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風景】走遍世界的落日飛車:從創作邁向製作,飛車要更「年輕人化」

聯合新聞網 採訪、撰文 胡士恩

2011年落日飛車發行第一張專輯《Bossa Nova》,當時三個20歲出頭的年輕人,因為「好玩」而組成的樂團,如今已是五人編制,玩成人抒情搖滾,完成超過百場世界巡演。落日飛車望向的舞台一直是全世界。樂團首腦曾國宏(國國)說一路走來的想法很純粹:「玩音樂嘛,就是想讓自己看起來帥一點。」

這兩年他們跟韓國知名樂團HYUKOH合作,也受邀為日本動漫《Sonny Boy》作曲,在成團的第十年拿下第32屆金曲獎最佳樂團獎,並藉由「夕陽音樂」的成立,宣示未來要從創作延伸到「製作面」。這兩年受疫情影響,飛車進廠保養、改裝、擴充,準備要做更多好玩的事情。

落日飛車由主唱兼吉他手國國、貝斯手弘禮、鍵盤手小干、薩克斯手浩庭和鼓手尊龍共五人...

500輯:落日飛車的起心動念?什麼原因讓你覺得需要成立這個團?

國國:十年前我23歲,大學延畢,生活多了很多時間。那時台北有在玩團的人,大部分都聚集在師大公園附近的Livehouse「地下社會」,落日飛車是我跟這群朋友的其中一個樂團。

落日飛車的源起是我跟從美國回來、當時讀北醫醫學院的朋友Kevin,我們想做在家裡玩的電子樂(electronic),像正義樂團(Justice)那種。我們缺一個鼓手,另一個朋友尊龍剛好退伍,我就叫他來打。當時我總共有玩三個團吧,在那個時空背景下,朋友跟朋友之間只要有相同音樂喜好,很容易就會成立一個新樂團,沒有要幹什麼大事,沒有目的性,只是想故意玩一些跟別人不一樣的音樂。

500輯:有預期飛車會走十年這麼久嗎?

國國:落日飛車在那個背景下成長,大家對它沒有期待,所以它的曲風包容性很大,一開始玩電子音樂,中間還找過女主唱、玩新浪潮龐克,後來變成三件式搖滾,我彈吉他兼主唱,Kevin彈貝斯,尊榮打鼓,玩七〇年代老搖滾,這是第一張專題的時候。

其實2011年9月發完第一張專輯後,落日飛車有四年時間幾乎沒有活動,一直到2015年,我剛好結束當張懸吉他手的樂手工作,想著「不然再回來搞個樂團吧」,但與其重新搞新的,不如用落日飛車的名義。這個團確實還有一些元素沒玩到,也有很多舊歌可以拿來表演。

我們常開玩笑說落日飛車沒有樂風的忠誠度,想玩什麼就玩什麼。2015年剛好現在的貝斯手弘儀和鍵盤手小干都退伍,我們就湊一起,玩比較成人的、有爵士樂的,比較重的八〇抒情搖滾。我們在那一年辦表演,飛車重開。

2011年的落日飛車,當時還是三人編制的搖滾樂團。 圖/落日飛車提供

500輯:現在的落日飛車跟五年、十年前有何不同?

國國:十年前只是覺得好玩,而五年前飛車重開時,心態上確實不一樣了,想把它當成一份可以養活自己的志業,開始試著把「好玩」跟「養活自己」抓到一個平衡點。我以五年去做規劃,合理估算自己有限的才華、時間和資源,可以怎麼樣孕育出一個好的環境,讓團員開心做音樂,也可以出國交朋友、表演,維持營運。

500輯:十年對玩樂團的人而言,是怎樣的時間感?

國國:我的人生也才活三個十年,第一個十年真的沒有印象了,第二個十年活在學習的體制裡,第三個十年離開學校走進社會、開始玩音樂。

落日飛車的這十年對我來說比較深刻,是很踏實的生命的軌跡,而且是靠夥伴一起走出來的。在這之前,你很像坐在一班列車上,根本不用想要去哪裡,車子就會帶著你前進,有些人這幾站要下車、有些人可以再坐遠一點。飛車這十年好像也不太能用車子來形容,比較像在翻山越嶺,前面沒有路,你要頗荊斬棘自己前進。

一個樂團如果撐得過十年,差不多已經發了三張專輯,應該可以再走一陣子。通常是這樣的:第一張作品很不錯,你才會有第二張,第二張會依循第一張的經驗,到了第三張才是重頭戲,你對於市場、玩團以及藝術的想法愈來愈成熟,成員彼此創作和工作默契達到好的狀態。我覺得飛車已經度過這個門檻。

500輯:飛車做到第三張專輯的狀態?

國國:知道自己還是得依靠、看著自己的心做音樂創作,而且不過於自溺。音樂像一座橋——這是在臉書上看到、忘記哪位大大寫的,我覺得講得很好,觀眾感興趣的其實是「那座橋會帶他去什麼地方」,而不是橋本身蓋得多漂亮。當然,如果橋蓋得很美,大家也會欣賞。但真正有趣的是創作者本身去思考「我要去什麼地方?」。飛車第一張專輯就有做到這件事,那地方我先去探勘過,真的很漂亮,我想蓋一座橋讓大家來。

蓋橋就會開始出現一些工業化的事情:你想蓋得讓很多車都可以過?還是大家要自己背背包去?如果你的橋蓋得超大,但那景點不怎麼樣,好像也沒那個必要。做第三張專輯,我們已經很有意識在想這件事情,就算是別人已經去過,他有可能是翻山越嶺才能抵達,但我們想透過音樂,讓大家快一點點到那裡。

落日飛車演出現場,他們已完成超過百場世界巡迴。 圖/落日飛車提供

500輯:十年前後,在台灣玩樂團的環境有何不同?

國國:我記得小時候學琴,心中最棒的工作就是去幫藝人彈琴、當樂手,薪水不會很高但也不錯了。那時候沒想過可以靠玩樂團賺錢,沒有經營的idea,樂團只要沒有被公司簽,就沒有未來可言,只能很酷地存在著。現在當然不一樣,不給唱片公司簽是常態,好的藝人、創作者或樂團,會傾向簽給廠牌(production house),懂怎麼製作而且品味好的人,才有機會簽到好的artist,這是現在的機制。

技術下放、網路上有豐富的學習資源,跟我們以前比起來,現在年輕人厲害很多。但也因為起步的門檻太低,競爭變得很激烈,以前只要跟著老師學、熬得過去,保證會有工作,生存資源可以慢慢建立起來;現在的年輕人學得很快、技術好、有美感,但問題就在於所有人都是這樣。如何從茫茫人海中顯得突出,變得非常困難。這就回到前面所講的,當大家都一樣,「你究竟想看到怎樣的風景?」這會讓一個人不同。

500輯:落日飛車接下來會以production house為目標?

國國:我們的營收大部分來自演出,疫情後幾乎直接掛零。我們花一年多時間,慢慢從「演出」調向「製作」,成立「夕陽音樂產業有限公司」,簽了一些藝人例如宋柏緯、雷頓狗、還有一個美國團Paul Cherry,團員也慢慢接觸編曲和音製作,未來要慢慢走向production house來經營,用飛車的名義接商案、配樂或版權更新等等工作。

這樣說起來,飛車也在讓自己「年輕人化」。我們都是彈樂器出身,慢慢開始學習軟體、練習編曲和音樂製作,希望每個團員未來都有能力擔大樑,這是未來的趨勢。當你瞭解的事情、涉及的專業領域愈多,這社會就愈需要你。不過這種事也是風水輪流轉,再下個十年或許又會回到「專精化」,當大家都是全才,真正專業、做到頂尖的人才會突出。

2019年落日飛車在洛杉磯音樂祭演出。 圖/落日飛車提供

500輯:今年拿下金曲獎最佳樂團給了你什麼訊息?

國國:以後在台灣的行為舉止要小心一點(笑)!我一直很喜歡飛車在台灣的狀況,很多人聽過我們的音樂,但其實不太知道我們到底是誰。基本上落日飛車不過分使用網路社群,也不喜歡暴露私生活,我們希望自己的音樂走得比「人」更前面。

我覺得賺到錢真的太重要了,有錢才有辦法養活自己,支撐你去做喜歡的事。但如果必須要有名才能賺到錢的話,這或許就要掙扎一下。落日飛車可以不要「很有名」,走在路上沒人知道我是誰,我們繼續做音樂、音樂也有人聽,表演都賣得掉,這是最棒的事情。

◎責任編輯:胡士恩

十年風景 落日飛車 音樂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