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有事青年節/沙龍講座「地方品牌化」,謝文侃╳黃思涵:珍惜老文化,走不一樣的路

聯合新聞網 陳昭妤

編按:嘉義第二屆有事青年節於3月5日、6日舉辦兩日活動,包括音樂市集和六場沙龍講座皆圓滿落幕,其中沙龍講座集結12組台灣各領域專家與嘉義市在地專業人士進行兩兩對談,他們在因疫情而受限的兩年間,依舊大膽不設限、提出新點子。透過豪華又接地氣的與談陣容,穿梭多元觀點、彼此交流激盪,提供在地青年創意靈感,讓美好持續在嘉義發生。東區第二場由「謝宅」創辦人謝文侃、「木更」主理人黃思涵以「 地方品牌化」為題,於「木更咖啡」展開對談,分享他們「從活化老屋到發展品牌,在舊記憶中找到精神共感」的過程。本篇節錄自部分講座內容。

「謝宅」創辦人謝文侃、「木更」主理人黃思涵對談「 地方品牌化」,吸引爆滿人潮聆聽...

謝文侃:我們當年做謝宅是2008年,至今已經14年,初衷就是為了努力在台南保留並推廣老房子。當年大家都想拆老房子,因為覺得它們代表落後,早期台南一個月會拆掉將近五十棟老房子,只要有老房空出,就會掛上「買地送房」的牌子,到現在你來台南若看到只剩一片牆的老房子,上面會寫「這裡適合做民宿、咖啡店、藝廊」,大家開始有創造力,但這過程經歷了將近十年。

當時第一棟謝宅剛開時,一晚定價7200元,十幾年前這比台南最好的飯店一晚還貴兩倍。但主要還是看你想講什麼事,規劃品牌的起點在於你對自己的自信是什麼。所以當時我就設計了一個帶領住客進入謝宅的方式,14年前沒有社群時代,我每天都花兩小時導覽謝宅,我一直把謝宅當教堂,我們的角色就是傳教士,老房子就是我們在傳的道,希望這些住過的人回去可以擴散。

其實振興一個地方,住宿會是關鍵,因為咖啡店無法把人留在城市。當一個住宿成功,表示這裡多了24小時的機會,而不是幾個小時而已。我那時就覺得台南晚上超美,怎麼沒人願意留下來?我想讓大家看見台南晚上有多美、有多少好吃的。你懂嘉義的夜多少?如果你懂就可以做住宿。但你必須是想用心對待它才來做,老房子跟老人一樣會有很多併發症,像漏水漏電,你要對這東西有愛、可以忍受很多痛苦。如果站在商業角度,老房子不好搞,要花很多心力,但你做了這件事也會影響一代的人,讓年輕人懂得珍惜保護這些老房子。

「謝宅」創辦人強調初衷很重要,有理念才能影響在地改變。圖/王聰賢攝影

我一直很喜歡嘉義,因為我喜歡老房子,而嘉義剛好有很多木造老房子,我覺得嘉義很需要民宿,要有個好的住宿才能把人留下來。不要小看住宿這件事,以前台南榻榻米產業快消失了,在謝宅用了榻榻米、講這些老師傅的故事後,晶英酒店來台南開時,整個房間用榻榻米做,最後這些產業包括榻榻米、磨石子、棉被等都留下來了。當一個住宿可以在一個城市裡茁壯,它帶動的產業會非常廣,超乎你想像。

現在的年輕人不用擔心,因為全台已經有很多民宿可以去了解,就像現在台南老房子很少會出現醜的,這是觀念轉變,會整體往美的方向前進。我也想提供「謝宅民宿養成計畫」,把畢生所學送給你們,嘉義很值得有好的住宿出現,不過嘉義未來也許會遇到跟以前台南一樣的問題,就是點很散、沒辦法串連,所以要造街,當時我們就造了正興街,這兩年我也籌辦了森山市集,就是希望串連起住宿的更多可能性。

我一直覺得每個城市有在地人為她付出努力是最棒的,現在的嘉義是3.0的嘉義,需要很多在地年輕人為這裡努力。很多人問我為何要回到台南,但我覺得回到故鄉打拚不需要什麼理由,就因為這土地養你整個家族到養你長大,抱怨嫌棄很簡單,願意出手做事才是真的。只要開始做,你會發現有很多跟你一樣想法的人會出現來幫你。我很喜歡廣告人孫大偉曾說的:「創意來自有知覺的生活。」永遠走一條不一樣的路,就算這是一條死路,你總會看到不同的風景。

謝文侃分享14年前至今,自己從拯救台南老房子到現在發展許多在地活動的經驗。圖/王...

黃思涵:「木更」的發音有日文「無限」的意思,我們一直希望讓設計、實用與各個有趣的事情都能在這個場域發生,並生根留下。我本身是嘉義人,嘉義山多、樹多,擁有緩慢的生活質感,也不會缺乏生活所需,身心都可以得到好的釋放,其實不管做品牌或創業,「心定」是很重要的,也才會有更多可能性跟方向。心定有很多種,可能是為了你的家人、伴侶,或下定決心做到某個里程碑。

「木更」是我和先生一起創立的,最早2016到2018年間在檜意森活村開第一家店,檜意森活村是日本時代老房子群,我們是其中一個店家,我都形容我們當時是一棵小樹,現在搬出來後,希望變成一座小山,容納更多可能性,也想為家鄉帶來一點什麼。

現在這裡本來是有隔間的老房子,我跟先生都是念設計出身,一個學平面設計、一個學工業設計,當時就決定用咖啡和甜點做媒介,讓大家感受到美,所以就開始整修這兩棟老房子,花很多心力,想保留老房子的記憶跟原貌,在這之上加點子,讓它長出新生命,曾有鄰居罵我們浪費時間,但因為我們自己畫圖、規劃管線和設計視覺,並不覺得是浪費時間,你自己知道你獲得什麼就好,那是在心裡。

「木更」主理人黃思涵分享返鄉創業的心路歷程。圖/王聰賢攝影

從檜意森活村搬來現在這裡,除了咖啡也提供更多甜點,昨天還有音樂活動開幕,二樓不定時會舉辦有趣的展覽和體驗課程。獨立音樂、藝術展覽跟器具選物都是我們想做的,包括傳達紙本的魅力,不論老件傢俱,都希望能透過這裡容納它們生命裡最美好的時刻。我很喜歡音樂,早期也跟「風和日麗唱片行」合作過,雖然經營忙碌,還是希望舉辦更多音樂相關活動。

最近則和嘉義市立美術館合作,還有街區走讀,想讓大家理解早期那個時代的事情。另外也有「在地領路人企劃」,跟幾家店合作串連活動,也拜訪其他老店,採訪寫稿拍照,用經營者角度敘述,不只介紹店家也介紹景點,讓記憶像年輪一樣一圈圈愈拓愈厚實。今年還辦了一場市集,集合眾店家的力量,想讓大家看到嘉義更美好的一切。

我一直覺得正面思考很重要,遇到困難時要知道自己的理念是什麼,如果覺得方向錯了,可以去請教和你理念接近的品牌,得到有效建議。當然也不要太好高騖遠,先從做得到的去嘗試,有能耐後才往更遠的地方發展。如果你想返鄉做點什麼,卻沒有方向,可以先理性分析自己的優勢跟手上可發揮的東西,去接觸喜歡的品牌或工作看看,知道人家的難處及可以學習的地方,不要貿然覺得可以開店,而是先去臨摹喜歡的東西,看看市場性,也許可以從參加市集開始,分析自己的弱點,再去檢討修正。

「謝宅」創辦人謝文侃(右)、「木更」主理人黃思涵(左)對談「 地方品牌化」,吸引...

有事青年節 謝文侃 木更 黃思涵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