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清元專欄】不願在新聞見到的老店名:「成田家」與趕走夏天的湯豆腐
最近的這兩年,如果看到自己熟悉的店名,出現在新聞標題裡,多半,要有壞的心理準備。
「<疫情快訊>受人愛戴50年的成田家田町店 將結束營業」,哎呀⋯又來了⋯
先前有幸能參與一些日本地方政府的創生計畫,不免就會請台灣的媒體朋友,來走走模範觀光路線,不過,我喜歡的並非這部分,而是收工之後的時光,畢竟白天的選點,是行政與贊助廠商的權衡結果,但晚上的行程,則是這些地方公務員賭上〇〇人的驕傲,也要做出的推薦,因此,品質特佳。而居酒屋「成田家」,就是在岡山縣遇到的所有人,都異口同聲的選擇。
成田家在市區有好幾家分店,共通點是,葡萄色的暖簾上印著氣派的字樣與三升家紋(三個方酒杯重疊),乍看以為來到歌舞伎名門「成田屋」(東奧開幕式上表演的市川海老藏,便出身於此)的據點,實際上,店名與家紋還真的就是市川團十郎在1951年開業當時,同意他們使用的。一打開門,彷彿到同學家一樣的親切氣氛,即使接近最後點餐時間才鑽進來,狹長的店內,依舊擠滿喝開了的上班族。找到最邊緣的一角坐下,開始端詳牆上高達上百種、密密麻麻的菜單,原本點菜速度極快的我,也不得不靜下心來,仔細檢視,深怕錯失了什麼有趣的特色菜。
等待上菜的空檔,抬頭發現樓緣高掛著各分店的介紹照,沒有過多的文字,就是一張張距今5、60年的黑白照。相片裡,店長與從業員難掩緊張地面對鏡頭,畢竟他們更擅長的,是面對食材,以及客人。喜歡這樣安靜的宣傳。啊,菜來了。
依序享用了晚夏才吃得到的黑毛豆、酸味適中的清爽醋拌雞肉、魚體纖細易受傷所以顯得珍貴的鰆魚刺身,以及成田家名物「湯豆腐」。這湯豆腐,不是京都東山那恬淡地令許多遊客都吃不懂的高湯豆腐,而是台味十足,加滿柴魚片、肉片與青蔥的味噌豆腐湯,就算天氣還炎熱,酒後喝下這碗熱湯,依舊感覺無比舒暢,就像回到家一樣。
店內歡聲不斷,幾乎要聽不見自己的快門聲。回想起白天縣府觀光課的人說,瀨戶內海藝術祭帶來了人沒錯,但路過的人多,在市內留下來好好觀光的人少,還有很多課題要解決。不過看到眼前的活力景象,當時的我心想,只要居酒屋的燈籠還亮著,那麼,都市就不會寂寞。
只是沒想到,後來出現了更令人頭痛的惡鬼,侵擾桃太郎的故鄉。新聞裡的田町店,由山田夫婦經營,作為市民的心靈綠洲已經整整半世紀,疫情的打擊,讓業績跌至往年同期的1/4不到,面對開業以來首度的赤字,苦撐了幾個月,終究還是決定結束居酒屋的生意。不過,為了這麼多年來支持的客人,也為了一份份回憶,紫色的成田家暖簾,會繼續高掛,現在毅然轉型為外帶午餐熟菜店,也許菜色不若以往地多,但至少懷念的調味風格,能被守護下來。
【材料】
豬五花肉薄片、根莖類蔬菜(牛蒡 紅白蘿蔔)、豆腐、大蔥
【作法】
成田家的湯豆腐雖解酒好喝,但當單品吃,則略嫌單薄。
不如融入「豚汁」作法的精髓,將豬五花先入鍋用麻油煸香,加水,蔬菜與豆腐,中小火燉個十分鐘,再將味噌投入,豬肉湯豆腐即成。方便清冰箱的優點,使這道湯品更顯家常,配碗白飯,一個簡單的定食,就能趕走夏日的倦怠感。
施清元專欄|一期一會 走過的日本老店
「一期一會」這詞聽來可能有些陳腐,但疫情,時間,距離,都確實讓老店與客人,面臨「一期一會」的成真。在記憶風化前,試著寫下這些店曾帶給我的美好。還能再會嗎?
◎責任編輯:胡士恩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