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蕭詒徽:詩帶我發現的種種影子
本文選自《500輯》Issue79「那些有詩相伴的人與生活」
生活中能讀到詩、感受詩的機會變多了,在社群媒體、書店、廣告、電影、展覽、演唱會中都有詩的足跡。本期《500輯》邀請身為音樂創作人、出版人的讀者,詩人與詩書店店主,分享他們與詩的關係。與其說愛詩,不如說我們需要詩。詩的精煉、隱晦、私密,讓人在巧妙表達的情感智識中有所發現,找到安放自我的位置,得到被理解的力量。
——徐四金《香水》
第一個故事。我的第一首詩寫給一個短暫的戀人。她不知道我為什麼會那樣對待她,而我想說明我自己。我把我們發生的事挖空,填上貌似但不等於的詞,例如把「忘記」換成「羽毛」,把「暫時」換成「小節線」。姑且不論為了遮蔽身份而虛化細節的企圖,我十六歲的心血花在如何用文字對欲蓋彌彰的現實套上美肌。我把詩投稿校刊,並非希望別人知道我是誰,而是希望別人覺得這一切很美。
第二個故事。教授在台上講宋詞。我不確定是因為「霧失樓台,月迷津渡」還是因為「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她忽然說起少女時期朋友寫給自己的一首詩:「想念從初夏就已經種下,」她一邊說,一邊在白板上寫出句子;而我,在她寫完最後兩個字之前都依然誤會,以為那個句子是「想念從初夏就已經仲夏」。我很詫異,我是因為我的誤會才抬起頭來的——從初夏就已經仲夏,怎麼會有這麼激烈遺憾的句子——當教授寫出最後兩個字,我失望,又有點慶幸那個句子尚未存在。
第三個故事。在漫畫裡讀到了「蛇の目」這個符號。圖樣是一個空心圓形裡面有一個實心圓形,在日本氣象廳的天氣圖中這個符號代表「有霧」,在星圖中則代表「變星」。故事裡,蛇の目被製成一張符咒,貼在一柄雨傘的傘面,傘下是一個等待情夫的女子幽魂。她一直等不到他,直到法師告訴她,那是因為蛇の目符要貼在傘內而非傘外;法師說,首個窺看的眼睛會獨佔被窺視的對象,所以,要讓蛇の目符先看著妳,妳和他才能躲開其他目光。
在小說《香水》中,葛奴乙最後把他用少女屍體製成的終極香水全部倒在自己身上,而因為那香水攝心的力量,塞納河畔的貧民將葛奴乙視作天使,隨即一湧而上,吃掉他的身體。
香水是創作,葛奴乙是創作者;在所有談「創作者和創作」的作品中,《香水》是我心裡最好的一部——葛奴乙擁有天賦般敏銳的鼻子,但是聞不到自己身上的味道;葛奴乙愛上一名少女的體香,往後的生命只是為了重現;葛奴乙殺害其他少女,因為她們的味道比她們重要;所有人都愛上了葛奴乙最好的作品,但葛奴乙隨即意識到,他們愛的是它而不是他,縱然他們以為它就是他——這些正是一個創作者的才能、初衷、執著,最後與自己的作品爭奪相生相滅的主體。
我甚至相信小說的副標是徐四金的明示:The Story of A Murderer。最好的創作者都是謀殺者,差別只在殺死的是什麼。
後來明白了,第一個故事裡的我想像的,不過是比較次等的詩:我殺死一種說辭,以讓另一種說辭繼位。那首詩僅僅是一組濾鏡,而濾鏡的哀傷在於,無論它效果多好,它依然只是一種方式而不是一種結果。濾鏡永遠為它所濾的對象服務。當濾鏡對著一片黑暗的時候,它什麼也不是。
然後再明白,第二個故事裡我的興奮,是興奮於一個句子逃離了描述的目的,僅僅指向一種狀態。沒有真實事件作為謎底等待被解開,所以詩不是一把鑰匙;或者說,就算它是一把鑰匙,令我注視並亟於收藏的也不是它可以打開的門,而是它本身。令它美麗的不是它的用途,而是它的存在。
而此刻,詩讓我逃脫蛇の目的隱喻:那些被電影獨占了想像的原著。那些被原唱獨占了味道的歌。當我學會了某件事物的命名,那個名字同時侵占了我對那件事物的初始理解。諷刺的是,這正是人與人得以溝通的原因——我們把傘稱為傘,讓「傘」這個字和聲音指向了傘,使別人知道我們在說什麼。
而詩雖然是字,卻不是這樣。詩比較像第四個故事:相傳詩人李賀寫詩的方式,是騎馬時帶著一個錦囊,路上有了片段靈感,就寫在紙片上丟進囊裡。回到家,把紙片倒出來,用那些紙片組成詩。在這個故事裡,單個詩句可能根本不是被寫下的時候所指涉的對象,而是一道獨立的影子。我相信,是回家之後的李賀發現甲的影子和乙的影子疊在一起,會變成非甲也非乙但確實深邃的形狀。那個形狀會讓李賀知道一些事。一些騎馬時的李賀不知道的事。
那不是李賀想到的,卻也是李賀想到的。我的筆記程式裡也有一個夾子記錄我遇到的影子,比方說最近這些:
— 再誠實一點,就會有人不見。
— 噪音也期待收到回音嗎?
— 我並不特別需要的昨天。
— 第一次快樂,是學來的。
它們告訴了我一些事情。而我就像葛奴乙一樣,知道它們是它們,而我不是。
你很快樂像昨天剛發現自己會死的人
陽光穿過玻璃
少了一點什麼
但沒有變成別的東西
的那種快樂
顏色像昨天一樣醒來而你在窗戶挽留著我
剛剛
一個人從我的身體穿過卻沒有發現
在足夠的夜晚離我而去之前
你恨的人是你決定的嗎
在秋天變成彼此的時候
知道你曾經很快樂
的那種快樂
——蕭詒徽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