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曾成德領讀「當文學遇見建築」系列:第六講/Rem Koolhaas《譫狂紐約》
曾成德表示,1978年出版的《譫狂紐約》是作者也是建築大師Rem Koolhaas最重要的一本書,既開創了他的創作生涯,也扭轉對於建築界的看法,而曾成德從Rem Koolhaas近期在台灣最知名的作品「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談起。
蓋了十二年的台北表演藝術中心,也在台灣藝文圈掀起討論。這棟建物並沒有獲得太多正面的形容詞,曾成德認為「我們應該要用其他方式來想這棟建物,Rem Koolhaas當時建議,不想要建築是被孤立起來,因此做三個劇院,決定用最純粹的方式來表達」。所以當我們身在球型劇場內,你會如何再看待?對Rem Koolhaas來說,台北表演藝術中心,一部分如同人,另一方面是機器,當人與機器結合之後,就能成為表演機器,創造出獨特景緻。
曾成德轉述Rem Koolhaas曾說過的「如果只是求美,你會失去存在危機感。和諧跟美是重要的,同時也會給你一個假的感官」。Rem Koolhaas覺得在生活中,需要混雜一種懷疑、不安全、創造力,帶來其他的可能性。
Rem Koolhaas在2000年贏得建築諾貝爾獎,當時評審們評價他是少見具有想像力、又能把事情落實的建築師,也是位哲學家,而在他所寫的《#譫狂紐約》中,定義出建築、環境與城市間,新的可能性。
曾成德多次舉例Rem Koolhaas的設計,來代表他的開創性,如與OMA/AMO曾幫歐盟設計一面會旗,以歐盟國家國旗的顏色變成彩虹,隨著世界與歐盟狀態變化,設計也會跟著變動,卻也象徵多元融合。
而回到《譫狂紐約》書中,曾成德認為「永遠留下設計可能性是重要的」,而書中有趣的地方,在於跳脫討論建築形式的觀點,而是談得是大都會文化中發生的狀態。建築可以容納各種可能性,在書中的一句話,就是如此形容「所有的事情,都非常有系統地控制住,就變成沒有各種可能性,這樣是不行的」。
曾成德熱愛這本《譫狂紐約》,為了本書繁體中文的出版,他做了許多溝通,把所有的圖面都找來,更強調,這本書不是在談紐約,而是談跟舊的思維決裂,去跳脫出現代建築形式,帶來新價值跟新思維來轉化成為現代大都會,希望建築來改變成生活,也希望可能多瞭解大家的品味,創造需求。
《譫狂紐約》的想像世界跟達利的妄想批判,有著相似度,也是大家非常關注的一個面向。對於城市多元的想像,也可化作表演藝術,越多元,這世界就越有活力。
在書中的最後,呈現出一座大泳池,讓曾成德最為感動,圖中敘述建築學校設計一個漂浮游泳池,宛如在骯髒世界的淨土,一群人整齊劃一,往反作用力的方向游動,泳池就像是同心協力一起泅泳,像是要逃離一個地方。
關於這個泳池的背後意義,曾成德提到,Rem Koolhaas曾表示「我們是建築師,建築是一個表面,只要事情有什麼轉變,就必須面對」,希望透過泳池這張圖,告訴大家該如何樂觀面對一切。
讓人聯想到在《譫狂紐約》出版四十年後,紐約被後現代主義大樓佔據,這泳池就如同平行摩天樓,也像是一片淨土,但當代建築師們繼續往前游,也許會遇見絕望的象徵,但只要過了這關,就能繼續往前。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