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台南百年布莊的錦源興:做很潮的印花設計,過踏實的台南生活

聯合新聞網 黃怜穎
錦源興第四代負責人子興。 圖/錦源興提供

藏在台南市區中正路小巷裡的白色透天厝,簡單明亮的現代風格從一整排五、六十年的老屋叢裡跳了出來,下一眼,是店裡白牆上的十多個色彩豐富的印花提袋:烏魚子、關廟麵、戲台、黑面琵鷺、府城四大名匾、茄芷袋配色⋯⋯來自台南印象的圖樣,楊子興設計成印花後使視覺元素變得新潮,其實在創造這些花色的背後,他還想了更多:「也可以把這面牆當作一個展覽在看,把錦源興的印花看成一處有趣的旅遊資訊站,也讓每款印花是一個平台,是認識台南和台灣文化的起點。」或者說,這些印花也是認識一位七年級生如何思考文化和自己的關連的起點。

今年二月底,百年布莊重新以生活品牌的面貌與大家見面,推出10款台南系列印花布提袋...

2018年買下這棟老屋是促使子興回台南定居的關鍵。當初來看房時雖屋況極差,小時候考完月考的下午被媽媽帶來中正路逛街的開心回憶都回來了,子興和媽媽的出生地都在附近,像是一種命定感的緣份,將自己和家越拉越近。27歲創業開品牌設計公司,有7年的時間都待在台中,心底有個「沒有被滿足的創作欲」推動著他,接著,買下一處還不知道要用來做什麼的老屋,加上身為獨子想多陪伴父母的想法越發強烈,子興想起一直惦念著的、媽媽家族裡已沒有在營運的「錦源興」布莊,能不能試著用自己的設計專業接續起百年的故事?

60年老屋保留了磨石子,上樓看展可體驗非常陡峭的樓梯。三樓空間用於展覽。此為今年...

錦源興第二代長輩的開放態度讓第四代的子興安了心,小時候由外婆帶大的他,僅存和外婆坐公車到神農街、民權路找布莊親戚的記憶,錦源興的過往到底是什麼模樣呢?開啟訪談親戚、蒐集老照片與家族史,其中最珍貴莫過於從網路找出一份存於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的工場名簿,記錄外婆的父親—也就是阿祖張相先生創立錦源興的精確年代為日治時期的1923年,子興笑說唸研究所時找參考文獻所練的功就是為了這一刻吧。

傳聞每戶台南人家庭冰箱中隨時都冰著烏魚子,這款非常台南的、也讓在地人會心一笑的,...

首波推出的城市系列,每個印花款式都會編號,其中編號1號的「黃花」(下排從右數來第...

一個想回家鄉定居的念頭,在中正路小巷裡重新落地生根,子興在手機記事本記下日常觀察到的小東西,一筆接著一畫在布上長出了花。他也把印花帶到花蓮的葉宿文旅展出,後續還會安排在醫院展覽,帶著印花設計往其他生活空間裡去,提醒著人們這些美麗的文化圖樣其實都來自日常。錦源興的三樓也持續以展覽平台的方式邀集著與更多人的連結,子興提起這些從心而出的創作與交流,都是以前他在設計業裡做不太到的事情,他回到台南,把錦源興和自己打開來,小小的空間承續著百年布莊見證紡織業榮景到轉型的變遷,讓自己的生活慢下來,並認真實踐當初回到台南承諾自己要做到的:陪伴爸媽吃晚餐,也因此這是一間傍晚六點會關門休息的小店。

印花設計應用於其他生活小物上,成為台灣味十足的禮品。 圖/錦源興提供

台南 質感選店 百年布莊 錦源興 茄芷袋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