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探險家的美好生活秘密:我在南極學會獨處,更加確定生命中什麼對自己才重要

聯合新聞網 厄凌・卡格
在旅程途中,我想起把自己當作生活的中心這件事有多麼重要,也就是不要透過別人而活。...

編按:疫情讓我們多了時間和自己相處,《極地探險家的美好生活祕密》透過細微體察和哲思論辯,將冒險的經驗帶進日常生活。作者厄凌・卡格告訴我們,不要任由自己因為受不了孤單而去找伴,或分心去想過去或未來,過一段時間通常就會平靜下來,之後就能開始享受獨處了。

小時候,我不喜歡孤單。通常是因為沒人想跟我玩,於是我將「孤單」跟「心情低落」聯想在一起。跟人在一起會有種安全感,而且一次很多人更好,如果都是同年齡的人就再好不過了,我還記得跟鄰居好友一起玩球的美好回憶。從很多方面來說,我的童年就是透過他人而活。某個程度來說,這很正常。需要與人作伴跟獲得他人的認同,都是人之常情。被迫孤單而非自願選擇孤單,跟選擇跟自己相處的感覺截然不同。小時候,我對於享受獨處沒什麼概念,前往南極途中,還有其他冒險的旅程中,我開始懷疑自己想要某種程度的社交,是因為我真的想一直跟人作伴,還是因為我其實害怕孤單?

十七世紀,法國哲學家暨無聊理論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撰文探討過人類的離心力,為了避免想起自己的存在在這世上毫無意義,我們幾乎什麼都願意做,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忙得團團轉,這樣就不會有時間停下來思考。根據帕斯卡的說法,人類是世上唯一能理解自身處境的動物。出發前往南極之前,我還沒讀過帕斯卡,但他的說法很符合我在旅途中的體悟:我與人社交的動機其實是想逃離自己。這個體悟對我意義重大。

沒有電視影集,沒有廣告,沒有新聞,沒有名人八卦,再也不需要考慮別人,只剩下無邊無...

抵達南極之後,有人問我是否在旅程中學到很多。我加強語氣給了肯定的答案。記者接著問我學到了哪些東西,這就沒有簡單明瞭的答案了。我毫不懷疑那五十天是我這輩子學到最多東西的一段時間,但不是所有收穫都能輕易用言語表達。對我來說,這趟旅程早在我踏上南極之前就開始了,至今仍在繼續。幾年後的今天,我仍然無法完整回答那幾個日夜裡,我在冰雪之中學到了什麼。但我可以肯定,在生命中的那段時間,我發現:用有別於往常的方式生活是可能的。獨自一人、在一段無限期的時間內靠自己存活下來,其實並不危險,剛好相反。

回到家之後,我的生活如常繼續,有帳單得付、衣服得洗,家裡的洗衣機壞掉也得請人來修。不同的地方在於,我更加確定生命中什麼對我才重要。我更善於區別真正有意義和意義不大之事,以及分辨哪些人對我是重要的人、哪些不是。我也清楚偶爾我必須獨處,不然很容易忘了自己是誰。

我毫無意願重回南極,在那裡度過餘生。因為我太喜歡家人、朋友、藝術、海洋和森林。如果你去問歷史上任何一位哲學家或思想家對人類需要同伴的看法,幾乎每個人的答案都是:人類生來就不是要獨自過活,我們依賴彼此而存在。

但偶爾知道自己有能力跟自己相處,並且瞭解偶爾獨處對我大有幫助,也挺不錯的。那讓我遠離城市,花點時間省思生命中的挑戰。發現自己終究還是會想念家人、朋友的陪伴,我更體會到他們對我有多重要。我發現獨處讓我對人更好奇,不只是親近的人,陌生人也是。我更懂得傾聽他人、尊重他人,並真心在意他們的憂愁和喜悅。

厄凌・卡格(Erling Kagge)

1963年生,是挪威探險家、作家、出版人,也是三個女兒的父親,是史上第一位徒步踏上「三極」(南極、北極、珠穆朗瑪峰)的探險家。

大塊文化《極地探險家的美好生活秘密》書封。 圖/大塊文化提供

◎ 本文摘自大塊文化出版《極地探險家的美好生活秘密》,原章節標題為〈學會獨處〉

◎ 責任編輯:翁家德

當代冒險 選讀 大塊文化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