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遊前,6位策展人想跟你說的話——2021台灣文博會「文化概念展區」華山登場

聯合新聞網 沈佩臻
主題館「相信律」脫口秀與參與者互動。 圖/沈佩臻攝影

2021台灣文博會「Supermicros數據廟-匯聚相信的力量」於4月16日盛大登場,由位於華山1914文創園區的文化概念展區「數據廟」率先開展,以「匯聚相信的力量」為核心精神,串連主題館「相信律」、工藝館「微物集會」、地方總論館「北回朝聖路」、嘉義縣館「照起工」、花蓮縣館「據說考古隊」與議題廚房「愛ㄉ合作社」共六大展館,打造一連10天熱情共論的文化現場。

在華山的「文化概念展區」開啟這趟文化旅程之前,不妨聽聽各策展人想跟你說的事,為逛遊暖身,也提供思考領略與感受趣味的途徑之一。

主題館 相信律

總策展人、主題館策展人林昆穎。 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策展人林昆穎 想說:

主題館比較抽象,是以相信的定律、相信的原則為核心向大家展示。這裡共有四個展區,當你進來後比較像是參拜現場,充滿著聲光科技,同時也是表演現場。在這個動態環境中,你可以用手機透過互動問答,走過展廳,最後進入光明神殿,點亮一盞光明燈,獲得一張未來建議的籤詩。

你也可以帶著很簡單的心情,一關一關體驗。第一關會看到一個大眼睛,告訴大家:「看到就是相信嗎?」第二關會有很活潑的脫口秀互動表演,和你共同討論相信是有配方的;接著來到共創神殿,會有週而復始的日光、人一輩子坐過的各種椅子裝置,還有相信舞台,邀請大家以理性與感性來探索。

主題館「相信律」入口場景。 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展覽介紹

我們相信天地的變動,我們相信群體的力量,我們相信人情的傳遞。台灣是一座匯聚了眾多相信的島嶼。身處社群時代,數據是記錄了我們的行為,而我們又用數據來判斷人類行為的方向。主題館「相信律」透過數據來應驗信仰,是一場虛實沉浸的互動體驗。從心出發,將台灣的日常生活,以「理性的知識」與「感性的經驗」來調配,看見相信的應用方程式。

共創神殿以週而復始的日光、人一輩子坐過的各種椅子裝置構築而成,同時也是表演場域、...

展覽以「匯聚相信的力量」為展演流程。「參拜相信大神」重新帶領觀眾調配相信的百分比;「共創神殿」將相信機制透過展演,體現出台灣的文化現象、集合共創的體驗、大智慧的實踐性,創造生活中的儀式感;「光明神殿」則從個人體驗而得的數據,給出對未來的啟示。每個時代,都有著集體共識,生活中的每一個決定,都是累積文化的證明,相信生命所擁有的多重視角,看見台灣多元互信的未來力量。

主題館「相信律」光明神殿。 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工藝館 微物集會

工藝館策展人方敘潔(La Vie全媒體主編)。 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策展人方敘潔 想說

所謂的微物就是具體而微的工藝物件,集會就是每個物件都帶著自己的信念與倡議來參加這個展覽,有點像是工藝器物來參加clubhouse空間,每個器物都有自己的主張,它們主張什麼呢?其實我們以前會覺得工藝器物是弱勢的,但是到了當代,譬如說很多人造器物其實沒有辦法再回到地球的循環中,對大地造成很大的危害。我們希望在展覽中提出五個倡議,分為五個展區,名稱聽起來都是「ㄨㄟˊㄨˋ」,但它在各個不同層面上提出我們可以如何幫忙地球、幫忙人類,譬如說展覽現場有一個很重要的哏:「工業的技術與工藝的記憶,如何取到平衡狀態?」

現場也邀請專門的雕偶師,跟3D列印機作battle,我們可以看到當代有3D列印機用塑膠印出偶頭,但是旁邊有師傅用手工與創造力,做出不必標準化,卻很有人文溫度的作品。此外,還可以參加工作坊體驗,你隨手取到什麼樣的材料,就可以創造出新的工藝物件,這裡我們去談人類學中的「隨創」概念。還有為展覽量身定制的40分鐘紀錄片,去苑裡拍攝「藺子」品牌,如何以工藝作為方法去解決社會問題,可能是地方創生、青年回鄉、公平交易與友善環境土地等問題,譬如說藺草全都是有機耕種,透過工藝牽連到不同層面。

展覽最後有一個人造物件裝置,有趣的是,看似人造卻效法工藝特性——它們生於地球,也可以回歸地球,全都可以回收。最後還有投票區,看完這些器物的主張之後,投下你支持的主張。

|展覽介紹

工藝,總是具體而微地,在這個物、人、世界持續交互共處的場域中,帶著自己獨有的信念和主張,因地制宜,應時而生。如果,工藝有時態,對你來說,它會屬於過去、現在、還是未來?

工藝館「微物集會」工藝將為我們提出5種面對未來的倡議新解。 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

工藝看似屬於某個過去,實則屬於每個今天。工藝,以有形入無形,在看似靜態的器物之中,蘊含著各種面對、改變並且解決當代難題的動態思考。自工業革命、全球化到人類世(Anthropocene),時間推移,技術累進,這種線性的時間觀是否代表真正的進步?而這股進步的風暴把我們吹向何處?

工藝館「微物集會」中效法工藝的人造物件。 圖/沈佩臻攝影

我們將在易碎的未來中,重新發現工藝在今日的價值所在。尤其當工業的特效藥(solution)不再是最佳解方時,我們該如何重新設計和倡議出不同的新解(re-solution),決心連接起工業與工藝之間的差距與斷裂?

工藝館「微物集會」投票區。 圖/沈佩臻攝影

「微物集會」展覽中,工藝將為我們提出5種面對未來的倡議新解:在「惟物」的世代傳承裡,工藝成為無形文化的具體物證,為人文價值定錨;重拾與生俱來的「維物」隨創(bricolage)能力,在手與物料的接觸之間,將我們從虛擬網絡帶回真實風土的黏結;汲取工藝中群體協作(cooperation)的「為物」特質,以共工、分潤、地方創生,重建社會聯盟感;探訪「微物」裡有如神在的技術思考,挖掘設計導入的產製革新;最後,直面人類世的「危物」處境,顛覆技術決定論、人定勝天的認知,重建人小環境大的宇宙技術觀。

地方總論館 北回朝聖路

地方總論館策展人淦克萍(種籽設計總監)。 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策展人淦克萍 想說

北回歸線在世界上的陸地,幾乎都是沙漠,我常常在想,北回歸線就像地球的一條項鍊,台灣是一顆綠寶石,囊括了0到3952公尺的不同海拔、高度、生態、地景地貌、物產、族群與人文記憶,這是一個很豐沛的可能。希望北回朝聖路,能向大家傳達點點滴滴的好故事。

|展覽介紹

本展且藉太陽發出的邀請,匯聚了17處台灣之最、世界之光,擘劃23.5°N 的時空新意。請與我們一起一腳自然探索、一腳食物設計,走過海河山雲共構的五大地形、11 座生態系統,見證地心熱力打造世界十大秘境島嶼及百年名湯,坐擁世界第二大洋流與全球最大大陸棚的幸運,一網打盡鮮蚵牧場與烏金傳奇。

地方總論館「北回朝聖路」。 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感受兩大水脈孕育出全島最大平原、最大沙洲與最大猛禽渡冬濕地,澆灌著最多種類的蕨類故鄉、以及名揚國際的海梯田地景;乘著世界文化遺產,穿越三大森林相編織的族裔故事,行經最有環保意識的公路,在最劇的海拔起伏中,激盪生態共好的最大可能;解鎖 3952 的密碼,佇立東亞第一高峰的肩膀、聽最耆老述說刻畫在台灣原生種特有種保育種、以及冰河孑遺苔蘚的身世線索。

地方總論館「北回朝聖路」囊括了0到3952公尺,匯聚17處台灣之最。 圖/台灣設...

最後,沿著百餘種風土物產的內在之路,錨定個體、族裔、與生態體系的世界位置,寫下屬於自己與美麗之島的故事。

花蓮縣館 據說考古隊

(左起)花蓮縣館策展人曾令理(偶然設計平台發起人)、協同策展蔡昇達(森深試務所)...

|協同策展人 蔡昇達 想說

這一次花蓮館回應「數據廟」概念,據說考古隊是考當代的古,講當代的故事,從過去、現在、未來都在這個展館中。關於據說兩個字,據是數據,說是傳說,前者是經驗的科學,後者是科學的經驗,我們希望透過據說考古隊的概念,讓大家走進花蓮館之後,能從這裡帶出新觀點、新角度來看待花蓮。從傳說到日常生活物件,證明了人在土地生活的肌理與痕跡,走進六噸七星潭石頭撲滿的大型裝置海灘,選一顆你命定的石頭,跟我們共創探討你想要的未來是什麼樣子。

展覽介紹

花蓮,作為時間地理交會之處,是傳說故事開始的地方,是神性人性交融的縣市。數百萬年來的板塊相互碰撞下, 花蓮承擔了那份原始凜冽的撼動力,也留下了人文歲月所雕琢的溫柔。這裡的人聽得見石頭的歌聲,少年願意留下來陪一顆石頭說話,在古老大地的能量流轉之間,人們不斷地得到來自山海的啟發,過去如此,未來依舊。

花蓮縣館「據說考古隊」。 圖/沈佩臻攝影

此次展覽邀請觀眾化身為「據說考古隊」的成員,在傳說與軼事之間穿梭感受, 一起聆聽紋理中夾藏的故事, 支取那份來自遠古的勇氣。向大地探索、向星空仰望。帶著共同寫下的新篇章,回到花蓮這座城市,回到靈魂綻放的初始之地。

花蓮縣館「據說考古隊」考察匯聚著人與這片土地的傳說、經驗與數據。 圖/台灣設計研...

議題廚房 愛ㄉ合作社

議題廚房策展人陳小曼(陳小曼食物設計創辦人)。 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策展人陳小曼 想說

愛ㄉ合作社位於華山的中4A,這次找了10個飲食團隊參與共創,你可以透過線上RPG遊戲,隨時隨地登入測驗,測驗完之後可以帶著測驗結果,來到現場,從線上到線下兌換餐酒,每天都是不同陣容。

議題廚房「愛ㄉ合作社」展場。 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議題廚房「愛ㄉ合作社」由10組跨領域餐飲團隊混搭飲食組合,民眾可透過線上RPG遊...

|展覽介紹

2020年以降,人類停止移動,「訊息」的傳送來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文化的流動看似因物理上的限制而停止,融合卻不斷地在發生。信仰作為一個希望的容器,容納無以銘記的祝禱;透過儀式,人們與信仰的化身交換訊息、存放希望、傳遞愛。「愛ㄉ合作社」透過跨文化、跨世代、跨領域的團隊,解構訊息再重構:文化的共時與共食性,在這10天裡,穿越線上與現下,與參與者交換愛的訊號。

議題廚房「愛ㄉ合作社」問事處。 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議題廚房「愛ㄉ合作社」換愛口。 圖/沈佩臻攝影

嘉義縣館 照起工

(左起)嘉義縣館策展人汪兆謙(阮劇團藝術總監暨團長)、策展人吳透(硬是設計負責人...

|策展人汪兆謙、吳透 想說

華麗巨大的彩樓是台灣的特殊意象,飾有18個嘉義鄉鎮各自的特色符號,戲棚下則是職人們最真實的生活場景。低頭穿過彩樓來到展區——後台,後台又化身為舞台,18個絢爛小彩樓,是18鄉鎮以各自的特色「鬥鬧熱」拚場,觀眾可以逡巡其中,體驗嘉義熱鬧喧騰的民間生命力。

嘉義縣館「照起工」。 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也可登上大舞台,從高處俯視瞭望展區,或是在職人於大舞台操作示範的時刻,沉澱感受照起工的職人日常,以多重視角觀看嘉義。親子共玩的趣味彈珠台互動遊樂區,像是廟口空間的延伸,以彈珠得分換取、收藏18鄉鎮職人小卡,是在地常民生活的小小樂趣。

嘉義縣館「照起工」18個絢爛小彩樓,是18鄉鎮以各自的特色「鬥鬧熱」拚場。 圖/...

|展覽介紹

嘉義縣18鄉鎮的無名英雄每日「照起工」,牽引整個台灣的產業,就如同劇場幕後人員,使演出順利完成。本展覽靈感來自嘉義鹿草著名的文化盛典余慈爺公聖誕上百棚戲台祝壽的場面,觀眾進入台灣傳統戲劇的彩樓後台之後,18鄉鎮「逗鬧熱」拼場,百工百態成為焦點,也藉著這個儀式性的展示,表達純樸的謝天精神。

親子共玩趣味彈珠台互動遊樂區,像是廟口空間的延伸,以彈珠得分換取、收藏18鄉鎮職...

2021台灣文博會

華山1914文創園區

4/16(五)至 4/18(日)10:00 - 21:00

4/19(一)至 4/22(四)10:00 - 20:00

4/23(五)至 4/25(日)10:00 - 21:00

松山文創園區、花博公園爭艷館

4/21(三)至 4/22(四)10:00 - 18:00(4/21僅開放專業人士入場)

4/23(五)至 4/24(六)10:00 - 20:00

4/25(日) 10:00 - 17:00

更多資訊請見2021台灣文博會官網

臺灣文博會 華山 林昆穎 共識創造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