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讀書會】劉梓潔:從捉對廝殺到按圖索驥,感受讀書與追劇的另一種樂趣

聯合新聞網 採訪/陳宜慧 撰文/郭慧

26歲時以散文〈父後七日〉一炮而紅,此後以約莫「一年一本」的頻率陸續推出《親愛的小孩》、《遇見》、《愛寫》、 《希望你也在這裡》、《化城》等著作,讓劉梓潔儼然成為台灣中生代作家裡敏慧多產的代表。然而,劉梓潔不只是作家,更曾改編自身著作《父後七日》並以此獲得台北電影獎最佳編劇、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也擔任過陳玉慧經典作品《徵婚啟事》編劇統籌,電影《癡情男子漢》劇本同樣出自劉梓潔之手。

這回她結合作家與編劇的雙重身分,擔任2023年中央書局「週三讀書會」九月講者,以「從文字到影像:原著小說、改編電影與劇本書」為題,娓娓道出文字與影像如何互相滋養,作為觀眾/讀者的我們,又能如何享受原著與影視作品間的「捉對廝殺」,從中得到超越「讀書」與「追劇」的樂趣,感受到不同媒介之間的互文與共鳴。

【週三讀書會】劉梓潔:遊走在編劇與作家之間的書寫者。 攝影|Rafael Wu

從原著出發,朝著影像抵達

有趣的是,其實劉梓潔大學時便曾選修劇本寫作,研究所時則與《九降風》編劇蔡宗翰共同入圍編劇獎項。「當時許多導演找我們寫劇本,但我覺得自己是創作的人,不想寫別人腦袋裡的東西,所以沒有選擇當編劇。後來《父後七日》得獎,過去接觸過的導演王育麟知道我有編劇概念,才詢問我有沒有興趣改編自己的作品。」

或許正因為編劇首作便是改編自己的作品,對於常被書迷口誅筆伐的「文學改編劇本」,劉梓潔顯然是沒在怕的。「對我來說,原著改編劇本就是讓編劇有個底,知道有哪些材料可以運用。像是我改編《徵婚啟事》時便保留徵婚設定,以及一位女主角每集見到不同男主角的單元劇形式,再以此代換時代背景及徵婚者的職業。」劉梓潔如此分析,也在第一週讀書會以《父後七日》、《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美味關係》、《花甲男孩》、《俗女養成記》為例,開啟一段從原著、劇本到影像的旅行。

劉梓潔這次以「原著小說跟改編電影」為主題,每週會帶領參與讀者一邊探討原著、一邊配...

第一週的書單偏向編劇基礎課概念,劉梓潔舉自己的作品《父後七日》以及其它同為真人真...

小說《俗女養成記》為作者江鵝個人的回憶錄,主要描述自己小時候與家人相處的故事,後...

在跨越媒介時,咀嚼改編的手路

然而,將原著改編成影劇,並非只有固定路徑,而是依據導演、編劇風格,產生截然不同的可能形。劉梓潔舉例,第二週讀書會裡提及的劇本《斷背山》便在原著架構下,添加導演李安對家庭情感的刻畫;《幻之光》調整了原著故事順序;《真愛旅程》則近乎一字不改。「我上禮拜邀請讀者找出電影裡某一場戲出自小說的哪一段。從中思考為什麼導演把它改成這樣?是不是因為有時小說寫得很深刻,可是影像拍不出來,所以要有一些轉換?我很享受這個對比的過程。」

這樣的對照,也讓人不禁好奇,究竟哪些文句,將在改編成電影時造就無比的挑戰性?關於這一題,劉梓潔則以張愛玲的作品為例。「張愛玲作品中有很多難以改編的描述,像是《傾城之戀》中寫道,白流蘇感覺自己像是春聯上的一個字,輕飄飄的沒有重量,但這種感覺其實很難用『鏡頭拍攝春聯』來表達。」另一個例子則是《斷背山》書中以「感覺有人一手接一手拉出他的腸子」比喻伴侶分離時的痛苦,在此李安導演以角色走進巷子裡乾嘔來表現,化解改編時的難題,便是令人驚豔的舉重若輕。而在第三週的讀書會中,劉梓潔則從《在車上》及其他村上春樹改編電影出發,分析文學裡可改編的文句與不可改編的難題。

劉梓潔在第二週讀書會結束後,也邀請參與的讀者試著回去找出電影裡的某場戲與原著小說...

第三週劉梓潔以村上春樹三本小說為脈絡,透過不同導演改編電影的手法,讓參與者去感受...

精讀劇本書,感受指令與表演的距離

當然,讀者不只能從原著改編電影中窺見導演與編劇的「手路」,原創劇本也往往反映出編劇或精煉或詳盡的作風,像是《我們與惡的距離》編劇呂蒔媛一慣精煉簡潔,留給演員發揮空間,《我們的藍調時光》編劇盧熙京則以鉅細彌遺的風格聞名。而在第四週讀書會中,劉梓潔將邀請讀者從《我們的藍調時光》、《我們與惡的距離》、《美國女孩》、《編劇之路》等劇本書出發,感受編劇風格,也透過「讀劇」親身講述劇本並對比演員表現。「一般來說,戲劇拍出來後,劇本就要被回收了,但最近有些很佛心的出版社出了劇本書,我就會從這些書中觀察,編劇如何下指令,演員才有辦法演出這樣的效果?」

劉梓潔透過讓讀者親自閱讀文字的敘述,並透過讀劇的演繹,再去對比電影或戲劇中演員的...

而在讀劇之外,另一個讓讀者「身歷其境」的方式,則是從舌尖出發,感受飲食相關的名場面。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一幕,便是日劇《四重奏》中關於炸雞是否要擠檸檬的爭辯。「因為中央書局有餐桌,最後我也安排學員在讀劇本時,面前便放著那道菜,像是選擇《四重奏》劇本的人,面前就會有炸雞和檸檬角。」劉梓潔笑道,餐桌作為高度生活化的場景,常成為推進劇情、引發共鳴的關鍵情境,她也邀請人們穿梭於文字與影像間、視覺與味覺裡,發掘文本與鏡頭下埋藏的秘密,在捉對廝殺與按圖索驥之間,感受文學與影劇的另一種樂趣。

提姆.葛爾森(Tim Grierson)《編劇之路:世界級金獎編劇告訴你好劇本是...

在延伸場中,劉梓潔將以讀劇餐會的形式,邀請讀者與劇中角色共進晚餐,當日中央書局會...

◎劉梓潔:遊走在編劇與作家之間的書寫者

時間|8/30(三)至 9/20(三) 19:00-20:30,延伸場 9/27(三)

主題|從文字到影像:原著小說、改編電影與劇本書

第一週|主題:原著、劇本、到影像的旅程:以《父後七日》啟程

推薦書目:《父後七日》、《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美味關係》、《花甲男孩》、《俗女養成記》

第二週|主題:一個句子就是一場戲:《斷背山》的精準絕美

推薦書目:《斷背山》、《幻之光》、《真愛旅程》

第三週|主題:可改編與不可改編的:《在車上》及其他村上春樹改編電影

推薦書目:《沒有女人的男人們》、《螢火蟲》(短篇〈燒掉柴房〉)、《萊辛頓的幽靈》(短篇〈東尼瀧谷〉)

第四週|主題:最好的時代:佛心大發的劇本書

推薦書目:《我們的藍調時光》、《生命之詩》、《編劇之路》、《劇作家坂元裕二》 《美國女孩》 、《我們與惡的距離》

延伸場|主題:讀劇餐會:與劇中角色共進晚餐

精選三~四部影劇作品的經典用餐情節在中央書局餐廳重現,請主廚還原劇中料理,讀者分組進行讀劇實演。

週三讀書會 中央書局 文學 電影 戲劇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