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每日甜點計畫:用記憶當酵母,笑聲當糖粉

聯合新聞網 楊馥如

「走在街上再也看不到路人的微笑,見了面不能親吻擁抱,真不習慣!」到相熟的蔬菜店採買,我戴著帽子和口罩,老闆一時沒認出;相認之後我跟她說起從台灣回義大利後的感想,兩人一同嘆氣。

2020年延燒全球的疫情,徹底改變我的生活:向來頻繁旅行,突然成了籠中鳥不打緊,來回台義之間光是兩次居家檢疫,一個月的時間平白蒸發。我們正學著適應和病毒共處的生活,但義大利是個很難保持社交距離的國家,講話不口沫橫飛、四肢飛舞,見面不抱抱親親,日常都走了味。

蘋果蛋糕。 圖/楊馥如提供

大時局苦,計畫趕不上變化,工作全數取消,我因此得到休息。義大利全國封城期間,我和先生享受了平淡卻充滿親暱感的生活,我們天天進廚房做甜點:除了義大利經典甜食,也做俄羅斯蘋果蛋糕、英國司康、西班牙乳酪蛋糕、美國蘋果派、德奧蘋果卷⋯⋯,從不下廚的先生竟然學會烘焙,我笑他,花甲男孩獻出人生第一次,還得到莫大成就感,算起來,關在家這幾個月還蠻有收穫的。

最大的學習是懂得什麼叫「不凡的平凡一天」:每個今天都是過往的最後一天,也是未來人生的第一天;因為懂得活在當下,靴子國民特別擅長駕馭帶苦味的食材——苦橙、杏仁、咖啡、巧克力——找到平衡苦的甜,讓一道點心甘苦參半、韻味十足,也更值得回味。人生不也如此?

我們開始每日甜點的計畫,選了食材不出五樣,只要在大碗裡攪一攪就可以的簡單食譜,天天烘焙,出爐量驚人,夫妻倆口不可能全部吃完,所以分送鄰居、親友,甚至隔壁做工程的師傅也成了分享的對象。幸好能進廚房做菜,這是最後一方不被剝奪的淨土和樂趣;疫情嚴峻不能接觸,只好將思念揉入麵團,把愛烤進蛋糕,送給好久沒擁抱的人,甜點一入口,相信全都明白了。

老奶奶松子派。 圖/楊馥如提供

最受大家好評的是俄羅斯風味蘋果蛋糕,材料就四樣:一杯麵粉、一杯砂糖、一杯雞蛋,三顆蘋果;沒有奶油也沒有泡打粉,這蛋糕是從前在牛津唸書時,同房子的白俄室友教我的。「家裡食材有限,奶奶最常做sharlotka蛋糕。」朋友提到奶奶從來不用秤,粉糖蛋等比就對了;沒有電動攪拌機,反正孫子多,叫來輪流打發。「蘋果切小塊倒進烤模,蛋跟糖打到蓬蓬的,變成淡黃色,粉加進來攪一攪,再把麵糊倒在蘋果上。190度烤到表面金黃就可以了。」

白俄奶奶的三杯蘋果蛋糕真厲害,方法簡單、材料單純,而且保證成功。疫情期間採買不易,幾樣材料就能烘焙出美味,加上最親愛的人相伴,這香甜的時光總讓我想到小時候,爸爸也常用手指數得出的寥寥食材在家烤雞蛋糕,是深植腦海的家之味。

2021年初,我再度回到台灣,檢疫完成後在路上行走,看到店家正常營業,而且一片欣欣向榮,好感動!這樣熱鬧有活力的景象,彷彿是另一個世界:全球慘兮兮,台灣卻能保持正常生活,像一切不曾發生。我們幸福得好荒唐,用「不可思議」來形容也不誇張;在我還沒有體驗過水深火熱的疫區生活前,根本無法想像。知道嗎?對義大利的孩子來說,連到校上學都是奢侈的夢。

提拉米蘇。 圖/楊馥如提供

「我們記憶最精華的部分保存在我們的外在世界,在雨日潮濕的空氣裡、在幽閉空間的氣味裡、在剛生起火的壁爐的芬芳裡,也就是說,在每一個地方,只要我們的理智視為無用而加以摒棄的事物又重新被發現的話。那是過去歲月最後的保留地,是它的精粹,在我們的眼淚流乾以後,又讓我們重新潸然淚下。」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年華》中的文字,給了我很深的感觸。

◎責任編輯:胡士恩

自炊進化 義大利 甜點 楊馥如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