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有事青年節/沙龍講座「在地與美學」,方序中╳黃銘彰:接近本質,讓觸動人心最大化

聯合新聞網 沈佩臻
平凡編集工作室創意總監黃銘彰(左)、平面設計師方序中(右)。 圖/沈昱嘉攝影

編按:嘉義第二屆有事青年節邁入二天,昨日音樂市集圓滿落幕,今天由6場沙龍講座接續登場,集結12組臺灣各領域專家與嘉義市在地專業人士進行兩兩對談,自上午10點準時開講。他們在行動受限的兩年間依舊大膽不設限、提出新點子,透過豪華又接地氣的與談陣容,穿梭多元觀點、彼此交流激盪,提供在地青年創意靈感,讓美好持續在嘉義發生。平面設計師方序中、平凡編集工作室創意總監黃銘彰,從自身背景與觀點切入「在地與美學」於新嘉義座開講,共同分享如何以視覺、文字傳達深刻故事,以在地題材與個人經驗出發分享思考過程。本篇摘錄自部分講座內容。

方序中:我從23、24歲開始做設計,一路上享受失敗和挫折,對,是享受的,因為過程非常重要,不斷學習和檢討是很開心的。現代的吸收方式大部分來自快速的網路、各種品牌和媒體,你會發現只能在快速的答案中挑選答案,以前在找答案時,沒有這麼方便的途徑,只能用很笨的方式去碰壁、去失敗、去走錯路。但是這才是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為你在創造答案。設計師不只是一直表達美感,有很多工作是整理的功夫,不只是解決問題,也要發現問題。

創作最終都回到這件事,每一個作品都需要累積過程,累積是最難的創作,過程是與眾不同的發現。做了這麼多年之後,我回到小時候的那個小男孩,小時候看起來憨憨的、不太勇敢,面臨很多事情的時候無法表達,如果我從很小就被提醒這件事,或許小時候會更勇敢,所以我出了一本童書繪本《不圓的圓》。

方序中認為,設計師不只是一直表達美感,有很多工作是整理的功夫,不只是解決問題,也...

《不圓的圓》透過彩度、明度、物件、曲線與對比等方式,講述東港和城市的差異,我從小住在東港,算是隔代教養,爸爸是軍人、媽媽是護士,小時候常常在都市與鄉下之間送來送去。小朋友就是這樣,當父母把你丟到鄉下時,你會想到你的朋友都在台北而不想去;當你到了鄉下看到山、海、樹這些新奇的生命力時,反而會有一種不想回去台北的感覺。我把這些畫面加入這故事裡,裡面的畫面和物件都來自生活。

小朋友的吸收能力非常特別,每一天看見的人、摸到的物件都很單純,大人反而變得很複雜。小朋友們其實都很會講故事,像我兩歲的姪女每天都拿著同一本故事書和弟弟講故事,他們都會自己說故事,而繪本訓練創造力、邏輯力,展開新的開啟,也讓每一個小朋友勇敢講出自己的想像和生活畫面。

方序中近年自發性發起許多與音樂相關的創作,希望做出能夠看見的聲音的設計,產生韻律...

有時候看一件事情時,視覺很快會告訴你和美的距離,但是聽覺呢?當你聽到熟悉的歌曲,會想到當初聽歌的場景,聲音進入耳朵裡,視覺自然從身體裡發出來,因此聽覺能讓每個人產生獨特的美。我在做設計的時候,也創作了很多音樂專輯設計,希望做出能夠看見的聲音的設計,產生韻律感而觸動更多人。

例如前年受邀幫百年傳統餅店郭元益設計,現在要做出漂亮包裝的設計師很多,但是我喜歡回到最簡單的源頭,拋出你是誰、哪裡出生等問題,當送出一盒鳳梨酥,不只是這個食物口感層次,而是收到禮物時的祝福、溫度,是那份好久不見的情感。因此我讓品嚐美味與環境產生連動,設計了3首歌、6個口味、不同材質包裝。

我這個設計師其實有點貪心,不只是做包裝,連樂曲也分了三個樂曲,並邀請音樂能量很強的鳳小岳來創作,由陳建騏幫忙製作音樂。三個樂曲包含期待和朋友見面的期待、接著與重要的人寒暄重逢、歡聚後離別的情緒與祝福。

平面設計師方序中、平凡編集工作室創意總監黃銘彰於新嘉義座開講,吸引在地青年參與。...

黃銘彰:我是嘉義人,在嘉義待到18歲,其實高中之前不太了解自己喜歡什麼,只是賣力讀書、把試考好,嘉義從醫風氣盛行,一開始設定醫學系為目標,第一次學測因為考得不如預期,才決定拼指考,但是當時我們的視野裡沒有太多工作選項,分數夠高加上父母期待而填了法律系。但是當你往大家期待的方向走卻不如預期的時候,問題終究還是會回到自己身上,因此還是要以自己喜歡、有興趣為主。

嘉義高中畢業後就讀台大法律系,大家聽到法律系都覺得很無聊,一頭栽進法律世界。因為高中之前很少有機會到台北,一到台北之後非常緊張,連怎麼轉乘其他線都覺得很害怕,離開嘉義上大學的過程很衝擊的,帶你離開舒適圈。

黃銘彰分享探索自我的過程,從法律領域轉而進入雜誌編輯與策展領域。 圖/沈昱嘉攝影

在嘉義讀書的行程規劃很明確,每天按表操課,下課後去補習班,身在這座城市的座標都是被規定好的。上了大學之後,多了很多詮釋、觀看世界的角度,有很多展覽可以看、有很多電影院可以選,一切多了可能後,在那一刻感到很慌張,找不到定位。

我從大三才開始接觸到媒體這件事,進入台大學生會新聞部才慢慢接觸攝影和文字,從書寫開始慢慢建構屬於自己的觀點。後來就決定嘗試投入編輯這行,入行第一份雜誌是《大誌》,從這裡開始培養編輯能力,後來與《秋刀魚》、《VERSE》等雜誌合作,近期並創立個人工作室,去年接了台灣設計展在嘉義,開始跨入策展領域。

黃銘彰說,編輯和策展非常相似,都是為世代留下最接近本質的切片,要讓觸動人心最大化...

其實編輯和策展非常相似,都是為世代留下最接近本質的切片,但是這個切片應該是什麼樣子?我認為是接近本質。可以思考看待一個事物表面後藏著什麼可能,如何繞進表面之後,看見並靠近那個本質,這也是我常常提醒自己的一件事。

這樣說可能會比較功利一點,因為我不想做一個沒有人看的展覽或內容,取決於怎麼把一個企劃完整呈現,從設定打動人心的企劃、加入人的故事、累積厚度等,要在現場充分打開感知、後期與設計溝通等環節中創造一個渠道,讓觸動人心最大化,傳遞給觀者。

第二屆有事青年節 嘉義 方序中 黃銘彰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