十分方便,現在不少韓國漫畫還會附上配樂。網路漫畫的留言功能讓網友能直接交流,我喜歡那種跟很多人一起看漫畫的感覺,紙本與網路漫畫對我來說各有無法割捨的部分。

500輯:閱讀對你們帶來哪些意義或改變?

楷學:我自認是佛教徒,《魂環》這部漫畫可說是解開我長久以來理解宇宙、輪迴運作的某些困惑。我常在想,當一件事沒人知道它有沒有發生的時候,它會以什麼型態存在?當我深究《魂環》的世界觀,發現它認為不同平行時空裡的劇情都寫好了,所謂「有發生」只是因為意識有去經歷這個可能性(意識才是「我」的本體),不同選擇會讓你連到不同結果,但不代表其他可能性就不存在,這個想法讓自由意志與宿命論是可以並存的,對我影響非常大。

子孆:我一直以來升學路都算順遂,也覺得媽媽應該會期待我進入一間名聲響亮的公司發展,但某次和她說「其實我想去日本料理店打工看看」,才發現她並沒有覺得我一定要走怎樣的路,《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這本書讓我對於「規劃人生的方式有很多種」更有信心。《3000元開始的自主人生》則講述了50個一百美元起家的創業案例,化解我的同儕焦慮,發現自己好像把發展和機會限縮在太小的地方,其實未來有太多路可以走,世界是非常寬廣的。

對楷學和子孆來說,閱讀讓世界觀有不同解讀的可能。 圖/PJ Wang攝影

楷學和子孆的書單

圖/PJ Wang攝影

《藤子.F.不二雄SF短篇完全版1》、《回憶愛瑪儂》

藤子不二雄的創作很多是科幻,或架空現實、完全反轉常理的世界觀,這本短篇集每個故事都能看到他想探討的價值觀或情感。《回憶愛瑪儂》以「如果今天可以永恆活著,一年或一瞬間有何差別」的設定去談「片刻即永恆」,非常喜歡背景的時代感,劇情和畫風也都很美。

《令人神往的靜坐開悟》

筆者用西方科學角度解釋傳統上玄妙、卻有大批信眾認同的價值觀,透過自身冥想經驗、訪問冥想者、冥想教學,引導讀者關注呼吸、辨識出「非我」,去意識到你以為是「你」的事物其實都不是你,那樣像剝洋蔥一樣層層剖開自我的過程非常巧妙。

《一週工作4小時》

當多數人好像都把高工時當作升遷的必然,筆者反而從「追求低工時」解放固有想法,談創業家、自僱者如何透過自動化、規格化或外包來提升效率,優化工作,跳脫「用時間換金錢」的迴圈,透過提供工作機會產生社會的正向流動。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

Issue57 閱讀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