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獨處充電,影像導演尹國賢:睡前觀影是一種全然休息

聯合新聞網 林亞璇

本文選自《500輯》Issue54「讓心離線,好好睡覺」

你最近睡得好嗎?是否狂熱於工作、掛心某件事,將焦慮帶上床?近年興盛的睡眠經濟,顯示「好好睡覺」已成為當代課題,越來越多人願意投資更多心力和金錢求得一夜好眠。這期專題從臨床心理師的意見出發,試著將睡不好視為重整生活的機會,看高頻動腦、高壓工作的創意人,如何建立放鬆平靜的離線方法;睡眠居家品牌、旅宿空間、咖啡大廠透過哪些設計和思考,打造更好的休息體驗與產品。當能夠在「睡覺」這件事握有越多自主權,生活也會變得不太一樣。

尹國賢|影像導演,作品涵蓋廣告、音樂錄影帶及各類短片,擅於掌握影像節奏及細膩的情...

清晨6點自然醒,午間小憩,固定在12點到1點間就寢,尹國賢說自己是躺著五分鐘內就會熟睡的好眠體質,當兵時日日被警鈴喚醒的記憶,讓他格外享受現在上床睡覺的那一刻。穩定的睡眠品質,或可歸因於行之有年的規律作息,或因他有個讓心踏實的睡前習慣。「我會寫待辦事項,確認今天完成與未做到的事,像是幫今天打個分數,也告訴自己『今天結束了,不會帶到明天』。」條列檢視、逐一確認,寫完自然不再想了。

寫待辦事項的睡前習慣,是送走今天、讓心踏實的儀式。 圖/Jimmy Yang攝影

夜裡好好睡覺,與白天幾乎時時在思考、捕捉靈感的創意工作,是兩種壁壘分明的專注狀態。通常尹國賢會在早上一口氣回完必要的工作訊息,把握沒有訊息打擾的時間閱讀,接著在工作中安插外出跑步,7點前結束工作,晚上在工作室或電影院看部片,隔天沒工作的話會攝取一些酒精。單純規律的生活作息,大量的獨處與自我對話,是尹國賢維持平靜的方式,也是他醞釀創意、迎接靈光的理想狀態。對於容易焦慮、總是給自己高期許高壓力的他,這般平靜是經歷過取捨的平衡。

去年初尹國賢感覺到創作能量消耗,陷入給不出新東西的低潮,他閉關三個月不接工作,也遠離社群,只專注在自己的生活。從那之後他精簡工作量,謹慎評估每個工作會對身心帶來的影響,也在人際關係上減法,減少訊息來回,聯繫幾乎都仰賴電話。有意識地脫離社群,尹國賢並不擔心失去與群眾共感的能力,「共感對我來說是創作者擁有同理心和關心,能在不同事情中找到普世性。」不被潮流影響落於俗套,成為觀眾眼中的疲乏,度過追求視覺風格與技巧的階段,他現在更著重挖掘情感的根源、演員的動機、生命經歷的共鳴,「那不太會在社群、網路上找到,而是可以從閱讀、和朋友真實的相處中獲得。」

結束工作後尹國賢會看部電影,讓自己充電放鬆。 圖/Jimmy Yang攝影

當壓力隨渴望突破的心念而來,他已習於和壓力共處,樂觀視之,享受問題解決、壓力消除,猶如遊戲打怪的過程。遇上無法排解的壓力,他就透過跑步和看電影暫時逃離,強迫自已放空和吸收。最近他更享受在一個人看完喜歡的電影之後,從電影院走回家,用散步讓自己停留在電影的餘韻裡,途經幾間酒吧就進去喝幾杯。「我很熱愛、也很需要獨處,那是一種重新開機的放鬆充電。」

尹國賢的深夜片單推薦

圖/Jimmy Yang攝影

黑色幽默的公路電影《內布拉斯加》、沈重而人物刻畫深刻的《海邊的曼徹斯特》、用旅行與奇幻元素講述創作者心境的《伯格曼島》

深夜或睡前看電影,我會選擇非敘事、不倚賴劇情推進的類型,可能沒有太多對話或旁白(隨時睡著也不會影響到理解)這幾部電影讓我融入在故事發生的城市裡,沒有太多起承轉合的刺激,只要單純跟著角色、感受他的生命狀態和心境轉變,那很微小、很真實,對我來說是一種休息。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

Issue54 好好睡覺 尹國賢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