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開幕典禮,不可錯過:國力展現的極致演出

聯合新聞網 謝堯華

"Madame and Monsieur, jeux olympiques de 2020..."

現代奧運的創辦者Pierre de Coubertin是法國人,因此每年奧運開幕典禮的報幕旁白,都是先法文再英文,每次聽到「女士們,先生們」就似乎回到了那場四年一度的運動嘉年華會。

(右)2016里約奧運開幕節目「生命的起源」,利用3D投影技術呈現生命誕生到土地...

「更快、更高、更強」是奧林匹克的座右銘,但是奧運會從來就不只是運動會。Coubertin男爵承襲古希臘的全人教育精神,認為文化跟藝術的薰陶修養與鍛鍊體態的健美勻稱一樣重要,所以20世紀上半葉的奧運會裡,文學、音樂、繪畫、雕塑跟建築都跟運動競技同步進行比賽,照樣頒發獎牌。雖然這些項目確實不容易分出高下,也在奧運逐漸走向專業競技的五〇年代後引退,但卻藉由開閉幕式的表演繼續留在奧運場上,在那一晚成就一個全世界最大的舞台。

國力的極致展現

筆者17年前初次採訪奧運,就讓希臘拿出來的老祖宗壓箱寶看傻了眼。過去只在星圖羅盤上出現的諸天神祇,不是一個兩個、而是成群上百的真人彩繪粉墨登場,繞行全場。到了北京奧運,讓體操金牌李寧舉著聖火在鳥巢裡凌波微步,象徵新中國崛起的自信與驕傲。但我自己私心最喜歡的還是倫敦,從小接受英倫搖滾洗禮,區區五千萬人口的英國卻主宰了幾乎半世紀的歐美流行樂壇,想見證經典的隨著保羅麥卡尼一起唱「Hey Jude」,想看辣妹的閉幕式也有「辣妹」。大英國協貢獻給世界的還不止音樂,從工業革命興起的運動文化傳統、照顧民眾健康的公共醫療保險制度,場面有大有小,甚至在交響樂團搞鬼的豆豆先生,詹姆斯龐德拜請從天而降的女皇,亦莊亦諧乃是大不列顛本色。

2012倫敦奧運開幕式表演。 圖/侯永全攝影

不過,由於歷屆的開幕典禮都把節目內容視為最高機密,因此所有的媒體都得等到當天下午進場入座後,拿到厚厚的一本模擬流程介紹囫圇吞棗,加上語言文化的差異,經常是有看沒有懂。即使有幸買到門票進場躬逢其盛也不必得意忘形,因為典禮不僅僅是為了區區幾萬的現場觀眾,還要轉播給全世界數十億不分時區不同地域的運動迷。大部分的畫面鏡頭都是為了轉播設計,電視機前的觀眾看得到細節特寫也能鳥瞰全景,反倒水岸第一排的常有只緣身在此山中,見樹不見林之嘆,往往得等到典禮結束回旅館看重播才得知其中奧妙。

表演節目過後,就是運動員繞場了。奧運以國家為單位報隊,固然可以激發世界各民族的自信心,在各自擅長的項目發揮,但也注定是地廣人多的運動大國秀場,小國寡民只能志在參加,但至少在開幕典禮這個晚上,暫時還沒有任何選手成為輸家,所以大家都可以開開心心的揮著小旗子進場,在殘酷的競技修羅場讓彼此流淚夢碎前,盡情享受最後一夜的歡愉。進場流程隨著參賽國家數量逐屆膨脹而愈形冗長,但每個國家都擁有讓世界看到的15秒。最後將聖火點上高台,大功告成。

2012倫敦奧運開幕式,東道主英國隊進場,空中灑下紙花。 圖/侯永全攝影

2016里約奧運開幕典禮上,一名運動員點燃奧運聖火。 圖/美聯社

病毒之下必須妥協

這屆東京的開幕典禮到底有些什麼呢?五年前里約的閉幕典禮,日本籌委會大量運用風靡世界的動漫經典元素加入動畫,提醒了世人東洋娛樂文化的軟實力,以未來科技當吉祥物但也尊崇能樂狂言三味線的傳統遺產,宜古宜今原本讓人期待;之前公布的主題「United by Emotion(情感合一)」照例說了等於沒說,但過去一年多來的疫情,畢竟改變了世界每個角落的運行方式,加上今年所有奧運場館沒有觀眾喝采,各國代表團進場規模亦大幅縮減,每團可能以50人為上限,非選手的官員最多六位。即使仍然是希臘領頭日本壓軸,但各國選手彼此勾肩搭背拍照留念的歡樂場面將不復見,表演節目也將採用虛擬實境,不會出現華麗繁複的場景設計,動作鋪陳都必須考慮演員彼此的社交距離。

2016年,東京奧運籌委會以精采演出預告2020東京奧運。 圖/中央社記者徐肇昌...

但東京國立競技場還是一樣遼闊,故將出現奧運史上最簡潔空靈的開幕典禮,大和民族向來著迷於剎那間的綻放與凋零,本屆在重重限制下日本仍然堅持主辦奧運會,必須在典禮上展現不能被病毒打倒的精神,或以枯山水的似波沙流,安撫那些來不及等到開幕便提前離去的靈魂。

◎責任編輯:李奇偉、胡士恩

東京奧運 運動競技 日本 開幕典禮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