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隅有花:以前為節日送禮,現在買花是送給自己

聯合新聞網 文字整理/陳佳濃

本文選自《500輯》Issue55「植物是一門好生意?」

植物熱潮在台灣持續盛行,不只是陪伴日常,也形塑出「即便生活在城市,也要盡可能親近自然」的生活態度。然而在一波波熱潮下,我們發現有愈來愈多人投入植物生意,這類生意多半源於小型計畫或純屬興趣,創作者先是療癒自己,進而服務身邊親友,再經由社群網路擴散,生意自然而然成形,不僅提供更貼近消費者的服務,甚至會主動開發客人需要的體驗和產品。本期是《500輯》創刊以來第二次以植物為題,這次不只談生活,我們更關注生意。有多元、豐富的新型態生意,有意思的生活風格才能走進日常、逐漸成形。

在台灣大部分買花的情境是節日送禮,一隅有花的設定是「把週花買給自己」。 圖/一隅...

Q1:一隅有花的起心動念?週花服務怎麼開始的?

小亦:我是高雄人,小時候家人常種植物,植物代表了我的鄉愁跟安定感。剛來台北時感覺這裡生活步調快、壓力比較大,所以我會買一些植物,放滿研究室的書桌,買植物對我來說很療癒。間花店的轉折點是朋友問我「線上購物那麼方便,為什麼買花在網路上卻找不太到通路?」因為我的背景是做UI與UX,於是心裡頭冒出想法,或許我能把國外隨處可購花的生活方式在台灣實現。男友柏韋和我一起討論經營方式,比如:送花頻率、粉專貼文、物流機制等,到底使用者體驗該如何落實,我們一直調整。

後來柏韋提出我們一起上花市買植物、連續50天,我必須每天寫一則貼文介紹買花的心情,50天後我們吸引到不少原本就喜歡花的目標族群,於是我們發出一份問卷,有近200人填寫表單,這讓我體會到很多人確實有這樣的需求,沒有想太多就開始做了,從2016年底到現在。

柏韋:在台灣大部分買花的情境是節日送禮,但一隅有花的設定是「把週花買給自己」。大約第10幾週開始隨花附贈小卡,有時從書中摘句或是把有感的句子記下來,讓客人每週收到花的同時,也會收到一句話。期望這個改變有溫暖人心的效果。

一隅有花|2017年正式成立,小亦(左)是選花人,柏韋(右)是經營長,兩人分別擔...

隨花附贈小卡,從書中摘句或是把有感的句子記下來,讓客人每週收到花的同時,也會收到...

Q:提供週花服務的過程中,有遇過什麼趣的故事?

柏韋:訂購週花基本上是四週一期,有遇過要冷戰很久的兩位朋友,A訂花給B,隨著每週收花,這段友誼也有所進展,藉著療癒的植物傳遞心意,最後成功突破對方心防。 跟客人的關係我不會形容像「網友」這般親密,每週一束花與一句話的聯繫,反倒覺得像筆友,有點疏離但又彼此關心。

小亦:因為經營網路購花,客人不太有機會親自接觸到我們,他們會透過文字或照片與我們分享收到的心情。

柏韋:跟客人的關係我不會形容像「網友」這般親密,每週一束花與一句話的聯繫,反倒覺得像筆友,有點疏離但又彼此關心。

Q:疫情期間,週花服務有受影響嗎?

小亦:疫情發生時,我們先自主暫停週花,因為物流大哥需要接觸非常多人,加上最嚴重時有段時間禁止室內聚會,小幫手也無法來包大量訂單,工作幾乎被迫停歇。

不過那時候花市也衍生出「殘花」問題,花若是沒有當天賣掉就會銷毀,我們覺得非常可惜,於是開始做一個月左右的「疫情版週花」,在室內允許的人數下請同事一起包少量的花。當時大家被關在家裡一個多月,讓我們發現蠻多顧客希望透過植物轉換心情,植物的生命力會帶來希望。

柏韋:疫情以來,週花的銷售速度與狀況都有上升,也發現蠻多同行在這段時間開始做週花並持續到現在,整體而言疫情其實有幫助週花普及。

Q:從事植物生意至今遇過最大的困難?

小亦:開始做週花定價就設定較低,讓價格親民好入手,但幾年過去花價和人力成本齊漲,其實前陣子我們做得蠻吃力的。後來有調漲過一次價錢,希望逐步調整符合當下合理的價位。

柏韋:週花市場打開,有越來越多花店在做這件事,疫情期間全聯也開始賣花,隨手買花的管道變多是件好事,只是我們得開始思考關於品牌的其他經營方式,像是發展自有商品。

Q:近期觀察到的植物或花藝趨勢?

小亦:所有作品呈現都會越來越趨近「自然」的樣貌。像現在的景觀設計或花束設計,都是利用植物原本的材質、線條、形狀來達到自然的效果,不過度裝飾,還原植物野放的自然美。

一隅有花自有產品,《After 2021》植物攝影月曆。 圖/一隅有花提供

小亦認為,花藝作品的呈現會越來越趨近「自然」的樣貌。 圖/一隅有花提供

Q:植物帶給你的人生價值觀?

柏韋:買東西總是希望使用年限越久越好,但花是你買下那刻就逐步走向凋零,是一種體驗消亡的過程。比喻到人生觀的話,就是接受所有事情都會慢慢消逝離開,類似侘寂之美的概念。

Q:你認為花藝是門好生意嗎?

小亦:我們雖然做「花藝」,但比較難定義自己在藝術這塊。我們是幫忙大家買花、選花、理花,並建立線上購物機制讓大家方便買回家。這份工作對我而言蠻平衡的,比起其他同業,我反倒不用長時間大量接觸花,所以仍保有自己與工作的一段距離,還有餘裕可以欣賞她們、感受她們。

柏韋:如果不以收入為第一考量的話,以花為業可以完善對生活想像,維持著部分的收入來源,更讓生活環境充滿美的事物。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

一隅有花 植物 Issue55

推薦文章

留言