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古潮流】日雜啟發,西門町養成,Travis Vintage & Used Clothing專注經營1950-70年代美式古著
桃園人,40歲出頭的店長Travis在他高一那年愛上了古著。走進他現在開於赤峰街的「Travis Vintage & Used Clothing」店裡,美式男裝占了絕大多數,每件古著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其中也有不少外國人光顧,例如採訪當天碰巧看見知名酒吧Revolver的英籍老闆在店裡流連。
但什麼事激發Travis對古著的熱情?念高一時他常在何嘉仁書店翻閱日本流行雜誌,剛好有一期專刊介紹老衣服,「那時我讀不懂日文,卻很好奇為什麼那些衣服看似老舊,價格卻特別昂貴。」最後他恍然大悟,那些都是二手衣,不知為何,他覺得那些破破爛爛的衣物很迷人,深藍色的牛仔褲穿久了,色澤起了變化也很美。從未接觸過二手衣世界的他,眼界被日系雜誌打開,年紀輕輕卻已撒下日後開店的種子。
台灣的第一代古著店,於1989年在台北復興北路的中興百貨經營,但尚未成為潮流就歇業了。直到1990年代中期,古著店才在西門町、天母和東區遍地開花,尤其是西門町,90年代的台灣流行文化多半在那裡發生。
Travis是從新聞報導得知「西門町的二手衣從日本引入」,還是學生的他,趁假日興沖沖地搭車北上,好不容易找到昆明街96巷裡的二手街,「實品比我想像得還好玩,每款衣服都只有一種尺寸,喜歡的不見得合身,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想要的東西。」他提及,古著跟全新成衣有很大的不同,買二手衣有點像「飢餓行銷」,越難獲得的你就越想要,不同店家提供的款式都只有一件,舊衣服不會再生產,賣一件少一件,買到手的可謂獨一無二的商品,比新衣服更珍貴。
2005年他從東吳法律系畢業,決定順從自己浪漫的興趣,在西門町開古著店。他專攻美國服飾,引進的衣飾跨幅40至90年代,然而特別集中在50至70年代的單品。那時的潮流跟著美國文化走,例如40年代出軍服、50年代是戰後美國的高峰期,衣服用料扎實、T恤製作是滾筒設計一體成型,不似現代成衣多由兩片布料接合。
經過半世紀以上的老衣服強過現代成衣,Travis對自家商品很有自信,他的選品既有收藏價值,又可以直接穿出門。比起現代的量產生態,他更著迷於過去遺留的紀念品。美國潮流文化濃縮在其小小的店面中,承載歷史的重量。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