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若齡專欄】來去公園,疫情日常的奢華放空

聯合新聞網 陳若齡
歐洲公園裡有太陽的地方就有人躺著。 圖/陳若齡攝影

歐洲疫情似已卷土重來,近日出門活動,不想戴口罩也不必躲避人群大口呼吸,最好大概就是公園。趁著入秋後偶爾的暖陽,騎單車去補貨喜歡的咖啡豆,回程順道繞進大半年沒去的馮德爾公園(Vondelpark),些許是因為疫情悶了太久,也或是大自然的療癒,沒什麼目的閒晃也覺得愉快舒心,這才發現,不知從何時開始,喜歡上城市裡的公園。

說喜歡公園,其實不如說是喜歡在地的生活感,因為走進公園某種程度也走進了當地人的生活。清早或傍晚的慢跑者、推著娃娃車的年輕夫妻、享用輕便午餐的上班族,因為疫情到戶外上健身課的、懷疑根本是逐日而曬的、遛狗遛小孩的,在阿姆還多了些騎單車的人⋯⋯比起巷弄街坊,公園多了分從容開闊,但又不同於豐盛喧騰的市場,總能看到人們隨性放鬆的狀態,初見嘖嘖驚奇的泳裝比基尼或上空、折椅懶骨頭或隨地躺臥,都是這兒的尋常風景。

荷蘭國家博物館旁的花園夏天設置許多涼椅。 圖/陳若齡攝影

旅行時也愛去公園,說鬧中取靜、享受自然慢活都太做作,最直白的原因,是這兒通常不會人擠人,而且進入門檻極低:無需刻意打扮,不必上網預定或現場排隊買票,也多不需要確認營業時間以免撲空(一些隸屬博物館或私有花園除外)。除了偶爾要看天氣溫度,否則興之所至,觀光踩點或純放空,想去就去。餓時就近買個三明治咖啡小憩片刻,假掰點提前去超市買些酒水小食擺一草地,不時還能遇上假日市集、展覽或表演,歐洲有太陽的戶外生活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但不無聊。

不過,公園一開始倒是奢華的存在。「Park」一字最早意指皇室貴族的狩獵場,或是提供遊樂的私有園林。一說也源自希臘雅典讓學者進行社會討論或活動的公共廣場概念,但都是一種社會階級表徵或需要身份地位才能進入的場域。一直要到18世紀後期至19世紀,隨工業革命城市快速發展,愈來愈擁擠窒息的生活空間,讓人們生理和精神上都益發嚮往自然,政治和社會發展也為了緩和矛盾和階級對立,才逐漸促成發展出近代所謂的「公」園,因此,公園除了美化城市,也可說體現了民主社會的平等與公共性。

鄰近商業圈的碧翠絲公園,午間能看到來此享受午餐的人。 圖/陳若齡攝影

說是公共,但在公園裡我最享受的是一種獨特的「私人」空間感,不必太多社交也能自得其樂,疫情時期不必刻意也能保持「天然」社交距離,大型公園規劃的多元性,以及隨不同心情和時間產生猶如「客製化」的個人體驗,使公園成為讓人想一去再去的迷人所在。

好比住在阿姆南邊,常去阿姆斯特爾或阿姆斯特丹森林公園,同樣路線因季節或天氣以及遇見不同的人與動物,留下不同的記憶。馮德爾公園的露天舞台和地窖音樂會是疫情前讓自己有在地人錯覺的好去處。倫敦海德公園難忘的是春寒料峭呼著濕冷空氣的晨跑。總選在夏天造訪的肯辛頓花園,不會錯過其中的蛇形藝廊(Serpentine Pavilion),以及自2000年起每年邀請不同建築團隊設計的夏季展亭,設計師與自然共生的創意讓放空變得有點詩意。

Amsterdam Bos阿姆斯特丹森林公園還能看到牛群。 圖/陳若齡攝影

去年倫敦肯辛頓花園的夏季展亭出自日本新生代建築師石上純也。 圖/陳若齡攝影

巴黎和紐約的公園則是秋天的印象。巴黎大皇宮旁小公園Square Jean Perrin,是每回看完展覽或大秀,從夢幻回到現實的最佳緩衝區。比起紐約中央公園,市立圖書館後方的布萊恩公園(Bryant Park),高樓環繞間的喧騰綠意,置身其中別有魔幻寫實的魅力。

穿出馮德爾公園,我在等紅綠燈時的單車陣中重新戴上口罩,結束一段奢華的日常放空。

馮德爾公園出口等待紅綠燈的單車陣。 圖/陳若齡攝影

陳若齡專欄|城市觀察筆記

美國城市規劃評論作家珍雅各曾說,「城市是一種心靈的狀態,一種獨特的風格習慣、思想自由和情感豐富的實體。」生於城市,活在城市,我也熱愛城市,透過體驗和觀察,試著認識並記錄它們的風貌。

◎責任編輯:胡士恩

陳若齡 阿姆斯特丹 巴黎 蛇形藝廊 馮德爾公園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