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讀者的自白:閱讀帶來的改變需要時間,它無法立即見效
本文選自《500輯》Issue57「閱讀是成為自己的路徑」
本期《500輯》和「獨角獸計畫」合作,邀請各行各業、逾百位的朋友說說他們喜歡閱讀的原因,並採訪幾位年輕人代表,分享他們成為閱讀者的過程。或許你會訝異,閱讀比任何喜好都更貼近你的本質。別人沒看到的、你自己或許也尚未察覺的潛質,閱讀會在無形中幫助你去發現。
閱讀是成為自己的路徑。希望這一期能讓原本沒有閱讀習慣的你,開始走進一本書的世界,然後重新品味人生。
「以前我幾乎是不看書的。」過去王蓁妮總把閱讀聯想到求學經驗,單一、苦悶、充滿目的性,直到前年參加講座,講題是「閱讀使人自由」,她被講者投入分享、充滿熱情的模樣打動,閱讀成為她突破人生窒礙的「解法」。「我內心一直有個虛無的洞無法真正被填補,像一罐乾掉的白膠找不到紓解方式,直到我開始閱讀。」
500輯:開始有閱讀習慣後,妳自覺有哪些地方不同了?
王蓁妮:過去在生活或工作上遇到無法突破的困境,或陷入悲傷、低潮的情緒時,我不太知道怎麼去釐清原因、找到解法,無助之下會想用快速有效的方法解決,像是用購物、吃美食等物質滿足;那樣的滿足得來容易、也容易消逝。相較物質的立即「見效」,閱讀則要好持續一段時間,才能肯定說出自己身上有哪些不同了;身邊有閱讀習慣的朋友通常也比較有自主力量從困境中脫離,透過閱讀去反思、找到方向與突破點。
物質帶來的快樂像煙花、轉瞬即逝,閱讀時則會感覺到某些思考被點亮,類似設計思考中的「Aha moment」——對曾經疑惑的事物頓悟、深刻理解,那種快樂會延續到闔上書本的很久以後。
500輯:閱讀對妳的工作或職涯有帶來什麼幫助嗎?
王蓁妮:產品設計的核心在於如何設計使用者與服務的互動,對使用者有深刻暸解、具備同理心非常重要,因此我不太看設計技法或是軟體教學這類直接給How、What的工具書,而是從探討Why引發更多思考的書,像是心理學、行為心理學、認知科學等,從中廣泛累積工作上能應用的部分。
閱讀讓我擁有「定義」的能力,在社會框架下摸索自己的處世之道。職涯難免會與他人成就比較而感到焦慮,《十倍勝,絕不單靠運氣》這本書主張無論遇到順逆境,能保持紀律的人更有機會成功;紀律並非自律,而是指擁有一套自己的價值體系、想追求的目標。這本書很大地影響了我的職涯規劃與人生價值觀,將更多目光回望自己,為自己配速並保持穩定,不慌亂迷失。
500輯:身在數位時代,妳對資訊攝取的便利性有什麼反思?
王蓁妮:網路與社群的便利性難免帶來副作用,前年剛開始養成閱讀習慣時,我有難以控制的「知識焦慮」——會不斷透過電腦和手機「瀏覽」新資訊,深怕錯過或不足,卻沒有時間真正消化。《螢幕陷阱》一書提到「心智頻寬」的概念,數位時代就像每天都用消防水管在大量噴射資訊,但心智容量其實是有限、無法乘載的,那讓我意識到自己「不是真的想吸收新訊,而是想消除焦慮感」,因此試著放慢腳步去看清真正想要和需要的部分。數位工具的正負面應該由使用者定義與掌握,不要讓成本凌駕於效益,讓使用者反而被工具牽制。
500輯:閱讀使人必然進入獨處,妳如何看待這個狀態?
王蓁妮:閱讀的美,在於它看起來可能是很安靜、很個人的事,是一種「被靜態包裝的動態行為」,唯有身在其中的閱讀者會聽到——來自作者的聲音、自己內心的聲音,無論認同與否的聲音與波瀾,都在閱讀當下無比清楚,人格跟價值觀正在不斷進行重塑。閱讀也是一種選擇孤獨的方式,有別於寂寞是一種渴望連結、卻無法真的被理解或認同的失重感,孤獨是選擇陪伴自己、探索自己、療癒自己,聽見自己的聲音,才能在面對外界雜音時不被淹沒。
王蓁妮的書單
《帕帕拉吉》
虛實交錯、充滿趣味的反人類學作品,從薩摩雅群島酋長的視角來看歐洲文明人,透過酋長的不解跟純粹,帶出對現代文明的獨特詮釋。在藝術性的文字敘述與批判性的言論裡,反思習以為常的事物。
《美感努力運動》
作者陳易鶴認為生活裡的美,是由做出「產生好的感覺」的選擇所構成,而這個好是自己定義的。他談興趣和娛樂的本質差異、談透過閱讀正視自己⋯⋯每個章節都是對於「好感覺」的重新看待與審思。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透過一次次諮商的精準提問,跟著蛤蟆先生找到思考盲點、自我剖析,是探索自我養成、與他人互動關係、追溯成長經歷的心理諮商入門。將專業知識融入情節、不會艱澀,以動物為角色的設定創造了溫柔的心理距離,避免閱讀時的現實聯想與投射。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